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重要的主设备一般有安全系统或备用系统支持,它们由于多重故障会造成严重的故障后果.针对重要主设备的多重故障问题,根据主设备长期使用和安全系统(或备用系统)定期功能检测的特点,提出了多重故障发生概率分析方法,以及近似估计方法,进行了多重故障发生概率影响因素分析.所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工程中重要设备的多重故障发生概率分析.  相似文献   

2.
发射场坪是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建立含场坪效应的发射装备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实现仿真分析的自动化,引入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利用ABAQUS自带的RSG编制发射场坪参数化建模分析的插件界面,并编写对应的内核脚本程序与之级联,级联成功之后即可实现场坪建模、分析的参数化操作。该方法避免了重复建模,有效提高了仿真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为场坪的响应特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4.
2010年10月1日晚,"嫦娥"2号从西昌发射场翩然升空。西昌再次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对于军旅作家李鸣生来说,西昌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兴奋,还有着许许多多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别样滋味——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5,(12):F0002-F0002
2005年11月9日,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塔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前往金星探秘,探测器2006年4月进入金星极地轨道后,每24小时围绕金星飞行一圈。按计划,“金星快车”将对金星进行为期486天的探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在高海拔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时的大动压检验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大动压条件的试验弹道设计方法。针对发射场的实际特点,建立残骸再入的动力学模型与落区边界模型;将大动压模拟条件转化为过程约束,提出一种主动段联合优化策略。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分别设计了三组满足不同大动压模拟条件和各项约束的试验弹道,并给出了对应的落区调整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最大动压主要出现在一级,一级最大负攻角增加,则最大动压也明显提高;同时调整发射方位角和二、三级程序角可以保证试验弹道满足弹头落点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战争行动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目的,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已成为重要的解决手段。总结传统航天发射场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太空快速响应活动对航天发射场的需求,从发射场建设需求体系、发射场测试能力推进、发射场改造和补充建设、天地一体测控通信体系、快速机动发射模式等提出了发射场建设发展途径,为满足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场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成立40年来,已执行60次发射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航天器发射场。继"嫦娥一号"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心这座美丽的月亮之城,再次成为"嫦娥二号"飞天奔月的启程之地。坐落在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组建于1970年12月,是我国规模较大,设备技术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为止已执行60次发射任  相似文献   

9.
弈昀 《环球军事》2008,(10):7-9
4月28日清晨,印度在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利用自己生产的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再次向世人展示印度在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对这次“破纪录”的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0.
4月13日早上7点38分,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昌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一枚远程火箭。随后不久,朝鲜官方便宣布发射失败,火箭在发射90秒后解体并变为碎片,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朝鲜第三次发射卫星失败。实际上,卫星技术本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发射成功,需克服很多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系统正不断向云计算、大数据不断演进。本文针对当前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同时,结合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首先实现发射场中心数据处理能力云化,再逐步实现发射场装备终端云化的演进策略,最终实现无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体系架构,将为有效解决航天业务信息系统体系弹性差、体系对抗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提供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0,(12):16-16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大会,庆祝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航天战线的一员,能有幸参加今天这次盛会,见证祖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辉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参研参试单位,感谢党和人民对我们航天人的厚爱!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军事》2008,(6):12-12
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与生产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183;涅斯捷罗夫2008年4月14日称,俄罗斯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系列将于2010年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安加拉”火箭是俄罗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原设计用于发射重型载荷,但也可提供多种配置,具备将2~24.5吨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的能力。俄罗斯计划该型火箭的发射活动将主要安排在俄罗斯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以减少俄罗斯对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按计划,俄罗斯将在2010年进行该型火箭的飞行试验,2011初发射一枚轻型“安加拉”火箭,同年底发射一枚重型“安加拉-5”火箭。  相似文献   

14.
事件     
《环球军事》2012,(13):4-4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施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5.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神秘太空的探索与追求。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冲寰宇。承担中国探月工程“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这里奔向月球。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 叫有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军事》2008,(1):15-15
2007年11同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宣布俄罗斯将开始建设新的航天中心,新航天中心名为“东方港”(Vostochny),位于阿穆尔河地区。俄罗斯计划在2015年从“东方港”发射首枚航天器,2018年前发射载人飞船,新航天中心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建成。俄罗斯目前使用两个发射场用于火箭和航天器的发射和弹道导弹试验: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军事》2008,(6):13-13
2008年3月27日,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用“宇宙-3M”运载火箭将德国的“天基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4”(SAR—Lupe4)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提供分辨率优于1米的侦察图像,还可在夜间成像或透过云层成像。SAR-Lupe星座则由分布在3个轨道面的5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重约770千克,设计寿命为10年,星座运行在高度约为480千米的低地球轨道。根据计划,该星座的第五颗卫星将在2008年7月发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军事》2008,(10):14-14
2008年7月27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编号为“宇宙-2441”的军事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宇宙-2441”卫星是俄罗斯光电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这颗名为“角色”(Persona)的军事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最高可达0.25米,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军事》2015,(2):14
据俄罗斯媒体2015年1月14日报道,俄军工企业消息灵通人士称,厂家将于2015年底向俄国防部和俄联邦航天局交付第2枚"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2014年12月23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到近地轨道的首枚"安加拉"重型火箭完成了全部计划。目前正在生产第2枚,将于2015年11月交付用户。"安加拉"逐步将替代"质子"、"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