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入开展抵制“酒绿灯红”侵蚀教育,是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讲政治”和党中央关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示精神,保证人武部“政治合格”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不断深化认识,切实把抵制“酒绿灯红”侵蚀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抵制“酒绿灯红”侵蚀教育是贯彻落实军委江主席指示精神,深入搞好“四个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人武部均驻在县以上城镇,且与社会联系交往多,受腐蚀的渠道比较直接,因而对“酒绿灯红”的影响绝不可低估,也不能期待一两次集中教育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对深入开展抵制“酒绿灯红”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教育,作  相似文献   

2.
海军抵制酒绿灯红影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研讨会纪要为贯彻落实军委江主席关于“对沿海地区城市的酒绿灯红要十分警惕”和“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真正做到在新形势下拒腐蚀永不沾”的重要指示,联系海军部队实际,探索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酒绿灯红”影响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人武专武干部队伍思想建设,自觉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已经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人武部党委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的指示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防微杜渐,使人武专武干部经受住“酒绿灯红”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4.
构筑思想防线抵制酒绿灯红黄尧年构筑官兵坚固的思想防线,是抵制“酒绿灯红”影响和侵蚀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是对这种影响和侵蚀进行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的重要举措。只要官兵的思想防线是牢固的,军营环境是健康的,尽管“酒绿灯红”具有诱惑力、渗透性强,辐射、覆盖...  相似文献   

5.
抵制“酒绿灯红”与做好“两个经常”吴昌光军委江主席指出:“对沿海地区城市的酒绿灯红要十分警惕,要防微杜渐,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做好“两个经常”与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和影响密切相关。“两个经常”开展有力的单位,受“酒绿灯红”的影响就少,部队就纯洁稳定...  相似文献   

6.
坚决抵制“酒绿灯红”影响李春山,贾培铎军委江主席就警惕和防止“酒绿灯红”对部队的影响问题,做过多次重要指示。在前不久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又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把它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认清形势,切实把抵...  相似文献   

7.
人武部是本地区的军事指挥机关,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人武部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人武部建设中,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是人武部建设的关键。 一、人武部与地方交往多,抵御社会“酒绿灯红”侵蚀的任务艰巨,必须在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加强  相似文献   

8.
“酒绿灯红”是与人民军队的性质、宗质背道而驰的,是革命队伍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军把抵御“酒绿灯红”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必须常抓不懈。应该说,经过上下努力,人武部系统在这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不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而且还必须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一、当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近些年来,各级党和领导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建设中一般都能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摆在重要地位.但是,在要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问题上,一些同志也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一是“过时论”.认为强调加强思想建设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都是战争年代的产物,只适应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大开国门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按价值规律办事,用不着再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二是“冲突论”.认为部队有《军官服役条例》,地方有《选举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在的问题是按法律落实就行了,再强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就会与现成的法规条例相悖.三是“妨碍论”.认为搞经济建设应当是管人与管事的结合,强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不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反复要求:“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锻炼.”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但从部队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致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不强、党性觉悟不高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因此,当前很有必要在加强党建工作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一、抓好干部的党性问题既是抵制“酒绿灯红”影响的固本之举,又是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我部驻地原是一个偏僻、落后、闭塞的小岛。1993年,中信公司开始对海岛进行成片开发,小岛一夜之间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在给部队建设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地方“酒绿灯红”的消极影响也给部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部队党委紧紧围绕“铸造海...  相似文献   

12.
一尘不染几十年──“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的做法及启示李章华现在一讲抵制“酒绿灯红”的消极影响,有的基层干部总觉得重点在上层,与基层关系不大;还有的感到,“酒绿灯红”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抵制其影响的思想性和政策性都很强,基层无能为力。但“南京路上好八连...  相似文献   

13.
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驻沿海开放地区一线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部队地处改革开放第一线 ,受社会阴暗面和“酒绿灯红”影响相对较大 ,腐蚀和反腐蚀的斗争更加尖锐。因此 ,驻沿海开放地区一线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要实现由注重消除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向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的转变。变“低格调”为“高起点” ,提高官兵全面素质。拒腐防变归根结底取决于官兵自身素质 ,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能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才能面对“酒绿灯红”的诱惑站稳立场 ,做到“拒腐蚀 ,永不沾” ,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4.
对后勤人员抵制“酒绿灯红”的思考38009部队秘书处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必须消除“捞取方便”的侥幸心理,用法制观念约束自我,防微杜渐,增强意志自制性后勤工作者,手边是钱,身边是物,如果要利用职权捞取好处,比起一般的人来,的确方便得多,有的人拥有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由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转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由比较清贫的艰苦环境,转入了相对宽裕与优越的工作环境,一种新的考验,即糖衣炮弹和“酒绿灯红”的考验也就同时摆在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面前。是否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型引路规范官兵行为杨须正某导弹艇大队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墙之隔。官兵从驻地十几年的发展变化中,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也有少数官兵向往“下海淘金”、迷恋“酒绿灯红”。为此,大队党委从强化军人...  相似文献   

17.
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给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竞争意识、素质意识、成才意识、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对干部思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干部队伍的侵蚀和影响不可低估。实践证明 ,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然而 ,有些同志却认为 ,现在的团以上领导干部都是经过严格考核选配的 ,思想政治素质比较好 ,世界观基本“定型了” ,后半辈子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显然是片面的。近年来 ,少数中高级领导干部之所以在“酒绿灯红…  相似文献   

18.
云南边防某部驻守在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县。近几年来,这个部队党委坚持用“三个代表”塑造“一班人”的形象,自觉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纯洁了内部风气,促进了部队建设。团党委多次被两级军区评为“廉政建设先进党委”、“先进团党委”,去年,团队又被成都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  相似文献   

19.
酒绿灯红的现象,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出现,既反映出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面,又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某种“过热”、某种虚假的甚至是畸形的“繁荣”;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反映了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内出现的某种失衡;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面,也折射出了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现象甚至是丑恶的现象.我们所说的“酒绿灯红”,主要是指的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花天酒地、奢侈腐化的现象,一种纵情声色、耽于享乐的现象,一种严重脱离我国国情的虚假的、畸形的“繁荣”的现象.如果说奢侈腐化之风在一切社会都不可取、不可长的话,“酒绿灯红”在我国更有着特殊的危害性.第一,它严重脱离我国国情.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现在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强调世界观、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世界观改造时,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命题,意义深远,发人深省.现谈点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在学习和实践中参考.(一)江泽民同志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酒绿灯红”及其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消极影响.所谓“酒绿灯红”,是江泽民同志用这个古老的概念,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种落后的、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形象化的概括.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预见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