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出身楚国贵族。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大起义,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同年9月,项羽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举行起义,杀掉郡守,夺得兵权;项羽任裨将,拥有8,000兵众。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率军攻赵,以重兵围巨鹿(今河  相似文献   

2.
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推翻暴秦政权、完成陈胜、吴广起义初衷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刘邦、项羽身上。在长达8年的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中,刘、项二人演出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历史活剧。最后结局是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项羽兵败该下,凄惨别姬,乌江自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这是至理名言。刘邦、项羽的胜败结局再次说明,胜负固然是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人和”优势的得与失,是能否赢得军争胜利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那么,“人和”的局面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个性特…  相似文献   

3.
定陶之战与项梁的败亡吴仰湘秦朝末年,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吴地,项梁在侄子项羽的支持下,杀会稽郡守殷通,得吴中精兵8000人,响应陈胜起义。陈胜死后,项梁扶立楚怀王,成为反秦斗争的实际领导人。他指挥东阿(今属山东)救齐战役,打败了“所向无敌”的秦将章邯。...  相似文献   

4.
姜文华 《国防》2006,(4):72-73
在中国军事史上,出现过许多卓越的军事家。其中, 有的长于运筹帷幄,谋划大计;有的擅长披坚执锐,统兵作战。但能够兼有二者之长,能文能武的,却为数寥寥,而韩信就是这样一位屈指可数的军事家。韩信集谋臣与统帅于一身,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是楚国故地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东南)人,受当地尚武风气的影响,少年时就喜爱研习兵法。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群起响应,韩信投奔项羽麾下。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宿县地区是革命老区。在这块“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古战场上,留下了“陈胜、吴广起义”刀光剑影的厮杀,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淮海战役”的炮火硝烟,迎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宿县地委书记耿光宽,又在这块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爱武建业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6.
隋末农民起义战争隋大业七年(611年)爆发,持续十三年,推翻隋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隋炀帝杨广即位后,骄奢淫逸,统治残暴,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于是爆发了不可遏止的农民大起义。大业七年,杨广征集大批士兵准备进攻高丽时,邹平(今山东邹平西北)人王薄在长  相似文献   

7.
王磊 《军事史林》2004,(9):58-59
一、打工仔陈胜 替人做过小工的陈胜和吴广这两个雇农出身的戊卒,在大雨滂沱的穷乡僻壤揭竿而起,以区区900之众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轻举妄为,然而这把火却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它激起了一场连锁式的全国民变.虽然陈胜及其"张楚"政权并没有能撼倒秦王朝,但他却喊出了一句足令后世记取的民权豪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将记取,这场推翻秦王朝暴政的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是一个普通农民首先发起的.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初为元末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统帅。他的军事统帅才能在他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建设中得到充分反映。一、整饬军队,严明军纪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定远土豪郭子兴、农民孙德崖等响应刘福通,起义于濠州,自称红军。闰三月,朱元璋参加郭子兴军。当时濠州有郭  相似文献   

9.
故宫里少古树的原因跟清代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这次起义的领袖名叫林清,是宛平宋家庄(今北京市大兴县宋家庄)人。1812年9月15日,林清领导的义军化装成小贩,混迹东、西华门外。正午时,义军拿出武器,高举“大明天顺”的战旗,分别向东、西华门冲击。东路义军受阻失利。南路义军攻入西华门,杀到隆宗门。门已关闭,义军见宫墙两边树木参天,有的爬上大树,奋勇攀墙;有的砍折树技准备火烧隆宗门。这时,留守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我党在广西相继发动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统称左右江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其革命风暴遍及广西20余县,建立了中国红军第7、第8军,创建了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29年7月,年仅25岁的邓小平作为党中央代表,被派到广西领导革命斗争。他和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俞作豫、韦拔群等  相似文献   

11.
方莹(1889—1965),字琇若,福建省闽县(今福州市)人,出生于海军世家,他的伯父方伯谦,是晚清北洋海军的著名将领;父亲方仲恒也曾在晚清海军中任职,参加过辛亥武昌起义;哥哥方椿、堂哥方沅都曾  相似文献   

12.
1926年12月1日至1927年5月15日,四川省泸州、顺庆(今南充)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简称泸顺起义)。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吴玉章、杨闇公、刘伯承、朱德、陈毅等组织发动,有12000多武装人员参加,坚持了167天。过去,由于各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威武雄壮的历史事件.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大革命,其主角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洪秀全一手点燃了革命之火,而使这场烈火成燎原之势的是杨秀清.他统率太平军旌旗北指,势如破竹,将革命推向全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洪杨革命,其影响一直波及百年之后.孙中山就曾以洪杨的继承者自励.毛泽东晚年曾将陈胜、吴广、洪秀全和杨秀清这4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代表人物.由于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始倡者和当然领袖,并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因此人们对洪秀全的重视超过对杨秀清.事实上,杨秀清对这场革命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逊于洪秀全,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太平军很可能与清代发生过的许多其他农民起义一样,寿命只有短短几年,影响只及一省或数省,而不是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历时二十年,席卷十八省,震撼了全中国.杨秀清是中华民族产生的一位伟大军事家,他铸造了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太平军.当他在世的时候,这支军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仍能长期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令中外敌人胆战心惊、谈虎色变.威武一世的杨秀清可称是太平军之魂,是太平天国的战神.  相似文献   

14.
1865年,中亚浩罕国(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乘我国新疆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举行反清起义之机,率兵入侵新疆,勾结当地民族分裂分子,于1867年建立“哲德沙尔”政权,并自称“可汗”,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残暴的  相似文献   

15.
革命先驱者孙中山论曰:“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者,其道何在?精神为也。”这话很精辟。构筑和巩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线,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性措施。 秦始皇虽然构筑了坚固的万里长城,但民怨日深,陈胜、吴广举旗造了反,王朝传到二世就彻底败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实际上只不过支持了六个星期。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期,以色列苦心营造的“巴列夫防  相似文献   

16.
1944年8月1日,华沙流亡政府授权波军发动华沙起义。起义历时60多天,最后在内无弹药和给养,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被德军残酷地镇压了。波兰地下军4万男女中大约1.5万人牺牲。华沙百万人口中有20万人遭殃。起义失败后,英、美指责苏联红军近在咫尺见死不救,而苏联红军则说他们尽力了。这次起义在同盟国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没错”。  相似文献   

17.
1949年9月19日,驻绥远国民党军政人员6万多人在董其武将军率领下宣布起义。12月17日,原驻绥东的中共绥远省党、政、军机关进驻归绥(今呼和浩特)。12月27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以傅作义为主席,高克林、乌兰夫、董其武、孙兰峰为副主席的绥远省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即,绥远开始了起义地区“解放区化”和起义部队“解放军化”的历史性变革进程。然而,由于绥远地处人稀地广的边疆,各民族杂居,历来匪患猖獗。再加上绥远解放较晚,有不少国民党特务潜入,使之一时成了匪、特、顽集聚的“小台湾”。特别是少数国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它是在鄂豫皖地区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发动农民起义,创建革命军队1927年11月中旬,中共鄂东特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发动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上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党代表戴克敏,副总指挥吴光浩。全军三百多人。后来,敌军进犯黄麻地区,鄂东军遭到严重伤亡,余部转移到木兰山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汪奠川。  相似文献   

19.
1952年1月,蒋介石题写“毋忘在莒”4个大字,刻在金门太武山的悬崖上,让岛上的官兵天天都能看到,刻在心里。他还到处演讲鼓吹,甚至开展大规模的运动,用来激励一些人时刻不忘“反共复国”,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毋忘在莒”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一个典故。战国后期,燕国联合秦、楚、赵、魏、韩攻打齐国。燕、赵、秦等六国之兵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占领了齐国的大片领土。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地方了。齐王被迫退至莒(今山东莒县)。齐国以莒为反攻基地,依靠田单为部队统帅,经过五年的生聚努力,终于打败燕国,收复  相似文献   

20.
福建、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海上距离平均100海里左右,最近70海里。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是一个战事多发地区。据史料记载,闽台战争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秦王朝为达到控制遥远属地的目的,挑动南、北越人互相攻击,时间长达数年。此后,闽中郡王无诸响应农民起义,北上参加了灭秦战争。之后,无诸又帮刘邦灭楚,并建立了地方政权,历史上称之为闽越国,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由此拉开了闽台战史的序幕。在此后长达2190余年的历史中,除西晋、唐朝初期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