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升团队凝聚力,是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保障。目前,我军的团体心理训练尚处于起步阶段,武警部队的团体心理训练还是空白。依据武警部队基层官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部队对基层官兵心理素质要求来制定武警部队基层团体心理训练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基层官兵提高心理素质,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团体训练以体验为主线,贯穿了多项心理训练方法和技巧,辅导者可以根据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及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选择地实施训练内容,以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解决官兵心理困扰、提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工作。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于能否对官兵的心理问题早发现、快干预、速解决。心理服务工作技术是提高心理服务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与其效能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采用恰当的技术对提升心理服务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一些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技术手段较为单一,限制了心理服务工作开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任务增多,训练强度加大,素质要求提高,以及环境、个性特点等影响,官兵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很多学者开始探索和实践各种形式的心理干预措施,比如心理教育训练、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训练及个体咨询等,研究显示这些措施对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作用。而部队作为特殊集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军人群体更注重以团体的力量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理管理是重要的管理理念,是人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经常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部队心理管理的水平如何,不仅同部队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完成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因素。加强部队心理管理工作,提高部队心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军队新的使命任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是维和警察有效遂行维和任务的心理保障。为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维和警察心理应对能力的改善效果,对32名维和警察培训学员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干预实验。经干预,实验组成员身心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明显改善,自尊状况亦有显著变化。说明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培训学员综合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帮助官兵掌握心理健康标准和维护方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官兵身心健康、成长进步的需要,也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提高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边防部队承担着复杂而危险的缉捕任务,战斗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如何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以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边防部队的工作实际和有关心理学、行为学的知识,对边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及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达到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消防职业心理应激源容易使基层消防官兵处于应激状态,产生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和危害。追溯消防职业心理应激源,探讨基层消防官兵职业心理应激反应,正确应对基层消防官兵职业心理应激,可以提高基层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灭火救援过程对消防人员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改善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消防人员灭火救援中心理应激反应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消防人员心理行为调查问卷表》,运用SPSS软件对长春市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中不同火灾经历、特殊环境、心理训练以及参军年限对消防人员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心理应激干预措施。为正确分析消防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消防人员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和技巧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新形势下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层部队心理医师的主要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曲志伟  郭辉 《政工学刊》2010,(10):72-72
基层部队心理医师的基本职责是在部队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目的是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稳定性,保持心理平衡,降低官兵心理障碍和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防止精神病患者肇事;战时预防战斗应激对参战人员的心理负影响,减少和防止战时精神障碍的发生,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官兵对现代战争的适应能力。具体说。应包含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新兵入营后2周至2个月为心理适应期,其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军人常模,适应不良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且呈明显递增趋势。如果不能有效干预解决,导致活动低效构成恶性循环,易诱发心理障碍,对部队战斗力、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案例特点大部分心理适应不良经过教育疏导、行为训练、自我调适都能恢复平衡状态,但仍有个别新兵因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甚至出现各种犯罪、自杀自伤等行为倾向。综合分析近年来案例发现,新兵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一般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远洋护航官兵心理干预对军队心理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护航编队团结和谐,士气高昂,官兵总体心理状态良好.在护航过程中,针对官兵的不良心理状态,总部、海军和编队充分发挥护航行动的政治优势,借助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对官兵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航心理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军队心理工作必须紧贴使命任务,实现服务官兵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机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官兵心理健康的思想制高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和条件;专业化的心理服务是防范异常心理现象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李忠诚  曹丹 《国防》2014,(3):7-7
正今年以来,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巧用心理健康操为官兵减压释负,有效提高了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试能力,为官兵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提供了"正能量"、增添了"心动力"。该支队从研究和掌握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入手,以开展新兵"第二适应期"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部队心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抑郁心理是以情绪低沉、沮丧、迷茫和缺乏心理动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由此可见,及时调整官兵的抑郁心理对于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兵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学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针对学兵培训时间短、成分复杂的特点,提高“把脉问诊”的能力.学兵来自各部队,成分较为复杂,生活习俗各不相同.由于培训时间短,难以进行系统性、周期性的管理,学兵容易产生临时性观念、局外人思想和只要不出事就行的心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学兵队落实制度要及时.  相似文献   

16.
关注舰艇官兵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 《政工学刊》2010,(9):66-66
近期,我们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对某部舰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部分舰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孤独、压抑、强迫、自我拒绝等不良心理。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手段加以疏导,维护舰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当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心理训练内容、提高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发挥心理门诊作用等心理服务内容,已逐渐走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引起各级的重视,但要提高基层开展心理服务的质量,还应在增强"三度"上下功夫。一、转变思想观念,在增强心理服务的认知度上下功夫近年来,基层虽然越来越重视心理服务工作,官兵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对心理服务认识片面化、简单化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提高基层开展心理服务的质量,必须首先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层次上下功夫。走出"心理服务就是个别服务"的误区。在很多基层官兵脑海中,心理服务常常被认为是针对"重点人"、"问题人"的个别服务,实际上,从社会和部队开展心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作为建设者的积极作用,要求高校做好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责任感培育。高校党建工作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担当就是责任感。本文研究党建引领心理育人培育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责任感具有显著效果,大学生可以在团体活动中深化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行为,实现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的高度统一。基于此,提出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党建+心理育人”融合提升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周涛 《政工学刊》2007,(11):60-60
军事院校心理辅导教育旨在充分发挥学员的潜能,提高学员心理素质或改善学员心理状况。目的在于使学员掌握人的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控制、改造某些心理过程和特征,借以提高学员在部队日常工作或战争条件下,适应各种环境和处置各种情况的能力。在军事院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4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初中生自我分化现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生自我分化均分呈现中等水平;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自我分化水平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