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森豪威尔并非天生的伟人,但他却能担负伟大的责任和迎接严峻的挑战。艾尔豪威尔是一个具有优良素质的军人,其意志的坚强、认识的深刻、知识的丰富均非其部下诸将所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空前的浩劫,但却给了艾森豪威尔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1941年,艾升为准将,担任第三军的参谋长。1942年初,艾接任战争计划处处长,不久该处升格为作战部,文任部长,军衔升为少将。当时美国公众的注意力都在太平洋上,但马歇尔和罗斯福却从未有一分钟不认为欧洲在战略上应列为首位。艾奉命去英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回来后也主张…  相似文献   

2.
马骏 《国防》2005,(6):77-80
联盟作战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至少是在指挥问题上有所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得很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就坚决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负责地面作战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去指挥。对此,一些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  相似文献   

3.
当艾森豪威尔为人主白宫弹冠相庆之时,一位爱尔兰美人却在为之落泪。她便是英国佳人凯·萨默斯比。她早先是艾森豪威尔的司机,后来是司机兼机要秘书,实质上是他的“战地夫人”。 艾森豪威尔与凯·萨默斯比的恋情颇有些偶然。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奉命到英伦三岛考察军事。因为英国男子大多从军作战,许多后勤保障工作便由妇女志愿组织来干。那时有一个英国汽车运输服务队,由军方指挥专门为本国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访的军政人员服务。艾森豪威尔一行要来时,服务  相似文献   

4.
西点军校的橄榄球明星 1911年6月,艾森豪威尔告别家乡,来到著名的西点军校。入学的第一天,看到英姿飒爽的学员们穿着笔挺的军装踏着军乐的节拍威武行进,艾森豪威尔不由热血沸腾。 因身材魁梧,艾森豪威尔被编人只有高个子士官生才能进入的干训队。他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进入西点军校的最初时刻,他就表现出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潜质。橄榄球是艾森豪威尔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引起了体育专家的注意,并很快被美军联队选中。一些报纸认为,他将闻名全国,一颗运动明星正在升起。 艾森豪威尔球运亨通,但好景不长。在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12,(12):49
艾森豪威尔从一名少将,越过比他资历更老的366名将领而成为统帅,源于乔治·马歇尔慧眼独具,起用了这匹黑马。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马歇尔用人有六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第二个原则,就是不用文过饰非、  相似文献   

6.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7.
一篇文章中记录了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诺曼底登陆时的一个细节: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行动决定后,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此举事关重大。他在一张便笺上草拟了一篇新闻稿:"我们的登陆……已经失败,我已将部队撤回。我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的决定是根据能够得到的最可靠情报作出的。我们的军队都非常勇敢和尽职,要说有什么责任和缺点的话,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显然,这篇稿子没用上。但我们却从中看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号人物,而艾森豪威尔则是欧洲战场上的美军最高指挥官。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高级将领曾有过一段颇富戏剧性的共事经历。许多研究美军军史的专家认为,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当"秘书.顾问,还有替罪羊"的9年时光,是其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和财富。正是因为这段不凡的经历,才使艾森豪威尔在随后的二次大战中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9.
《环球军事》2013,(9):58-59
诺曼底登陆注定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神话,有关它的议论、争议和评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中的许多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比如诺曼底登陆前后巴顿、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几位盟军将帅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0):1-1
“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这位在美国历史上很有些传奇的人物,曾任盟军最高统帅,决策指挥过诺曼底登陆战役,卸下佩剑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并且是唯一一个担任了美国总统的五星将军。然而囿于时代局限,他对以无神论为特征的“敌对意识形态”耿耿于怀,支持所有反对苏联的政权,推崇大规模报复战略.力主扩大核武生产与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干涉中东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阻挠中国的统一,因之又是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库尔特·W·梯德2月22日宣布,“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已派往中东地区附近750万平方英里的海域执行巡逻任务。  相似文献   

12.
1949年8月16日,布莱德利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美军历史第一位“总参谋长”,并于同年9月晋升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布莱德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从他一步步发展过程看,美军著名统帅、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的知遇和提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是艾森豪威尔为他铺就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艾森豪威尔曾是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的赫赫战功也成就了他政治上的一番事业,使得他在1957年的总统竞选中能够赢得连任。可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却不为人所知,他曾为美国空军成立一个独立的军种而四处游说。他以他的战争经历和极具戏剧性的演说才能博得了许多政界、军界高层的认同,为美国空军的成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冒险的大胆行动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伦敦总司令部里,凝神地阅读一份陆军部标着“绝密”字样的电报。这份电报促使他作出一生事业中最严重的决定。电报的内容是:在阿尔及利亚的一批亲同盟国的法国军官建议,请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参谋部派遣5名军官立即到达阿尔及尔附近的约会地点,并要求带去这样的情报,即同盟国方面将何以援助他们对付轴心国的入侵。  相似文献   

15.
战争轶闻     
公开的绝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北非战役刚刚结束后,一些战地记者便自己根据材料分析,发表一些关于盟军下一步行动的推测性报道。盟军最高统帅、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不利于盟军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实施,一改对记者保密的做法,召集地中海战区的所有记者,举行一次记者特招会。会上,艾森豪威尔当众公布了下一次作战行动的地点、时间及一些连盟军各  相似文献   

16.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16):11-1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美国庞大的奥运军团即将开赴北京创造佳绩。在600多名美国运动员当中,有6名神秘的神射手,他们来自于一支同样鲜为人知的美国陆军射击队。不过,这支队伍却有着显赫的背景和传统。它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授命组建,肩负着在奥运赛场上抢金夺银的重任,迄今已斩获奥运奖牌20多枚。  相似文献   

17.
汤恩伯,原名克勤,字恩伯,1899年9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岭下村,祖上历代为农,然而他从戎近三十年,几乎是坐了直升机,由一个参谋迭次升为国民党陆军第13军军长、第20军团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东西方冷战时期最具对抗性的事件。直到最近,才由美国历史学家米歇尔·贝施洛斯根据艾森豪威尔和中央情报局官员的私人日记、信件和秘密文件,向世人披露其底细。  相似文献   

19.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在欧洲发动二战,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美国也因战争威胁而开始扩军备战,借此机会,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统军事顾问麦克阿瑟手下一名胸怀奇才的军事助理艾森豪威尔坚决要求回国。麦克阿瑟舍不得放他走。“西面已经打起来了!我49岁啦,还没打过仗,不能再丧失这次的机会了!”艾森豪威尔恳切地说。  相似文献   

20.
民兵文摘     
日本防卫厅8月2日递交给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的《日本防卫白皮书》强调,防卫工作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把一个承担国防任务的行政机构升为部级单位是国家实施安全保障和进行危机管理不可缺少的,因此防卫厅希望尽早制定《防卫省设置法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