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多生命周期理论,军需装备再制造中其多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制造成本、收集成本、再制造成本和最终处理成本。军需装备再制造的经济性在于降低废旧装备的收集成本和再制造成本。目前推动我军军需装备再制造,应制订完整的回收法规体系,建立逆向物流废旧军需装备回收网络,推进军需装备再制造走军民融合路子,并完善科研政策提高再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再制造性设计是装备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退役装备易于再制造的可靠保证,而再制造性指标分配是再制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保证所要求的指标科学地分配到装备各零部件,实现装备再制造效益的最大化。探讨了再制造性指标分配的相关概念及其再制造性指标分配程序,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再制造性指标分配方法,为装备的再制造性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特色的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装备再制造在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装备维修保障新型学科——“装备再制造与战场抢修”的重要性,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对于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提升装备综合保障效能,提高装备质量、效益与核心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军需装备是形成军需保障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军需保障的重要手段。构建军需装备学是加快我军军需装备发展、培养高素质军需装备研发与管理人才、提高军需装备保障效益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军需装备学的构建,必须贯穿适应性、结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必须围绕提高保障力的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紧扣“技术”和“管理”两条主线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区分“三个层次”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坚持人才为本,坚持以技术作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长装备的回用时间,减少装备对环境的影响及充分利用资源,介绍了基于装备多寿命周期理论的发动机再制造工程,对发动机再制造的内涵、工艺流程、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以年再制造1万台重型车辆斯太尔发动机为例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节省金属材料7.65 kt,回收附加值3.23亿元,提供就业500人,并可节电1.45×108kWh,减少CO2排放0.6 kt,说明发展再制造工程对延长装备寿命周期、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军需装备知识管理是适应后勤管理转型要求,提升军需装备管理水平与效益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军军需装备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建立知识仓库,有序组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贯通知识联系;选用知识管理工具,提高知识管理效率;构建实践社团,传播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7.
装备再制造是实现装备性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对老旧装备进行再制造升级,可以快速将老旧装备性能提升到新的水平,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求。明确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国内外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发展应用,构建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工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我军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军需装备是军需保障的物质基础,其保障效能的高低对整个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军军需装备保障现状,以及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做好未来作战军需装备保障工作,必须健全军需装备保障体系,完善军需装备储备网络,优化军需装备保障方法,加强军需装备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推进军需装备标准化工作,应加快军需装备标准制定工作的模式创新,实现从事后标准向事前标准转变,从分散制定向集中制定转变,从单项装备向装备体系转变;加快体系创新,实现从研制标准向全寿命标准体系拓展,从标准制定向标准监督拓展,从保证单项装备性能质量向提高装备"三化"水平拓展;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军民标准制定计划的协调机制、标准化活动军民互相参与机制和标准符合性军民统一评估机制;加快军需装备信息标准化工作建设,统一信息标准建设机构,加大信息标准贯彻力度,加快信息化标准工作手段更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军需装备保障方法,并结合我军实际,对军需装备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装甲装备发动机再制造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国内外装备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军装甲装备发动机服役和维修现状,针对目前发动机维修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发动机再制造的理念,对发动机再制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发动机再制造总体技术方案,最后对装甲装备发动机再制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提高保障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系统性;进一步加强对现有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性;调整研制重点,完善编配体制,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装备再制造体现了退役报废装备处置的差异化,实现了退役报废装备价值的最大化,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既有优势也存在壁垒,面临机会与挑战。建立装备再制造军民协作体系,推动装备再制造产业政策创新,健全装备再制造信息沟通机制,创新军民两用再制造技术,培养军民两用装备再制造人才,是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健康发展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14.
军需装备是后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单元,对于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军军需装备与实战需求之间的差距,借鉴外军军需装备贴近实战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军军需装备贴近实战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装备再制造性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分支,其主要研究如何在装备设计及使用中能够保证装备末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再制造。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涵盖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较全面地分析了再制造性工程的内涵,初步构建了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框架,提出了再制造性工程的发展建议,为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装备设计研制阶段面向再制造的装备材料设计概念,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装备材料设计的5个影响因素,即材料服役寿命、材料可恢复性、材料经济性、材料环保性、材料可分离性,并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专家评价法的材料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案例验证,为面向装备再制造的材料设计及选择提供了一种选择思路及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装备再制造周期及再制造费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再制造费用参数的相关内容,并阐述了工程估算法、专家判断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等4种装备再制造费用分析及预测估算的方法,构建了基于工程估算法的再制造费用分解结构,并对再制造费用分析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可为形成正确的再制造设计方案提供费用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军需装备作为一种保障性装备,必须跟上军兵种战略转型要求。现阶段军需装备的跟进式发展模式、以陆军为主体的装备体系和分保障对象发展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推进军需装备发展,应适应军兵种战略转型需求,建立基于不同作战力量保障的军需装备体系,确立预先研究模式,建立军需装备技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并辅以适应转型需求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装备设计中的再制造性指标预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制造性设计是装备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退役装备易于再制造的可靠保证,再制造性指标预计是再制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探讨了再制造性指标预计的相关概念及其再制造性指标预计程序,并综合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再制造性指标预计方法,可为装备的再制造性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装备拆卸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拆卸工序在装备再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可拆卸性设计原则,结合装备拆卸实例分析了可拆卸性设计对再制造的影响.结果表明装备拆卸是实施再制造的前提和关键步骤之一,装备的可拆卸性设计直接影响再制造的可行性和费效比,可拆卸性设计的原则包括非破坏性拆卸设计、模块化设计、耐磨损设计和结构可预测设计.发动机的拆卸实例验证了可拆卸性设计的合理性是衡量装备拆卸效率与再制造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