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通常称之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通常称之为《德经》。早在唐代,王真就有《老子》是一部兵书之说,甚至认为“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但是,明代的焦竑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老子》明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是一部以《老子》各章首句为题,儒、道、兵思想杂揉,着重论述如何不战而胜,不争而取,兵去战的战略性兵书,共4卷,81章。作者王真,唐宪宗时人,“少司儒业”,后“久从戎府”,由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兼掌军事。此书原为上下两卷,后离为四卷,于元和四年(809年)七月上于唐宪宗。《道藏》、《宛委别藏》、《指海》等均有收录。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王真上此“述”的目的,似想为改变这种现状开一剂以文止战的药方。李唐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唐太宗诏称“联之本系出于往史”…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老子提倡“无为” 而治。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武部黄光炯部长和包永康政委却不受老子无为思想的影响,携手并肩,艰苦创业,争有作为,使这个市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新招迭出,成绩斐然。他们的人生哲学是:敢为人先! 身先士卒 “要建成第一流的县级民兵训练基地”,这是黄部长和包政委的共识。1991年9月,张家港市民兵训练基地在离市中17公里的凤凰山南麓一片荒山坡上  相似文献   

4.
老子被王夫之称为“言兵者之祖”,所著《道德经》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兵书,但蕴涵着丰富的军事思想。将帅素质是其着力论述的内容之一,本文从“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的政治智慧,“恬淡为上”的心性修养,“慈”、“俭”、“后”治军用兵操守,“不争而善胜”的军事才华四个方面,对其将帅素质观进行筒析,掘其精华,以期展现老子对将帅素质的独特要求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略论《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思想及其进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道家重要典籍,传世本《文子》第十二篇《上礼》继承了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其“以正治国”强调随时、顺性、合俗、利民、能因、无为,在此基础上,其“以奇用兵”强调因民之欲、不从己出、用兵以诚、用兵以时、以仁用兵、用兵以礼、用兵以道等。与诸子相比,具有独特之处。这在1978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残文中得到证明。本文试从分析《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内涵入手,来探讨《文子》用兵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了战争,这一观点已被中西方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吕氏春秋》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不唯如此,该书当中还较具体地描述了远古时候的战争场景:“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周次作难矣,五帝故与争矣……人曰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称道教经典,所以又称其为《道德经》。《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老学研究史上,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或认为它是以兵喻道的道书。频繁的春秋战事,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这一重大社会现象进行思考。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东方第一哲人”———老子,更是责无旁贷了。从这个角度看,《老子》一书涉及兵学...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之一,虽然仅仅五千言,但所蕴含的丰富清廉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很深的启迪作用。 一是无私无我、道德不灭的思想。万事万物有生、长、老、死,人也不例外。老子认为,唯一不死的是自然的规律(即“道”)和人高尚的品德(即“德”)。“德”是“道”的应用和体现,因此,高尚的品德应符合“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战争与战争伦理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了战争,这一观点已被中西方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吕氏春秋》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不唯如此,该书当中还较具体地描述了远古时候的战争场景:“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周次作难矣,五帝故与争矣……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可见,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剥林木以战”了。无疑,“剥林木以战”正是人类战争的滥觞。西方学者西奥多·罗普也指出,早在人类有史以前,就有成批的人使用狩…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