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同勇 《军事历史》2005,(11):56-59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蒙受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屈辱之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3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签订《交接台湾文据》证书(俗称“割台让渡证书”);5月20日,清政府宣布台湾百姓是否内渡,听其自便,如两年内不回大陆者,可作为日人而“改衣冠”。对此,台湾人民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彻底失望了,决心进行“自谋保台”的武装斗争。5月25日,在台湾著名爱国人士丘逢甲的倡议下,由台湾各界绅士共同组织了临时的抗倭政府,定名为“台湾民主国”,年号为“永清”,明确表明了台湾永远属于大清国。此时…  相似文献   

2.
雨青 《宁夏科技》2002,(3):90-90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掌管军事、外交、经济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李鸿章也成为国人唾骂的千古罪人。这个历史责任到底是由李鸿章来负还是由清政府来负,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吧。  相似文献   

3.
1857年12月,英、法帝国主义借口亚罗号商船事件和马赖神甫事件,联合派出侵略军攻陷我广州,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的舰队在俄、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犯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1859年,英法美等国借口“换约”,于6月23日由英法集中舰船30余艘,兵力2,000余人,驶至大沽口外海面,对清政府进行武力要挟。驻守大沽口的清军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  相似文献   

4.
《环球军事》2008,(21):58-59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博物馆的全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军事历史防御工事博物馆”,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巴塔连纳亚大街。符拉迪沃斯托克原是中国领土,中文名叫“海参崴”。1860年。当时衰弱的清朝政府迫于俄国的武力威胁,被迫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全部划归沙俄,海参崴也因此沦为沙俄领土。  相似文献   

5.
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有正式记载的郡县隶属行政建制始于 ①周朝②秦朝③汉朝2.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大小岛屿200多个,1995年全区陆地面积为,人口约 ①1019平方公里;540万人②1092平方公里;630万人;③1203平方公里;720万人3.香港目前与世界有运输、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个;海上主要航线有条。 ①50多;31②90多;25③100多;194. 1842年和1860年,英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分别占领香港岛和九龙尖沙咀。 ①《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②《虎门条约》和《北京条约》③《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5.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把约占…  相似文献   

6.
大事备忘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中国清政府签署的丧权辱国的奴役性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或《辛丑议定》。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奕匡、李鸿章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和荷兰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条约共有12条正文和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①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锐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自己共9.8亿两。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军把守,中国人一概不准在内居住。③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  相似文献   

7.
大事备忘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性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之一。1904年4月5日,侵略西藏的英印联军从古鲁出发,北犯江孜。西藏人民江孜抗英战争由此爆发。11日,英印联军占领江孜。1928年4月中下旬,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分武装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0年4月15日,中央军委颁发《军事工作计划大纲》,决定全国红军集中组织、统一指挥,全国红军都要集中于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之下。同时,对军团以上的指挥机关和有关地区红军的编制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伊犁是我国西北边陲重镇。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为打通进入中国腹地的通道,于1871年7月,乘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清政府忙于镇压陕甘回民起义之机,悍然出兵侵占了伊犁。清政府为收复伊犁地区,曾多次派出使臣与沙俄交涉,但均无结果。 1878年10月,清政府派吏部右侍郎崇厚为全权大臣,到圣彼得堡直接同俄国当局进行谈判。昏瞆无能的崇厚,被俄方的盛情款待和花言巧语所欺骗,竟于1879年10月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里瓦几亚条约》,不仅使沙俄获得了五百万卢布的赔款,而且得到了伊犁的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斯河河谷一带地区的大片中国领土,还取得重新调整喀什噶尔和塔尔巴哈台两地边界,以及通商、免税等一系列特权。这个不平等条约签  相似文献   

9.
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出于无奈,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属诸岛屿、澎湖列岛之各海口及各府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割让于日本。台湾沦陷了,在其后五十年的漫漫长夜里,那里的同胞承受了多少血雨腥风,饱尝了多少痛苦磨难,产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涌现出了许多宁死不屈的刚强铁汉!正是他们,率先吹响了中国人民救国救亡运动的号角!一、拒日守土,全民抗争日本马关的春帆楼上,一份条约、一纸清单,中国的宝岛台湾被强行割让给了日本。割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岛上下,群情激愤,反对割台的…  相似文献   

10.
康熙年间,清政府以强大的水师渡海攻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促使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缴械投降,统一了台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联合舰队以夺取黄海制海权为目标,打败中国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割让台湾。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离合中,海权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后,清政府被迫赔款割地,并承认了日本在朝鲜的全部统治权。然而吞并中国早已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径不仅没有延缓日寇的入侵,反而推进了其“北进”、“南进”战略计划的实施。其中所谓的“北进”计划,即指以朝鲜为跳板,从陆地  相似文献   

12.
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一八四○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入侵中国。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中国领土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二)《中英北京条约》:原称《中英...  相似文献   

13.
1894年7月25日,在中国黄海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中日甲午战争,历时8个月,中国军队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把中国推向灾难深重的深渊。在纪念甲午战争爆发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军分区党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围绕“知国耻、明史理、练精兵”这个主题,运用“甲午”战争耻辱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区民兵预备役中广泛掀起了知国、爱国、报国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军区张太恒司令员听取汇报后,给予较高的评价。回顾半年多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从中得出三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陆文培1941年4月23日《苏日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的抗战产生过重大影响。(一)“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苏日间原有日俄战争的宿怨,又有远东地区的利...  相似文献   

15.
2002年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关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等文件。其中尤以新条约令世人所关注。《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的内容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只有短短的5款。条约规定在2012年12月31日前,各方实战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国际3日至28日,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89个缔约国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三大支柱,即核不扩散、核裁军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的议题,以大会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审议与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大会,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总部举行。经过缔造国的认真讨论,最后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一条约。 1、条约的积极意义和不足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3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25年。进入60年代,随着苏美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法国等国相继进行首次核爆炸,全球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垄断核武器、确保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对符拉迪沃斯托克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这座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哈巴的俄罗斯第四大城市,原本是中国的领土,因盛产海参而得名海参崴。1858年5月28日,在中国边境瑷珲(黑河)小城魁星楼旁都统衙门的正堂里,在"夷船火光明亮,枪炮声不断"的暗夜里,在用狍子油做的灯光下,胆小如鼠的黑龙江将军奕山和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暖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  相似文献   

19.
徐平 《军事史林》2016,(6):52-55
台湾军为1919年后驻扎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侵略军的统称.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当年5月底,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不断增兵,先后调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任命全权负责侵台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9月中旬,日军援兵大至,使侵台总兵力接近5万人.日军随即在台北登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由率领增援部队来台的“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任司令官,统一筹划指挥进攻台南事宜.同年秋末日军攻下台南,并控制台湾全境.  相似文献   

20.
吕福春 《华北民兵》2013,(12):13-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是习主席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动员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和路径,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强柱石,也是历史所鉴、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上,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几乎都与渤海湾畔的大沽炮台相关。大沽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