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孔子》记述了孔子先得意后“落魄”的人生。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动用特效大场面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最终回归鲁国,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孔子问弟子子夏:“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对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说:“汝知之矣!”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时代,孔子提出官民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
“勇”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观念之一 ,寄托着孔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孔子关于“勇”的人格观念的内涵 ,“勇”与“仁”及“礼”的关系 ,并对孔子身体力行把“勇”列为教育内容 ,培养和塑造弟子“勇”的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惠民县人武部机关开展“五个一”活动 山东省惠民县人武部注重机关干部的业务建设,着力提高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以掌握基础技能为前提,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练一笔好字、标一幅好图、写一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以往学者对孔子的军事思想多有阐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择其要而述之:清初提倡“周孔正学”、猛烈抨击“程朱理学”的颜元就认为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并非被世人所误解的一介书生①。今人孙柞民先生认为“孔子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定的研究。”“孔子反对的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性战争。在反抗强暴,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中,孔子和他的弟子是站到最前线的。”②李天佑先生也曾指出:“孔子原来是军事行家出身,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儒家大师。”认为孔子的“足食、足兵就是法家后来的耕战思想。”③高尚刚先生认为“孔子军事思想确实是…  相似文献   

7.
敢于"不敢"     
《孔子传》记载 :一天 ,自恃勇力过人的子路问孔子 :“假如发生战争 ,你让谁当统帅 ?”孔子答道 :“当然是我了。”子路疑惑地说 :“我不是很勇敢吗 ?”孔子说 :“没错 ,你是很勇敢 ,可是我不仅勇敢 ,而且还勇于不敢。”作为一个领导干部 ,敢字当头 ,勇于开拓、勇于进取、勇于创新 ,是很重要的素质。如果什么也不敢干 ,唯唯喏喏 ,无所作为 ,就无所谓“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了。然而 ,“不敢”也是领导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个领导干部 ,都要面临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在种种“诱惑”面前能否做到勇于退缩 ,望而却步 ,敢于“不敢” ,这不…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叹息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7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饭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道:“先生误会了。刚才我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吃了。”孔子叹息道:  相似文献   

9.
自9月15日,电影《夜宴》在全国正式“开席”以来,就被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据称电影《夜宴》就是以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蓝本创作而来的。那么,《韩熙载夜宴图》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  相似文献   

10.
剑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剑术活动的记载。《孔子·家语》载说:“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这是剑术的一种“舞练”形式。手执干、戈、戚等武器进行“舞练”,那个时候叫“舞象”。《礼记·内则》说:“成童舞象,学射、御。”可见当时就已经把剑术等军事训练项目作为少年教育的内容。在民间提倡剑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寓兵于乐舞之间”,提高武艺,强壮身体,培养军事人才,“习戒备之”。这时剑术的另一种“相击”格斗的形式也已出现。《庄子·说剑》载:“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分守己”这个词越来越“贬义化”,被看作是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代名词。其实,人们误解了“安分守己”的真实涵义。孔子对其是这样理解的,他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即安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做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也正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言:  相似文献   

12.
文中证明了定理:若图G中不存在与K_4同胚的子图,则其色数X(G)≤3,进而得到三色图的一个充分条件。只要能证明与上述定理类似的一个定理:“若图G中不存在与K_5同胚的子图,则其色数X(G)≤4”,则世界著名的“四色猜想(4CC)”即得证。  相似文献   

13.
浩瀚的南中国海,军中男儿在烈日炎炎中守卫着神圣的蓝色国土,汗水长年湿透衣背。 著名的大型国有企业“春兰”集团公司,跋山涉水,跨海飞舟,为南沙守礁官兵送去清凉的慰藉,展示了一幅雄伟的海天拥军图——  相似文献   

14.
二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思想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其阶级立场的封建性.如其言语中随处可见的“君子”、“小人”之谓的封建等级观念.二是基于这种封建性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如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下文中凡引《论语》中的话皆只注篇名)然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7页),在我们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对孔子的某些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它可以成为我们现时代道德精神的养料.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关于“教”与“学”方面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他对教师严格要求,并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重要的“教”的原则。他提倡好学、乐学、博学、虚心学,渐进有恒地学习。并推行多闻多见,“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数千年前,古代中国就出现了“竹蜻蜓”玩具,可以说是旋翼的雏形。大约到明代,“竹蜻蜓”传入欧洲,被称为“中国的飞行陀螺”。1483年,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绘制了一幅直升机模型图。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虽然出现了各种直升机模型,却始终未能向实用型直升机过渡。直到1937年德国人福克研制出一架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FW61,并试飞成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幅标识年代为1937年9月“平型关之歼灭战”的手绘作战图,是一份刚解密的历史档案。从左上角的编号可以看出,它的建档时间应是“1941年”。图中的地名、日军的兵力数、两道加黑的指示箭头和图中左下方的6项附记,明显是战后有心人对事件全过程的补漏和记录。这张可能是存世最早的平型关作战图,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往事遐想:70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战的历史画面一幕幕地映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宋朝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上京赶考,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母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老仆刘妈说:“日后寇准做官,如果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生日,大摆筵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到了,便把画交给寇准.他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有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你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再三拜读,泪如泉涌.当即撤去寿宴,辞退所有寿礼,从此专心料理政事,成为宋朝一位有名的贤相.这则历史故事寓意十分深刻.其实,关于长辈给后代留下“财富”的故事古今中外举不胜举.清朝的林则徐在别人劝他为子孙后  相似文献   

19.
时下,创新两字使用频率极高。创新正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潮流。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现实中,却有另类创新。有的嘴上言创新,行动上却因循守旧;有的追赶创新时髦,却无创新之实。比如打着“创新”的幌子,在企业改制中变换手法侵吞国有资产;借“创新”之名,不顾民生大肆违法拆迁;有的则敢于说新话,北大一位教授推出“新锐观点”——孔子不如章子怡。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0.
“连队细节”是一幅幅硕大的多彩多姿的连环画。浏览、观看这些画页, 咱当兵的人兴奋、自豪,备感亲切; 当过兵的人激动、慨叹并衍生出对军营岁月甜蜜的回忆;没当过兵的则意趣盎然地得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加深对军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