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们称军舰是浮动的海上炮塔,其实,军舰上的主要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鱼雷、深水炸弹、舰载飞机以及导弹等。可以这样说,火炮、飞机、导弹都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唯有鱼雷和深水炸弹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这里,我们避开专门用于反潜作战的深水炸弹不说,专门说说矫若游鱼、威力巨大的水中蛟龙——鱼雷。  相似文献   

2.
伊朗于2007年8月31日开始在波斯湾沿岸及附近水域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各军种联合演练,展示"隐形"导弹、鱼雷等各种新型武器。其海军则在霍尔木兹海峡又发射了多枚号称世界上"航速最快"、专门攻击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先进鱼雷,绰号为"鲸"的新式鱼雷(波斯语"胡特")。它是伊朗武器库中威力最大、航速最快、下潜最深的鱼雷,这种舰射鱼雷能够攻击在任何深度航行的潜艇,并能够将重型水  相似文献   

3.
庄振明 《防化学报》1997,8(1):30-34
从分析制导炸弹对水面舰艇的攻击性能,方式、轰炸(攻击)机投弹高度,速度、距离入手,提出了使用烟幕弹抗敌制导炸弹攻击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烟幕使用高度,使用方向、成烟半径、有效持续时间、发射时机等,并推导出一些适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鱼雷、导弹快艇鱼雷、导弹快艇是以鱼雷或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高速滑行艇或水翼艇,具有体积小、速率高、威力大、造价低、机动、灵活、隐蔽等特点,适用于近海,在其它兵力协同下,以编队或单艇对敌水面舰艇实施攻击,被誉为“海上轻骑兵”。英国1877年最先研制成“闪电”号鱼雷艇。1878年1月俄国首先用鱼雷艇“切什梅”号和“锡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4,(2):83-83
激光制导炸弹在最近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频频亮相,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激光制导炸弹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就如同长了“眼睛”一样,在攻击地面点状目标时几乎是百发百中,显示了令人惊奇的作战能力。激光制导炸弹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空袭战术的样式,对预定目标只需小编队的突击,无需大编队的轰炸机反复多次进入。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为了摧毁清化大桥曾损失了十几架飞机和数千吨炸弹,但仍未能达到目的,而使用十几枚  相似文献   

6.
驱逐舰,就其魅力、成就或声誉而言,没有任何军舰能够与它相比。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特性的话,那就是:它是一种壮观的、必不可少的和在航率高的军舰。驱逐舰在开始时是为了执行单一任务而建造的,但在随后80年的漫长岁月中,它已成为一种多用途的军舰。它为海上舰艇编队护航,实施鱼雷攻击,进行反潜,遣送部队登陆和炮击岸上阵地。 鱼雷艇毁灭舰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  相似文献   

7.
深水炸弹是用来攻击和消灭隐蔽在大海深处的敌方潜艇的专用兵器。在深水炸弹诞生之前,各国海军用火炮、鱼雷或使用安装在军舰艏部的撞击  相似文献   

8.
1983—1984总目录理论与设计 期 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邹宇1983.1 俯冲轰炸精度的算法 曹登麟1983.1 火控备用计算机 甘恒裕1983。1 舰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系统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董志荣1983。2 舰用指控系统发展探讨 宋则喜1983一2 CCIP.CCRP瞄准原理及其在水平轰炸中的实现杨治淡1983。2 瞄准系统精度分析的基本概念 羊克明1983.2 非水平俯冲拉起轰炸中用的目标标记的定位祝梁生1983.3 火控系统座标系间相互转换中的过渡矩阵杨嗣隆等1983.3 准直光学系统的构角分析 潘炳国1983.3 潜艇鱼雷指挥仪中的初距 误差判断…  相似文献   

9.
潜艇是一种隐蔽性良好的水下作战平台,低噪声是其生命力的保障,但在对目标进攻鱼雷攻击时会因为发射噪声过大而暴露发射阵位和影响鱼雷攻击效果.分析了潜艇鱼雷发射噪声对潜艇的占位射击可行域存在的影响,在目标舰探测到发射噪声后采取规避措施的态势下,对自导鱼雷在不同命中角情况下的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并给出了计算模型.仿真的结果可为发射噪声的限制指标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雷是海军的重要武器装备,按大小可分为重型鱼雷和轻型鱼雷。它是一种能在水下自行推进的海战兵器。它能自动控制航向、航深,能自动捕捉并跟踪目标,隐蔽性好,命中率高,杀伤威力大。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鱼雷便一直在反舰、反潜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海战中,各方共发射鱼雷4.5万条,共击沉舰艇2598艘;在1950年朝鲜战争中,朝鲜军方发射鱼雷击沉美军1.3万吨的“芝加哥”号巡洋舰;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英国“征服者”号攻击型核潜艇用3条Mk8鱼雷击沉阿根廷1.36万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在近几十年局部战争的海战中,鱼…  相似文献   

11.
攻击水面舰艇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潜艇发现目标后,对目标进行可攻区域的分析判断是潜艇后续占位攻击行动的基础和前提.以潜艇鱼雷攻击为背景,通过对鱼雷有效射击区域和鱼雷攻击可攻性的分析研究,得出潜艇鱼雷攻击极限攻击角和与之相对应的可攻区域,为潜艇鱼雷攻击的占位机动和火控系统仿真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完善了潜艇鱼雷攻击作战使用理论.  相似文献   

12.
刘晓峰 《当代海军》2002,(11):30-30
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巴恩斯·沃尔斯负责设计的“惠灵顿”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生产数量最多的轰炸机,而他发明的一种绰号为“大满贯”的重型“地震”炸弹在对德国本土及其他一些战略目标的轰炸中大显威力,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航空炸弹(aerial bomb,简称炸弹)是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投放的弹药,具有立体攻击、灵活机动、毁伤威力大的特点。纵观近十几年的局部战争,空中火力打击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空中火力先行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大作战样式;而各种航空弹药则是空中打击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武器弹药。本文简要介绍航空炸弹的基本构成、历史沿革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鱼雷是一种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率高、破坏力大,能按预设方案及接收到的目标信息自动追击目标的水中兵器。各国广泛应用信息处理、能源、材料、隐身、水声、遥控、光纤通信等多种高新技术发展鱼雷武器,使之具有快、远、准、灵、猛、深、静、新等特点,成为勇猛的“水中蛟龙”。现代鱼雷武器的主要发展方向追求高速度、远航程、大深度,重视浅水性能高速度,是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跟踪并打击目标;远航程,可使舰艇在较远的阵位上使用鱼雷来攻击目  相似文献   

15.
基于Petri网的潜艇CGF鱼雷攻击行为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潜艇对舰鱼雷攻击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基于Petri网理论研究了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行为建模问题.在对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准离散化分析与构建了鱼雷攻击过程Petri网结构的基础上,将Petri网的变迁和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战术规则相关联,并提出了解决变迁冲突的方法,建立了基于Petri网行为模型.这种运用Petri网特有的可视化和以动态方式描述了潜艇鱼雷攻击过程的方法,有着坚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潜艇CGF鱼雷攻击自治行为规划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鱼雷投入海战,对军舰构成了巨大威胁。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子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自导鱼雷、线导鱼雷,使得水面舰艇,以及神出鬼没的潜艇再也不敢妄自尊大,掉以轻心了。因为,一条大型鱼雷就可以击沉一艘中型舰艇。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就是被英核潜艇用二战中留下的两条鱼雷击沉的。鱼雷的威胁迫使各国海军纷纷研究对付鱼雷的办法,从而有了五花八门的鱼雷诱饵,人们称之为“水下骗子”。  相似文献   

17.
朋友,您想知道1945年美国使用什么军舰把轰炸广岛的原子弹从美国本土运送到西太平洋的提危安岛空军基地?这艘军舰后来怎样被日本人用鱼雷击沉?美国官兵在海上漂泊为什么得不到及时救援而成批死亡?美国海军又怎样在法庭审判中推诿责任?那么,请您阅读《海底冤魂》一书。此书已由俞松禄同志根据《All the Drowned Sailors》译出出版,它将把你带往腥风血雨的战场。  相似文献   

18.
1957年装备美国海军的 MK 37鱼雷,作为潜射鱼雷,原来有四个型号,其中0型与3型是非线导的双速制、主被动声自导大型电动力鱼雷;1型与2型为线导加末端声自导电动力鱼雷。而3型鱼雷是0型鱼雷的改进型,2型鱼雷是1型鱼雷的改进型。按照最初的设计要求,MK 37鱼雷是一种两用武器(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艇),但实际证明,其声自导系统不能满足攻击水面舰艇的要求。因此,多年来该雷一直作为攻潜武器使用。到60年代末期,随着核潜艇的发展,MK 37鱼雷已不能满足要求。美国根据它的现有设备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型鱼雷武器系统现代鱼雷还可以是水雷和鱼雷的有机结合。水雷具有攻防结合、待机隐蔽、打击突然、威胁持久和难于扫除等特点,是一种威慑力极强的水中兵器。但它被动待机、作战半径小、机动性能差、缺乏主动攻击能力;而鱼雷的控制区域大、机动性强、破坏力大、攻击隐蔽突然,是一种高效的攻击武器。将水雷和  相似文献   

20.
舰空导弹是从军舰上发射,攻击空中 飞行目标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导弹、测 量与制导、导弹发射装置和舰面支援设备 组成。舰空导弹与高炮等传统的防空武器 相比,具有作战空域大、杀伤威力强、单 发杀伤概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 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