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环球军讯     
<正>韩国公布新一代K3主战坦克设计前不久,韩国国防工业部门公布新一代K3主战坦克的概念设计,并计划于2030年推出首辆原型车。作为韩国下一代主战坦克,K3主战坦克的概念设计引起外界关注。K3主战坦克在总体设计上延续了K2主战坦克的风格,但内部配置展现出韩国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该型坦克将采用有人/无人混合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2.
曾望 《现代军事》2009,(12):44-47
在第三代坦克列装部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第四代坦克的研制。不过.随着世界战略环境的变化,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明显推迟了其第四代坦克的研制。然而.近年来世界主战坦克的发展出现了新动向,俄罗斯加快了新型坦克的发展步伐,其第四代主战坦克目前可能已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3.
<正>Strv 103(以下简称S型主战坦克),是坦克发展史上特立独行的存在,由于这款坦克采用了很多大胆的设计理念,走出了传统坦克设计的桎梏,因此还被写进诸如十三五计划中,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装甲车辆构造与原理”等较为权威的教材中,足以说明S型主战坦克在装甲车辆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本文将对这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坦克进行回顾,对其中的研制背景、独特设计进行剖析,希望能够让读者对这款坦克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4.
徐晓前 《国防》2005,(1):73-74
主战坦克是具有中型坦克的机动性和重型坦克的火力、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地面部队的主要突击力量。主战坦克的发展已历三代,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具有火炮口径大、直射距离远、生存能力强、发动机功率大、机动性好等特点。今后,主战坦克的发展将受到军事需求、作战任务、战场环境、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技术角度看,未来主战坦克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增强火力1.采用大口径火炮。火炮威力与其口径大小密切相关。目前,120~125毫米口径火炮已成为现代主战坦克的标准配置。未来主战坦克将安…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杀爆弹对主战坦克毁伤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冲击波和破片对坦克外部件的毁伤,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进行杀爆弹对主战坦克毁伤评估。利用射击线技术构建了杀爆弹对主战坦克毁伤评估模型;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试验法,开发了计算程序,进行了以破片杀伤为主的杀爆弹对主战坦克毁伤效应仿真评估,得到了车体命中破片数随炸点坐标变化规律,以及坦克整体毁伤概率随杀爆弹终点速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主战坦克目标易损性分析与毁伤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坦克火控系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坦克火力的三大要素是威力、精度和射速。威力是指打得狠不狠;精度是指打得准不准;射速是指打得快不快。坦克的威力发展到今天已近极限,如美国的 M60A2式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已达152毫米,其他国家的主战坦克火炮口径也都在120毫米以上,难以再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坦克的精度和射速在各国坦克研制人员中已形成共识,而为此必须发展火控技术。现代坦克火控系统是控制坦克武器(主要是火炮)瞄准和发射的系统,用以实现武器射击过程自动化,缩短射击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美军主战坦克已经发展了3代。其中M1A2型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均居世界主战坦克的前列。未来新型主战坦克,将充分运用高技术成果,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在总体结构上将进一步降低车高,减轻坦克的重量,加强坦克顶部的装甲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火力、机动力和生存力。目前正在发展M1A3和“未来战斗系统”(FCS)。根据美国科技的现状和研制情况,可以预测美军未来主战坦克将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使用和发展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军现装备的主战坦克,并与国外主战坦克进行了比较,对我国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使用提出了武器操作简便、工作环境舒适、炮弹燃料隔仓、高射机枪潜瞄、发射弹数记录自动、目标跟踪自动、弹着偏差测量自动、武器维修方便等要求,并从有效射程、炮弹威力、射击反应时间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方面对新型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需求。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初,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GDLS)研制的第一辆120S型主战坦克全功能样车在其底特律工厂装配完毕。随后该坦克被运往土耳其,在土耳其9月举办的国际防务装备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M60—2000型主战坦克推向市场已有几年了。北约和中东的许多国家对该型坦克都有所了解。根据客户反馈的意见,GDLS对该型坦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于2000年12月决定制造一辆全功能样车。GDLS认为120S型主战坦克是一种高效比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坦克装甲车辆的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主要坦克研制国在90年代初都已完成了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和装备,21世纪坦克将如何发展,成为目前倍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重点的转移,战场生存性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技战术性能接近极限等一系列原因,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冷战时期的坦克发展模式,以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坦克设计思想。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未来坦克的探索中取得很大进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下一代坦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韩国从70年代初起着手研制装甲战车。为了尽快研制出新型装甲战车,选择了利用国外技术的发展途径。从80年代中期起,韩国陆军装备了本国自行生产的装甲战车(包括88式主战坦克和KIFV 步兵战车及其变型车)。88式坦克的主要特点88式主战坦克曾称 K-1坦克,是美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陆军在现役的 K1A1主战坦克基础上,开始研制下一代主战坦克 K2型。K2主战坦克与 K1相比总体布局变化不大, 是 K1A1的放大版,战斗全重增加到了55吨,为了保证机动能力,采用 GM 公司制造的1.1兆瓦柴油机。K2主战坦克还将换装一门自动装填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俄罗斯国际军贸分析中心发布《国际坦克装甲车市场分析报告》,对2013~2020年主战坦克、装甲战车、轻型装甲车和防地雷反伏击车市场交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装甲战车出口额与均价将显著提升;轻型装甲车市场暂时饱和;南非、美国将主导防地雷反伏击车市场。主战坦克市场规模将扩大2013~2016年,全球主战坦克出口量为2078辆,价值为59.06亿美元,其中新坦克802辆,价值为48.42亿美元,分别占该装备出口总量的  相似文献   

14.
坦克被誉为“陆战之王”,是一种有直射火力、高度机动,又有坚强装甲防护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主要用于同敌方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用来对付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等。主战坦克是坦克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它代替了传统的中、重型坦克,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二战以来,主战坦克已发展了三代,现正在发展第四代。欧洲是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主战坦克机动性评估的灰色关联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运用该方法建立了主战坦克机动性评估模型。实例表明,这种方法科学合理,为主战坦克机动性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可推广应用于其它主战坦克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958年建于山西省大同市,是我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专业研究所。60年的发展,研究所形成了以天津、大同、廊坊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全所总占地面积51.4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60%,资产总额约24亿多元。60年来,研究所坚决履行"为国防建设提供一流动力"的核心使命,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动力自主研发的伟大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独立研制坦克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在三代主战坦克动力研制的基础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主战坦克作战效能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主战坦克是我军地面战的重要武器,长期以来其作战效能的评价都采用单一的指标,无法全面、准确地进行评价。通过对影响主战坦克作战效能各因素的全面分析,建立了主战坦克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模糊综合评价为手段,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数学,建立了主战坦克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模型,并给出计算实例与分析。研究结果对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坦克作战效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印度国防部(DRDO)披露了对主战坦克主要装备、动力装置和任务系统的要求,旨在替代印度陆军的T-72M1"阿杰亚"(Ajeya)主战坦克,并计划从21世纪20年代初投入使用。以前印度对主战坦克的要求是120毫米主炮,现在的要求是配备125毫米主炮、第三代反坦克制导武器(ATGW)和一架防空机枪。按计划主炮应可发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影响坦克超越射击时至友军安全距离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某新型主战坦克炮口冲击波超压试验数据,通过运用M athem atica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了某新型主战坦克超越射击时至友军的安全距离,为我军新型主战坦克安全地实施超越射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72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生产并在全球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主战坦克。由于年代较久,已显落后。本文介绍了一种为该坦克研制的新的火控系统。这种系统提高了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