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在新年的钟声里渐行渐远,2008年乘着奥运的圣火滚滚而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承蒙广大读者的支持,《中国民兵》在稳步成长,虽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编辑部的同志一直努力着为大家呈上内容更丰富,指导性更强的杂志。新年伊始,编辑部在经过讨论后,觉得应该增加一些与时俱进,大家关心的内容,故决定开设《边说边议》栏目。“边说边议”,由谁来说,谁来议呢?当然是大家说,大家议。  相似文献   

2.
笑笑好心情     
到底是谁在害怕看到一小姑娘正焦急地在路旁张望,刘干事第一感觉就是孩子与大人走失,于是他大步走上前去,对小姑娘说:"你是不是找不到父母了?"孩子看看他,并没有说话,刘干事认定孩子是见了陌生人害怕,于是他对孩子说:"叔叔是好人,你不要害怕,有什么困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 ,社会上出现了“好人不得好报”的言论 ,其主要论据是 :好人见义勇为 ,无论是战天灾还是斗人祸 ,都会遇风险难得平安。因此 ,有人感叹好人吃亏 ,好人做不得。于是 ,为了求得一己之平安 ,见义不为、甚至见死不救的社会怪现象 ,也就随之出现了。我们承认当好人见义勇为 ,可能有风险 ,尤其在上面说到的这种情况下 ,能避免的风险也避免不了。但不能因此而得出“好人不平安”、“好人做不得”的结论。可见 ,说“好人一生平安” ,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而且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都有使其合理存在的现实依据 ,首先 ,说“…  相似文献   

4.
一边是骄阳似火的西南边陲,一边是金风送爽的胶东半岛,《解放军生活》杂志2013年度发行工作会议风风火火、热热闹闹持续半月之久。走过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来到渤海之滨的青岛,《解放军生活》邀请到的百余名与会代表都是全军宣传战线上响当当的人物。会上,从将军到士兵,从解放军出版社的领导到《解放军生活》杂志小编,谁也没藏着掖着,所有人畅所欲言。有的说《解放军生活》扎在部队刊物堆儿里,摆得出台面,拿得上床头;有的说版面够清新,内容够时尚;有的说抢得最热,翻得最烂;有的说年龄长点的喜欢我们够健康,年纪轻点的喜欢我们够时尚……凡此种种溢美之词,我们虽然略感不安,倒也  相似文献   

5.
好人老薛     
听说贾樟柯整了部片子叫《三峡好人》,我还没来得及观看,不过我想说说我们新闻系11队好人老薛。军校四年,我就和老薛有过整四年的金钱往来,乍一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博弈和比拼。今天我花了10个小时的时间去尽可能的了解这个故事里的一切。从卡斯特罗几十年后的法庭自辩:《历史将判我无罪》,到肯尼迪的花边新闻。于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变成了一个花心的人,爱上了故事里每一个主角。在这场被称为"谁是懦夫"的较量中,肯尼迪总被说成是最懦弱的  相似文献   

7.
写稿无需“凭关系”我是一名基层专职武装干部,《中国民兵》创刊以来,我成了贵刊的一名积极通讯员,仅今年上半年,就被贵刊采用稿件两篇。因而遭到一些同志的非议,说我在《中国民兵》杂志社里有熟人,有的说我给了编辑什么好处,否则半年里怎会刊两稿。其实,《中国民兵》我既无亲戚朋友,又不曾和哪位编辑、记者相识。我对上述问题无论怎样解释,却都无济于事,使我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8.
影片《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困难后 ,人民向他表示感谢 ,他总是对大家说 :“这都是党和毛主席让我这样做的 ,你们要感谢 ,就感谢党 ,感谢毛主席 !”其言语 ,充分表现出周总理那千秋照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然而 ,如今一些党的干部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 ,无论是台上台下 ,还是茶余饭后 ,常常听他们说他们对得起谁 ,谁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谁得以他们的推荐才被委以重任等等。有位机关科长 ,就常对他的一个兵说 :好好干 ,过两天我给你要个党表 ,年底我给你个三等功 ,过两年争取给你弄个提干的名额………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Пр-2976号命令,批准了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下简称《军事学说》),也是俄罗斯立国后通过的第4份《军事学说》。俄罗斯的《军事学说》是俄罗斯官方正式通过的准备武装保卫与武装保卫国家的观点体系。就俄罗斯《军事学说》在本国国家战略规划文件体系中的地位和其内容而言,俄罗斯的军事学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防战略。  相似文献   

10.
永城县广播站增设“《中国民兵》摘编”专题河南省永城县广播站从今年5月起,在每月5日、15日、25日的《民兵节目》里,专门开设了“《中国民兵》摘编”专题,介绍新出版的《中国民兵》主要内容。县人民武装部,将每期《中国民兵》杂志及时送到广播站,并协助广播站做好《中国民兵》的摘编工作。目前已播出《中国民兵》的主要稿件有:第三期刊登的《赵紫阳同志说:就是不能干巴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国防》2007,(5)
洪洞县人武部开展“十个一”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后,山西省洪洞县人武部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深入总结民兵参建工作的经验,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立足民兵预备役人员实际,科学筹划部署,广泛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十个一”工程,即:完善一批民兵农科服务站点、培养一批民兵农科骨干、  相似文献   

12.
如果没有韩略村伏击战,会不会有电视连续剧《亮剑》?作者都梁没有正面回答。但他说他反复研究过六师前身部队三八六旅十六团的战史,王近山指挥的韩略村伏击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10月10日,我们一行来到韩略村,见到了当年的战斗遗址,见到了后人立的纪念碑,见到了当年配合八路军作战的民兵。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民兵说:"洪洞县是老游击区,听说八路军要在这儿揍鬼子,民兵、妇救会很快动员起来配合部队作战。天一黑,我们就封锁了道路,切断了韩略村和外界的联系,我那时  相似文献   

13.
国防乐园     
《大哥你好吗?》: 《那年我十七岁》《大约在冬季》,说一声《再见吧,妈妈》,告别了《老乡亲》,唱着《国歌》与《我的士兵兄弟》一路《风雨兼程》,走过《三百六十五里路》,来到了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过《鼓浪屿之波》洗礼后,成了一名《军营男子汉》。  相似文献   

14.
工厂就是他的家——记山西惠丰机械厂工人技师董国华●秦春亮山西惠丰机械厂工人技师董国华凭自己的人格魅力使所有熟识他的人都很钦佩。在这个大型军工企业里,上上下下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王铁人式的好工人。山西省总工会,省国防科工办说他好:他当工人32年来,连...  相似文献   

15.
我饮狂泉     
江西庐山有个聪明泉。人称喝了这里的水,就会聪明起来。庐山白鹿,也许喝过聪明泉,以至变成了聪明美丽的姑娘,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我出生在庐山北麓,居住了十多年,不晓得聪明泉。电影《庐山恋》一宣扬,知道的人就多得多。如今上庐山的,蜂拥着去饮聪明泉水。 山东泗水有个盗采。《尸子》说,孔子“过于盗泉,渴矣不饮,恶其名也。”《淮南子》也说:“曾子立廉,不饮盗泉。”两位老先生不饮盗泉,是嫌它的名声不好,若喝了那里的水,会有损自己的形象。这是好泉叫了恶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盗泉。真正的盗泉,应该是水质有魔力,谁饮盗泉,谁就着魔般地去偷盗。 广东石门有个贪泉。据说原先贪泉很灵验,谁饮了它,谁就会贪得无厌。到了东晋,有个叫吴隐之的人出任广州刺  相似文献   

16.
<正>“写忧而造艺”,是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一种富有普遍规律性的艺术创造观点。在那篇很著名的《诗可以怨》的论文中,钱先生说: 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见《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3,(9):51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淮阳太守汲黯与汉武帝刘彻,在人才问题上产生过一场争论。据《资治通鉴》卷第十九载,争论得很激烈。直言切谏的汲黯大动肝火,怒气冲冲地对刘彻说:"皇帝陛下不辞辛劳,苦苦求贤,可对贤才未尽其用,就草率地杀掉了,‘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  相似文献   

18.
去年 3月 ,《战略与管理》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高健杰的文章,题名《战略思维的社会效用》(以下简称《高文》)。文中有关抗美援朝战争一段历史的评论,本人读后实在不敢苟同。   《高文》认为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打了两年半,伤亡了百万人,造成了“历史性后果”,是源于毛泽东在几个历史关节上失机失策的结果。   《高文》说:“从军事历史看,最大的失败往往不是战法、战术不精,而是在打与不打、和谁打不和谁打的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第二次战役结束时,彭德怀建议部队就地补充,暂不越过三八线;毛泽东没有接…  相似文献   

19.
1.倪荫林于《武警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撰文商榷党先生发表于该刊1996年第1期的一篇文章,党先生又于该刊1997年第4期报之以《数义共词与同一律补说》。然纵观《补说》全文。除了进一步的混淆之外,实看不出对一词多义与同一律补说出了些什么。这是否符合同一律呢?虽然如此,因涉及本院的逻辑学教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4年第6期曾以《吻别数十载,不知谁之吻》为题,刊登一位美国摄影师在50年前拍摄的一位女护士和一名海军水兵在时代广场上亲吻的照片。对于干百万美国人来说,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一个吻,而对于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无数读者,甚至包括35年后找到的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