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防》2002,(10):32-32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 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政协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民族之间相互关系时曾说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第25页)因此,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权利之后,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先进的民族帮助后进的民族,经济发达地区帮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逐步消除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刘国语 《军事历史》2002,2(2):11-18
创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毛泽东选集>第2卷,5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选集>第3卷,1074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实践中,深刻认识了这一真理,成功地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回顾人民军队这段艰难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10年建设的丰富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推动新世纪军队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4,(1)
当前,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是1994年我国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统一全党的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保证国家  相似文献   

5.
边防,一个古老、沉重而又神圣的命题。 边防,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其生存空间的护卫,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其领土、主权、独立与尊严的维护,既是展示民族形象的窗口,也是展示国威军威的窗口。但是,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几万公里边海防线的泱泱大国,从古至今却没有一本科学、严谨、完全的边防理论专著。因此,当军事科研人员凝聚着他们心血的边防理论专著——《边防论》献给祖国和人民时,立刻受到  相似文献   

6.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同时又是欧洲中世纪后期著名的军事著作家。其主要著作《战争的艺术》和《君主论》被后人视为西方战略思想复兴的历史标志。恩格斯称他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5—446页)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  相似文献   

7.
学习《邓小平文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头脑,是我们党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建设,培养合格后备兵员的根本。最近出版发行的《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与去年出版的第三卷,在内容上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要把《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并运用学习第三卷的经验来指导第一、第二卷的学习,从而全面掌握邓小平同志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  相似文献   

8.
新人新事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兵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最近,贵州省台江县人武部分期举办了全县781名民兵排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学习《邓选》第三卷培训班,人武部还以劳养武收入中抽出500元购买《邓选》第三卷,下发参加培训人员每人一本。 (吴运发) 云南澄江县九三年的43名退伍战士全部得到安置。 (彭云 杨云风) 四川黔江县人武部党委开展“立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的商鞅说过:"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语出《商君书·开塞》),意思是说普天之下,对人民最有利的事情,没有超过国家安全太平的事了。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安全是第一要素。国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之根本,国防法规是建立和巩固国防而不可或缺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全面地、深刻地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分析动荡不定的国际形势和论及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时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出发点和归宿,是邓小平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因而它成为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所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2.
天下事     
11月2日电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一周年之际,1989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和1983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经邓小平同志同意,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增补和修订,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第二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则1989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第1版的报道: 中央军委确定33位军事家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名列其中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徐京跃)在史诗般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多少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军事家”的评语,载入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中国新时期党、国家、军队改革的总设计师,从粉碎“四人邦”以后不久,就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在思考着“如何把军队搞好”(《邓小平文选》2卷第56页)这一重大问题。在通过整顿使军队工作走上了正宗的轨道之后,邓小平于1981年9月19日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适时地提出了“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2卷第259页)的伟大目标,其后,又为如何实现这一伟大  相似文献   

15.
《武警学院学报》1999年(第15卷)总目录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振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鸿人不能像走兽那样,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杨大眼”这样一个条目,内称:“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武都(今属甘肃)人,民族、生卒年不详。”条目颂其功,也违其兵败“被免官为兵”。此人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古代高级将领,《魏书》和《北史》,都为其立传。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曾是北魏屡战屡胜的名将。这样一位名将,使人很难想像,竞然是一个还没有脱离文盲状态的人。可是他“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皆口授之”。看来,他确实是个能人,自  相似文献   

18.
~~《现代防御技术》第34卷(2006年)著者索引~~  相似文献   

19.
~~《现代防御技术》第33卷(2005年)著者索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核武器的发展,电磁波武器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者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军事战略思想;不把核武器用作受到全世界人民强烈反对的杀伤和摧毁性武器,亦即不是利用核武器在低空爆炸条件下众所周知的三大效应——冲击波,热辐射(也称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而改为利用目前尚只为少数人知道的核武器的第四效应——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简称EMP)。让氢弹在高空(大气层外)爆炸,由于没有空气,因而既不生成冲击波,也不生成热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