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刻认识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突破●任忠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个根本原则问题,社会主义不以公有制为基础,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因此,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能动摇。报告在如何坚持公有制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直是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中,不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同时,人们在研究和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时,也存在着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要不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两大问题上。现将人们在这方面讨论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宏大目标,在所有制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改革中要能坚持这个方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样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市场经济可以相容?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第三,如何实现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份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本文仅就这些问题作一点粗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所有制问题的精辟论述,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然而,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凡是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应该而且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长期以来,兵团所有制单一,公有制一统天下。据统计,目前兵团公有制经济成份占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在正确把握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积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可以相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或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将会更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的根本源泉,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收入差距悬殊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剥削现象会不会影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问题涉及的领域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一是分配的收入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过去我们常说的经典社会主义含义的两项核心的内容。列宁不是说,社会主义等于公有制加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核心内容上产生认识问题呢?主要原因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他们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要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即资本主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解决:“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换言之,这就是适应于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实现公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这是马克思公有制理论的核心问题,乃  相似文献   

9.
其一:“发展市场经济,会不会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次中央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在过去的长时间里,我国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那种状况是不正常的,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从1978年到199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由99.2%下降到86.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归结出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正确结论,并对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鼓吹私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种种谬论予以坚决批驳。  相似文献   

11.
问:什么叫经济杠杆?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经济杠杆是影响和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引起经济向预定方向运转的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要使社会主义经济顺利发展,必须利用与价值形成有  相似文献   

12.
私营企业在我国现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条件下,存在雇佣劳动经济关系的经济成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反映在廉政建设的问题上,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个别的是由于放松思想改造、党性原则不强外,也与一些同志对廉政建设的标准存在有模糊认识有直接关系.当前,在廉政建设标准问题上主要有四种错误认识:一是廉政建设标准因职位不同而不同观点.认为职位高的领导干部在廉政问题上,不应同其它干部执行同一个标准.例如,公车私用问题,在职务低的干部身上认为是不廉洁而在领导干部身上则不应看成是问题.二是廉政标准过时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些过去被看成是不廉政的问题,现在就不应认为是问题,廉政建设的标准应该重新制定或调整.例如过去沾公家几元、几十元钱的便宜,就是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就不应该看得过重.三是群众承受能力强的观点.认为过去有些问题,如  相似文献   

14.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马仁典,赵俊兰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三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这是包含着根深的含义,涉及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公有制经济遵循市场法则 ,实现对剩余价值索取的最大化———经济效益与效益最大化的本质的反映 ,也是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允许资本参与分配、产权关系的多样化 ,企业组织制度的多元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决定因素。以“三个有利于”为准则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 ,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伟大的探索、伟大的创举和伟大的成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主体的生成、确立,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正在探索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一新的判断和结论,无疑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最终确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国防经济运行中,国防装备资金的运用是否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虽是一个常识问题,但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的资金是公共所有,不能计算利息,即不必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为保守的观点认为,利息是与高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国防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雷鸣 《国防》2004,(9):9-10
国防教育是以建设强大国防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民族精神和国防知识为基本内容,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国人民进行培养国防意识,树立国防观念,激励全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全民综合教育活动。它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民族素质,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反侵略战争准备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国防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努力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工作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思想,是他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的重大突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本文试就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