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家之歌     
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家庭 的和谐。军人家庭,作为社会的一 个基本细胞,既具有社会上普通家 庭的一般性,又具有军人家庭的特 殊性。国防连系着万千军人家庭。 一个小小的军人之家,放大来说, 既有军民关系的融合,也有男女性 情的互朴;有地域风俗的异同,也 有理想志趣的交织……为此,把笔 触深入军人家庭,对这一社会特殊 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感应,发 掘其智慧宝藏,展示其精神魅力, 求解其生活答卷,为广大读者提供 富含时代营养的家庭监宴,是我们 这本名为《解放军生活》的杂志乐 于承担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将引起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对军人而言,较直接、明显与普遍的影响将首先作用于军人家庭消费领域。这其中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面对加入WTO对军人家庭消费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军人家庭消费的理论研究,正确引导军人家庭消费行为,完善军人工资福利制度,龙化军人家庭消费结构,注重军人家庭消费的安全防范,同时对较贫困的军人家庭予以补贴。  相似文献   

3.
军人家属要随军、要就业,军人子女要上学,家里老人要照顾,军人家庭要致富,军人家属子女要看病……当这些事情随时发生时,那个被称为丈夫、父亲、儿子的军人却不在身边。那么,是自己的家人默默扛着,还是主动寻求帮助?是享受帮助,还是忍受帮助?那么,是谁及时伸出那只帮忙的手?哪里又是随叫随到、随时开通的中国军人家庭“服务区”?中国首家军人家庭服务中心迄今成立22年。今天,这家服务中心透露的信息表明,军人家庭需要服务的内容已与20年前大不相同。伴随这些服务内容的变化,他们的服务方式和品种也正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由于军队和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军人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军人的妻子独自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无私地支持着远在边关的丈夫,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长期的分居生活也容易使她们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调适,就会影响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夫妻两地分居军人的妻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嫁给军人真累,面对沉甸甸的液化气罐和忙不完的家务事就想掉泪;有人说,嫁给军人真苦,拖儿带女地穿梭于两个“窝”的生活不亚于一次万里长征。然而,当我嫁给军人并品尝到别人所说的累和苦的同时,我也读懂了丈夫平凡而丰富的心灵世界,并由衷地感受到作为军人妻子的幸福和满足。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崇拜军人,每当看到那些女兵英姿飒爽地从自己身边走过时,心里就特别羡慕,总会眼光痴迷地“相送”到看不见她们的身影。那时只有一个梦想:今后要成为一名女兵。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注定我此生圆不了儿时梦,让我步入了学医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兰雨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来到西藏军营探望丈夫,脚跟还没落定,就得准备着回程了。嫁给军人就是这般无奈,兰雨欣明白。她说,当军嫂就是这样纠结,生活中总免不了多一些失望,但每一次失望背后都是丈夫作为军人闪光的品格,又让她欣赏和自豪。  相似文献   

7.
正丈夫是战鹰的守护神,她则是丈夫的守护者因为她是护航军人的妻子,相隔几千里,她学会了独自面对寂寞。"放心巴,注意安全,我会等你回来"这是刘丽认识周祥亮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周祥亮珍藏在心底最温暖的话语军嫂档案:刘丽,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某飞行团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周祥亮的妻子,三亚市某公司销售员,为了  相似文献   

8.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每每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可敬的军嫂们。因为是军人的妻子,她们承受了更多的家庭重担,品尝了更多的生活苦涩。两地分居的日子是艰难辛苦的,随军后的日子幸福却又伴着很多无奈。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建设,很  相似文献   

9.
目前,军队人员生活待遇中设有“夫妻分居补助费”这一具体项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两地分居军人家庭生活的关心。但是,现行的夫妻分居补助费标准偏低,也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军人家庭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分析军人夫妻两地分居给其家庭带来的影响,进而对补助标准进行适度调整。1.两地分居导致军人家庭生活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努力营造良好的军人家庭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军人家庭的和睦、稳定和军人、家属的素质提高,而且有助于增强军营的凝聚力,促进部队的各项建设。确立健康基调,保持军人家庭文化的积极性军人家...  相似文献   

11.
在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5周年之际,海军大力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其中10名"护航好军嫂"的事迹尤为感人。虽然故事的情节略有不同,但她们每一位在故事中呈现的美丽与动人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守望着茫茫大海,牵挂着千里之外大洋上的丈夫,毫无怨言地扛起家庭的所有重坦。她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丈夫的爱、理解与支持,以及对丈夫背后所代表的蓝色事业的热爱。在此,我们撷取"护航好军嫂"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感受她们的坚强与温暖。  相似文献   

12.
每每提到军人的婚姻家庭, 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艰辛。是的, “奉献”的确是军人家庭的主题词,但军人和军嫂在为祖国奉献之时,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家庭温馨,会有鸳鸯双栖或荡渡明湖的恩爱,有时还更具浪漫色彩。徐洪刚是一位英雄。最近,我们走近了这位英雄的情感世界,走近了这个幸福的军人家庭——  相似文献   

13.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自信的来源。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家的内涵:温暖、美好、宁静、惬意;人在家里,可以纵情地唱,放肆地笑,痛快地说,开心地乐。因为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为我们血脉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因为我们坚守在保家卫国的哨位。我们虽是远离父母的游子,我们同样把家装在心中:俺爹俺妈俺的亲人们,那一幕幕亲情的诉说,成了我们的期待。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喜与乐、分担你的忧与愁,《亲情家园》与大家见面了。诚邀每一位军人和军人亲属将你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情感世界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投稿给我们,让《解放军生活》的油墨清香把你曾经感人的一页永远珍藏。我们相信,一个个家庭圆满了美丽了,这个世界肯定也会变得圆满美丽!  相似文献   

14.
创造幸福     
2006新年第1期,本刊首次推出了年度策划《刊中刊·军人家庭》,我们的主旨很明确, 试图“把笔触深入军人家庭、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感应,发掘其智慧宝藏, 展示其精神魅力,求解其生活答卷,为广大读者提供富含时代营养的家庭盛宴”。当然,我们的努力离不开广大读者、作者的热心参与。第1期引起的反响已经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那么,让我们聚会于“军人家庭”,献出你经理家庭的体验、献出你可学管用的方法,甚至创意,抑或设计……我们一期一期做下去,“军人家庭”之理想图景当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都说她很傻,如花似玉,家庭富有,却嫁给了家徒四壁的军人。然而,17个年头过后,她还是那句话:“我无怨无悔。”她是谁?她是“全国百名好军嫂”、辽宁省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说起李红,黄开军脸上绽放着幸福,他说他的生活因为有妻子的相伴而充满阳光,他更为妻子成为优秀的军嫂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6.
莫不是一片云霞,如此绚丽多姿;莫不是一泓秋波,那样脉脉含情。不,这不是天上飘动的云霞,也不是山间奔流的溪水。这是辽宁省锦州市军人妻子十姐妹互助队。她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自强自立,团结互助,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为八一军旗增辉,给钢铁长城添彩。啊,她们,是八十年代军人妻子的楷模,精神文明的鲜花!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军人的社会活动范围涉及到军人家庭、军队内部和军队外部社会三个方面。实现军人家庭内部的和谐,需要合理规定军人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军队内部的和谐,需要调整优化军人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军队与外部社会的和谐,需要对军人收入水平进行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8.
当硝烟和战火从人们的记忆中日渐消退,当鲜花和欢笑把共和国的每一个日子都装饰得瑰丽多姿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几何时,我们戍边卫国的志士在一些姑娘的眼里竞成了“可敬不可爱,可爱不可亲”的人,军人的婚姻不再一帆风顺。然而在遥远的新疆边防部队,却流传着几对姐妹双双嫁给军人的爱情佳话。这每段绿色姻缘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农业税、学杂费、限小等热词渐渐退隐,绿领、托老所、非转农等新词悄然出现,昭示着国家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军人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同样经历着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而这一切,无不在军人生活中烙下印痕,显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军人职业是社会职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军人和战争相联系,不是投入战争就是准备战争,战时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平时要执行战备训练和日常勤务等任务,个人的一切要绝对服从国家军事利益。军人职业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牺牲性。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军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道德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为:1.分居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军人肩负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往往要远离自己的亲人,赴边守关,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常相厮守。军人家庭大都是分居的营以下干部、战士的家庭,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分居的,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