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简述了空中靶标的发展历程与作用,针对用最少型号的靶标覆盖其所模拟的空中目标问题,提出一种空中靶标型号最优选择的双准则问题,给出了求解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靶标集给出了选择实例.  相似文献   

2.
刘学业 《国防科技》2018,39(5):121-125
了解主要作战对象的特性是舰空武器设计、试验必要的前提,也是空中靶标建设的关键,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模拟这些特性的关键点,为舰空武器设计与试验、空中靶标设计与实现提供基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程防空武器系统拦截空中靶标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空中靶标的发展及武器系统的试验需求,提出了以海上无人试验平台为载体,加装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并通过遥控方式,实现对空中靶标进行拦截的试验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在目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对空中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进行评估是美军验证诸如杀伤链等新型作战理念的重要手段。总结了美军对空中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开展评估的必要性因素,对其常用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提炼并概括了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美军未来主要应用的空中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美军数据链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美军数据链一体化建设中采取的基于数据转发、基于并行接口和基于消息标准多链路操作发展策略,并探讨了美军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数据链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汲取美军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美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以来,以直升机搭载步兵实施空中突击作战,便成了美军进行地面战时的一个“撒手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美军实施的空中突击作战常常是损兵折将,特别是3月4日,美军一战便搭进了一架直升机和7名士兵的性命,再次暴露出了空中突击作战的种种弱点。 美军认为,空中突击作战具有快速、灵活、突然、连续等特点,能迅速将兵力兵器集中使用于某一重要地域,形成战役战术优势,加快  相似文献   

7.
自海湾战争美军开启大规模空袭制胜理论的先河以来,空中打击一直是山姆大叔对外展示霸权的“利器”。从科索沃战争“陆军无用武之地”,到伊拉克战争“无空不战”,山姆大叔为尽可能减少自己军队在战场上的伤亡,充分发挥其空军的强大作战能力,在战争实践中已经把空中打击作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主要作战样式。美国空军上校约翰·沃登首创的确定打击目标的“五环攻击法”,已经成为美军在高技术战争中确定打击目标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此外,在空中打击目标的选定上,美军将目标的价值与打击目标后的…  相似文献   

8.
美军的空中突击作战,不但十分依赖高技术空袭兵器,而且也十分重视突击方式的研究与运用。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来看,美军空中突击作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成突击合成突击,就是将隶属于不同军(兵)种的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空袭兵器,在统一指挥下合理编组,形成功能齐全的空中作战系统,以整体力量协调一致地完成空袭作战任务。这是美军空中突击作战的基本突击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要介绍美军进入21世纪语言文化所遇到的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美军在语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战略和举措,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建设的主要部门和层面,了解国家现状,建设关键语言,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发布,实施一揽子计划,广泛依托各种资源,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加快美军语言与文化的建设等战略和举措。论文最后做了总结,并简要阐明了其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关军认为,近距离空中支援是兵力运用中目的最明确、效果最佳的作战行动。美军近距离空中支援虽然仅在战术层次上运用和实施,但它对于陆、海军部队的作战与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支援对象不同,美军近距离空中支援可分为两种:对陆军的支援和对海军的支援。本文主要针对空中力量对地面部队实施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军事转型透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军事转型是建立在一个长期量变的基础之上的 ,它将从根本上创新地改变武装部队的作战方式。美陆军的转型主要是由传统部队过渡到目标部队 ,空军转型主要体现在调整编制体制上 ,海军转型的着眼点是发展网络中心战等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手段。在作战实验室里酝酿军事转型是美国此次军事变革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Pentagon rhetoric has increasingly articulated a more robust vision of space as a future battlefield. This analysis details some of the ongoing spend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identified in current U.S. Air Force, 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 and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and Planning Agency (DARPA) planning and budget documents related to “space control” and “space force projection.” This analysis finds that current support for “space superiority” and “space control” systems remains largely rhetorical—with little actual budgetary support. Unclassifi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rams included in the six-year Future Years Defense Plan are a decade or more away from deployment. Programs related to offensive counterspace, space-based missile defense interceptors, and space-based strike total slightly less than $300 million in FY 2006 funding. We conclude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enditur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uld be required to develop and deploy killer micro satellites, space-based missile defense interceptors, and military space planes.  相似文献   

13.
In January 2004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nd Indian Prime Minister Atal Behari Vajpayee announced the Next Steps in Strategic Partnership (NSSP), a bilateral initiative to expand cooperation in the areas of civilian space activities, civilian nuclear programs, and high-technology trade and to expand discussions on missile defense. Today,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view the NSSP initiative as a tool to transfer high-technology items to India without compromising U.S. nonproliferation goals. The success of this proposal depends on U.S. efforts to modify its nonproliferation regulations and India's efforts to implement stringent regulations to control the flow of sensitive technologies within its borders.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Indo-U.S. NSSP initiative and associated agreements, discusses the set of reciprocal steps agreed upon by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views the exten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permissible under existing U.S. nonproliferation regulations, and presents som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on the NSSP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4.
15.
《Arms and Armour》2013,10(2):163-171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existence of a harpoon-gun putatively from H. M. S. Challenger, a ship whose three-and-a-half-year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1872–1876),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science of oceanography. The harpoon gun in question was made by Dundee shipsmith and harpoon-gun maker, David Neave. Only a few other examples of his work are known to exist and this example with a Remington rolling-block action is unusual for a British harpoon gun. It is proposed that it came to Millport's Marine Station via links Sir John Murray (1841–1914) had with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West of Scotland.  相似文献   

16.
实行军事代表制度是世界各国在装备建设领域的通行做法,是国家为监督军事装备生产和保证军队获得武器装备所采取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在庞大的国防采办领域实行强有力的军事代表制度,为美军成功获得世界一流武器装备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一、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1.制度建设的起点美军军事代表工作起始于1921年。美国军事代表制度的确立,是二战后伴随着该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加强国防建设的同时,随着国防采办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帕卡德委员会成立后,国防采办系统加大改革力度,军事代表工作得到…  相似文献   

17.
李蔚  郑晓  徐汕 《国防科技》2013,34(3):62-65
文章通过对美军心理战条令及官方网站相关内容的说明,从美军心理战部队的特性与地位,新增层面、全方位运用和作战能力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提出了全球信息栅格的概念与定义 ,详细论述了全球信息栅格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目前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研究与实现全球信息栅格的关键技术、基础理论 ,重点论述了实现全球信息栅格总体架构的有关内容。所有这些对于进一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 ,促进与指导我军信息化建设 ,特别是通信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对 D—N.S.算子类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它们对 Hilbert 空间上有界线性算子的不变子空间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防部自1971年发布第一个采办文件——国防部指令DoDD5000.1至今,30多年来,对其采办文件进行了多次修改,每次修改都是对以前经验的继承与发展,从而使其采办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其2003年颁发的最新防务采办指令中,可以看出其采办思想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在此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