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说的是几个国家的酒商比谁的酒劲大,结尾是一只喝了酒的小老鼠返回洞中,出来时肩上扛着把“刀”,仰头大喊:“你们快说,刚才那只猫呢?”老鼠的表现让人忍俊不禁,但老鼠缘何如此“大胆”,敢向他的天敌——“猫”实施挑战呢?显然,根源在于“酒”,才使鼠胆包天、鼠脑膨胀、“鼠智”丧失,逞得一时之勇,却把自己送上了小命难保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
“猫职不修”之联想陈正坤偶翻《唐书》,得一趣闻。掩卷之余,仍觉嚼之有味,不妨抄录于此。唐朝代宗间,有大臣上书,言陇州赵贵家将猫鼠同乳,不相为害,宰相视之为吉兆,拟率百官庆贺。而另一大臣则不愿苟同,旋即上书,力陈其害:“此猫对鼠不食,仁则仁矣,无乃失于...  相似文献   

3.
新年总有新事儿,德国的“美洲狮”开吃“黄鼠狼”。您不必听题而生疑犯恐,这里的“美洲狮”和“黄鼠狼”,说的是两种履带式步兵战车,这场“猫鼠游戏”讲述的是武备世界中“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战士报道员,我总想到基层逮条“大活鱼”,在报刊上来个“大块头”,但苦于部队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每搁浅。从年初开始,武警8663部队常委“一班人”深入基层,开展“走近战士”活动。我想这次机会来了,非逮条“大鱼”不可,但没想到逮到的却都是小小的“虾米”。翻开记得密密麻麻的采访本,才发现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几件小事。  相似文献   

5.
领导说他“属牛”。因为他把钻床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确实有股子牛劲,正宗的金刚钻。同事们说他“属猫”。因为他常为请教难题悄悄找到别人家里去。妻子说他“属兔”。因为他仅仅把家当成临时小憩之所,钻床边还有一个窝。他自己说,我属于“钻床”。礼让要长工资了。可不是人人有  相似文献   

6.
一"、踢猫效应"内涵心理学上关于"踢猫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为了振兴公司业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归。一天早晨他在家看报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没能够按时赶到公司。这位董事长愤怒至极,到了办公室后,为了转移他人的注意,将销售经理叫来随便找理由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后,气急败坏地回到自己办公室,将秘书叫来挑剔一顿。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儿。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对正在做饭的妻子没有好脸色。妻子莫  相似文献   

7.
“红娘”终成阶下囚,是罪有应得。但是“红娘”被逮被和审判后,当地不少村民不理解,认为李卢夫妇使不少“老光棍”娶上了“老婆”,收点报酬合情合理;还有一些村民写联名信给执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对“红娘”从轻处理。这就暴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一些农村中,不少农民的法制  相似文献   

8.
一条雄红鲷鱼死了,“妻子”们悲伤地在它的周围游动着。游着游着,其中一条体魄健壮的“妻子”由雌性变成了雄性,充当“一家之主”,带领众“妻子”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碧海深处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一位生物学家怀疑其真实性,重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常回家吃饭     
张可 《政工学刊》2004,(7):50-50
“三八”节这天,某机关召开家属座谈会。会上,请妻子们给丈夫提意见。经过一番商量,妻子们提了一条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要求——常回家吃饭。常回家吃饭,乍看虽有些小家子气,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妻子们提出的不仅仅是家庭小事,而是揭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生活圈”、“社交圈”管  相似文献   

10.
现在社会上对“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许多报刊杂志也经常提到“猫论”。有人在一本《白猫黑猫——中国改革现状透视》的书中以“五千年,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人认为它是实用主义。因此,对“猫论”的来源、出处和涵义作一番考辨,澄清思想混乱,对于更好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思想理论,仍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画里话外     
任菊香 《兵团建设》2005,(11):55-55
证据不足蚊帐里有两只蚊子,一只喝饱了肚子.另一只肚子空空。妻子让当检察官的丈夫打蚊子,丈夫一下子就打死了那只喝饱了肚子的,而对另一只迟迟不肯动手。妻子问他为何不打,丈夫说:“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笑话     
看错了 “嗨,我看见你往自己的衣服上钉扣子。你也是个怕南征北战的人吗?” “不,你看错了。” “没错,我亲眼看到的。” “你的确错了,那不是我的衣服,是我妻子的。  相似文献   

13.
有人问我妻子:“你把两万块钱无偿地垫支到九宜路工程上,至今摆不起摊摊心里没有怨气吗?”“我今明两年摆不起摊摊是小事,而为改造山区公路,打开致富奔小康的通道,这可是造福于群众,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我垫支两万块钱,值得!”妻子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以来,民兵李高令这个平凡而普通的个体出租汽车司机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他先后被授予“学雷锋标兵”、“爱国拥军模范”等数十个荣誉称号。而当地人们又交口称颂他的另一项头衔是:“业余警察”、“反扒高手”……却很少为外地人所知。 “396+2=398”,并非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这天上午一大早,李高令告诉妻子:“我要到警备区去一趟,部队的同志约我。”妻子塞给丈夫20元钱,说:“高令,你别坐公共汽车了,打的方便些。”李高令明白妻子的用意,是怕他在公共汽车上再碰到贼。  相似文献   

15.
1970年9月14日,当时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实施了一项“Z—计划”,其内容是设立海军妻子巡视官,因为在他们看来,海军官兵的妻子和官兵一样重要,可是,有贡献的妻子们却没有官方代表向指挥官和基地主官表达她们的想法。为此,“Z—计划”规  相似文献   

16.
一对青年民兵夫妇常常为家务事吵架。这天,两人又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三岁的儿子在一旁以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们。丈夫指着妻子的鼻子说:“你是个猪养的!”妻子朝丈夫脸上吐了一团唾沫说:“你是个驴养的!”  相似文献   

17.
老鼠看见猫,就拼命地躲,拼命地跑。它知道,稍慢一步,就会一命呜呼,成为猫的美味佳肴。奇怪的是,世界上竟有猫怕老鼠的怪事。下面就请看一段美国影片“猫与老鼠”的镜头: 透明的试验柜里,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对视着。开始,老鼠浑身筛  相似文献   

18.
新娘的秘密     
︸②一天,妻子不在。李明拿着老虎钳, 想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秘密。但他又想到应 该尊重妻子的感情,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 头。侧曰个①李明和玉韩是新婚夫妻。李明发现妻子有一只精制的上面加了一把小锁,并常常一个人悄悄地看着发切,便引起这盒子的神密感。~③李明点燃了香烟苦苦地思索着:妻子为什么珍视那盒子?也许是过去恋人的信物?难道我还有什么不如那个“他”?突然,他想起玉芳曾说过,“他”从不抽烟。这不是在反对我抽烟吗?于是,他咬咬牙,从此戒了烟。玉芳脸上露出了笑容。④一次,李明和玉芳在闲谈中,得知“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他…  相似文献   

19.
感激妻子     
感激妻子桑美顺妻子下岗了,她顿时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在那情感“磨合”的日子里脾气也变得急躁起来,同先前相比,简直视若两人。妻子下岗对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可不是个小事儿,本来生活又不宽裕,偏遇上这事真是有些吃不消。加之儿子读高中,每月开销本来就打得够紧的,...  相似文献   

20.
国防乐园     
进出有别妻子:“唉!拿你们男人真没办法,给你们说点事儿,从一只耳朵进去,从另一只耳朵就出来了。”丈夫:“你们女人更糟糕,给你们说点事儿,从两只耳朵进去,从嘴巴里就出来了。”警察与罪犯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官说:“你站在这儿,我去捡”同等待遇一个人正向别人抱怨自己的婚姻:“刚结婚时多么好,每天下班回来妻子和小狗都来门口迎接我,妻子给我拿拖鞋,小狗朝我叫。现在可好,小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