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舞台上,王宏伟已经是一名七次登陆春晚,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过个人独唱音乐会的成功歌唱家。但作为一名军人,王宏伟永远心系着边关,把自己当成边塞的"特产"。从《回归2011》开始的采访2011年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记者见证了王宏伟《回归2011》独唱音乐会的成功。从新疆哈萨克的民歌到青海花儿,从陕北信天游到内蒙古长调,他共用哈萨克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西北方言演绎了近20首边塞民歌。从边疆唱到北京,又从北京唱到边疆,王宏伟对边疆有着永远的真情。  相似文献   

2.
虞城县,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乡。3年前,刘慧生走马上任虞城县县长,就对这块神奇的土地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对这块自古就有保家卫国、血洒疆场光荣传统的热土,刘慧生深感作为一名地方官有义不容辞的国防职责。  相似文献   

3.
他把民族唱法融入军旅歌曲,给军旅歌曲注入新元素的同时也将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他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装军营文化的魂,不遗余力向外输出兵文化;他的成名曲《小白杨》不但是他的符号,而且延伸到解放军群体;他在三十多个国家纵情歌唱时,也把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和中国民歌的美传播到那里。  相似文献   

4.
唱遍大江南北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故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着像民歌一样悠久的革命传统。1944年,这里写下了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英勇的少数民族同胞把日寇斩断在黔南深河桥下。今天,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发扬光大,涌现出许多心系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领导干部。现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贵州预师副政委兼贵州预  相似文献   

5.
《敕勒歌》是歌颂草原游牧生活的绝唱 ,它在流传的过程中 ,产生过巨大的社会作用 ,数千年来 ,引起万千读者的共鸣 ,“博得后人极端的倾倒” ,具有永久的魅力 ,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一种文学现象。本文试就这首民歌的流传、评价及其有关问题 ,作一定的考证和论述 ,以期引起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产生原因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6.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民歌.《东方红》用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旋律好记,歌词简单,情感真挚,成为红歌中的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7.
我国心理战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并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主要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实质是攻击敌人的谋略;战争的主要原则是争夺对民心士气的控制;战争的要旨在于关注敌方统帅的决策技能和个性特征。古时,刘邦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的部队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天安徽灵璧县东南),此时,项羽已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是夜,刘邦命部下大声歌唱项羽的家乡即楚地的民歌,  相似文献   

8.
“有多少个姑娘叫古丽,我不知道哪个古丽就是你,为什么你有一个花儿一样的名字,是不是古丽都比鲜花更美丽?古丽,古丽,美丽的古丽……”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民歌。它不仪唱出了新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更表达了对维吾尔族少女的一种欣赏和赞美。古丽,维吾尔语意为美丽的花儿。在新疆,维吾尔族家庭给女孩取名都爱带上“古丽”两字,希望女孩长得像花儿一样可爱美丽。  相似文献   

9.
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是陕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洛、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  相似文献   

10.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是脍炙人口、传唱经久不衰的著名民歌《茉莉花》的故乡。在这里,一个普通民兵干部的名字——周瑞祥,许多人一提起他,不由得喷喷称赞。周瑞祥是该区民营企业江苏汇弘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集团基干民兵营营长。江苏省军区开展“双带双扶”活动近4年来,他带领广大民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寒冬腊月,贵州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廖锡俊驱车400余公里来到省军区扶贫联系点——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看望彝、苗等各族群众,乡亲们放鞭炮、杀年猪、唱民歌……各族群众用他们最隆重的礼节欢迎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恩人。板底乡群众与亲人解放军结下的深厚友谊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2.
一首雄浑苍劲的乐府民歌《木兰辞》,曾使多少中华有志儿女折服惊叹。它塑造的那位代父从征、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象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升腾在民族英雄的天幕上。燕赵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历史上地处北燕的塞外小城赤峰。不知自何年何月起,似乎与花木兰这位女英雄结下了不解之缘。弹丸之大的城里,处  相似文献   

13.
刘雪彬 《政工学刊》2002,(10):62-63
新时期的军旅歌曲 ,以朴素的歌词、悠扬的旋律、纯真的情感 ,贴近战士、贴近生活 ,道出了军人的心声 ,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目前演唱的军旅歌曲比较多样化 ,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都有 ,基本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主流派的正统抒情歌曲 ,以《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小白杨》为代表 ,音乐富有民族特色 ,歌词语言流畅、质朴 ,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影响较大。第二类是队列歌曲 ,从《说打就打》到《严守纪律歌》等 ,有浓郁的部队气息 ,很单纯 ,短小精悍。第三类是部队生活歌曲 ,它带有一定的青春感 ,并大量吸收了…  相似文献   

14.
1917年,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来到佳县,在这黄河岸边的土窑洞里,历史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升起了新中国的红色希望。农民李有源触景生情,唱出陕北民歌《东方红》,震撼了大地。今天,《东方红》故乡的英雄民兵们,又在黄河岸边矗起了绿色丰碑,且看——  相似文献   

15.
木叶情歌     
霉李江民歌 b--昼l=BS杯叱_氢经堆,只因灰.哥妹·3一成用撰吞一叶荞3 32吹得灰来巨时得命件几要目6一6一媒非用是盯你飞︵16一衬来。。·卫木媒吹媒| 、.,、二6︸会用6一l一不哪216小食吓相爱垂好︵二甩︸叫倒哎,32只用要得木叶情歌@唐腾华~~  相似文献   

1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百年来,一首北齐古老的乐府民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塞外草原粗犷的景象。而今,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3名预备役军人——吉林省大通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姜宏超和他的弟弟姜宏烈、姜宏飞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塞外“红高梁”,拨动了千百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军生活》2013,(12):12-13
在内地,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叫"走西口",而在新疆,人们把去霍尔果斯也称之为"走西口",因为,那是一个古老的驿站,一个延续了干百年的通商口岸。两千年后的今天,被誉为"新丝绸之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开通,霍尔果斯口岸再一次成为全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国际大通道。13日中午2点,离开了美丽的喀纳斯,奔赴远在千里之外的霍尔果斯边防检查站。计划是先从喀纳斯到布尔津县城休整一下,然后第二天一早赶到机场飞伊犁的首府伊宁市,再坐车到霍尔果斯口岸。途中几乎全部是没有穷尽的盘山路,侧脸就可以看到深深的崖底,感觉有一点惊险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远去的大雁     
"大雁啊大雁/你可曾飞过故乡的天空/可曾看见山坡上放羊的父亲/手拿长长的烟杆/安详的遥望织成云彩的羊群……"每次听到彝族惊世民歌《古嫫阿芝》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低泣成声。是的,最后的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就再也没有回来。时光荏苒,居住在都市里的人已经和大雁阔别了许久,再也不能听到"长空雁叫霜晨月",再也不能见到"无闲云淡,列长空数行新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情致,以致只能从诗家词客的字里行间去体味了。秋阳暖人,晴空如洗,好不惬意。仰望碧空,天高云淡,却又觉得缺了点  相似文献   

19.
<正> 《孔雀东南飞》中“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一节,各注释本意见不一,越注释越复杂,而且,都不能使人信服。在常见的版本中又有人下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一节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无法解释清楚。”在古代尚无印刷业,或印刷业不发达的情况下,书籍以抄写的为多,文字上的脱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但总不致于象这一小节一样达到使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再说,这是一首杰出的、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乐府民歌。从汉末时创作,到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间相隔三国、晋、宋、齐、梁,约有三百多年,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民间作品,常常是流传时间越长,经过群众不断加工,作品就会越趋完美,不可能在长期口耳相传中,对这含含糊糊的一节听之任之,而徐陵也不会如是照录于集中。  相似文献   

20.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1):32-33
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对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的理想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两方面讲的: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的人;二是有高尚美德的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尚美德是做一名理想人的基础。一个人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才能是不行的。所以说,高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