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英国继拿破仑战争之后头一回感受到“生死搏斗”的危机,为了变印度为军需基地和兵源地,搜罗到更多炮灰,英国人不得不在印度采取一些怀柔政策,许愿“将让印度独立”“让印军实行印度化”,这也被印度史学家认定为“印军进入现代化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后,到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4日,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23日,日本对德宣战,前后不到两个月就全面爆发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燃起第一把侵略战火,到1935~1936年意大利武装侵略阿比西尼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再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3.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这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战争没有立刻爆发,但欧洲主要强国显然已经为此作好了准备。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它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  相似文献   

4.
莫彤 《当代海军》1999,(1):42-43
英国皇家海军“40号房间”在历史上颇具神秘色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40号房间”破译了大量的德国密码电报,获取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珍贵情报,为英国等协约国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40号房间”的历史并非全是由成功和荣誉写成的得意之作,其中曾轰动英国的陆军大臣基钦纳勋爵之死事件,就是它在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败笔”。  相似文献   

5.
当前有一种流行的看法:国防经济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福利经济学家A·C·庇古,其代表作是庇古1921年出版的《战时经济学》。经过更深入的研究之后,作者认为:国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代表作不是《战时经济学》,而是1914年英国人F·W·赫斯特所著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文章对这一新的结论的理论依据,从《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准备和基本理论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海上封锁是英国的一项传统军事战略。该战略主要是利用其海军优势,设法切断敌对国家的海上供应来源,在避免与敌发生直接而猛烈的军事冲突的情况下,以经济封锁扼杀敌国来达到战争目的。出于其地理位置和殖民帝国利益的考虑,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广泛运用这一战略,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传统的“海上封锁”战略被赋予诸多的新内容,“封锁”一词已无法涵盖其本身在现代总体战中更为宽泛和积极的意义,英国遂于 1936年改称其为“经济战”。   一、二战初期英国采取经济封锁战略的原因及其实施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海军史上,女性上军舰的历史并不短暂。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席卷整个欧洲,英国的皇家海军也陷入窘困之中,明显感到兵力不足,一位名叫凯瑟琳·弗尔斯的妇女,首先喊出了这个口号:“让男人们滕出手去战斗。”从此,英国皇家海军正式成立了女兵队,凯瑟琳任首席指挥官。这支女兵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8.
李杰 《当代海军》2000,(5):26-27
“日不落帝国”曾是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最值得骄傲的字眼。当年英国主要就是依仗其强大海军这柄利剑“横扫”天下,开拓了比自己国土面积大111倍,人口8倍于己的海外殖民地。然而,二战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其综合国力的明显衰退,特别是美国、苏联等大国海军进一步发展和崛起,英国海军不得不感叹“落花流水春去也”,它已彻底地与海上霸主的桂冠无缘了。  相似文献   

9.
李杰 《当代海军》2000,(9):26-27
“日不落帝国”曾是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最值得骄傲的字眼。当年英国主要就是依仗其强大海军这柄利剑“横扫”天下,开拓了比自己国土面积大111倍,人口8倍于己的海外殖民地。然而,二战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其综合国力的明显衰退,特别是美国、苏联等大国海军进一步发展和崛起,英国海军不得不感叹“落花流水春去也”,它已彻底地与海上霸主的桂冠无缘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英国皇家海军在18世纪前后曾是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一战爆发前,拥有63艘装甲舰的英国得以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殖民地.英国成为响当当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越来越多的海军女军人以亲身的经历成功地驳斥了关于“妇女在舰艇上是不幸”的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联合王国海军指挥部就感到急需兵员补充水面舰艇和潜艇。于是萌发了招募妇女在岸上任职,以尽量把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直保持中立。1917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实际上因为日本的反对,北洋政府不得不派出劳工赴欧洲,没有一兵一卒参战。然而,当时作为列强半殖民地的中国,并没完全逃脱成为战场的厄运。在中国青岛及周边陆地和海域,日本、英国、德国、奥匈帝国四国进行了激烈的海、陆、空拼杀,俄国和法国军舰也在外围助战。  相似文献   

13.
威廉·配第(1623—1687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1672年前后写成的《政治算术》中包含了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现将其主要论点简述于后: 第一,军事与国民经济相互依赖的关系。配第指出“一个领土小而且人口少的小国,由于它的位置、产业政策优越,在财富和力量方面,可以同人口远为众多、领土远为辽阔的国家相衡。”(见配第《政治算术》下同)财富在配第的眼里主要是指金银,力量指一个国家的军事防务能力。他以法国和  相似文献   

14.
平西备 《环球军事》2013,(19):40-41
2013年9月10日,英国BAE系统集团首次在英国伦敦“国际防务与安全展”上展示其最新研制的BAE146A2R型战术加油机,以满足英空军军费紧缩下的空中加油需求。世人再次关注英伦这一最新武器。因应预算削减而设计纵观历史,英国由昔日“13不落帝国”、全球霸主沦落当今世界二流政治、经济与军事大国、美国小跟班,充分证实了不注重改革与与时俱进将“强极则衰”“落于人后”的道理。随着受欧债危机影响,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曾于2011年被巴西赶超。  相似文献   

15.
J·F·C富勒(1878-1966),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因其在军事理论领域的杰出成绩而曾被誉为:“机械化战争的先驱”、“理性之将”、“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等等。而富勒本人则毫不谦虚地曾把自己与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相提并论,也许他并未言过其实——他对世界军事理论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一是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机械化战争理论;二是归纳提出了20世纪大多数年代里人所共循的8条“作战原则”。他曾参加过索姆河、康布雷、亚眠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在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著作等身,共出版45本专著,发表论文无以计数。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奥联军和俄军于1915年1至4月在奥匈帝国喀尔巴阡地区进行的战役。1915年初,俄军西南方面军司令N. 1.伊万诺夫制定进袭匈牙利、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的战略性战役计划。计划规定:A.A.布鲁西洛夫指挥第8集团军在杜克拉——巴利格鲁德地段集结,向胡门内方向实施主攻;第3 集团军左翼部队在其右翼实施保障。德奥联军为迂回俄军左翼,围歼波兰突出部俄军并解普  相似文献   

17.
1988年,英国圣·文森特岛发行了纪念重创西班牙“无敌舰队”400周年的纪念邮票,除一枚小型张(见下图)外,还有一套6枚的邮票。15-16世纪西班牙是当时跨越欧、亚、非以及拉丁美洲的国力富足强大的殖民帝国,而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段的英国,从16世纪中叶开始,经常在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拦劫运送金银财宝回西班牙的船队,不断袭击西  相似文献   

18.
今日国际舞台,大英帝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忠实追随者和铁心伴侣。超级独霸打到那里,“日不落”帝国就跟到那里,甚至就直接做急先锋罢了,就象最近在伊拉克。老帝国之所以还能跑得动,就是还有不少家底。今日英国的综合国力显然日渐衰落,但对国防科技工业却很重视,仍能在世界上排在前几位。  相似文献   

19.
王作化 《环球军事》2005,(11):52-53
众所周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一直置身于战争之外,不愿介入欧洲的战事。尽管它在欧洲遭受灭顶之灾的同盟兄弟英国再三向其呼吁伸出援助之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奉行“中立主义”大获好处的美国人此时仍乐得在大西洋彼岸隔岸观火。然而,就在战争爆发两年之后,一副地图却使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政策,投身到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中,从而不仪拯救了英国,而且也改变了欧洲和二战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帝国元帅,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最高军衔.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其元帅军衔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陆军元帅,该军衔只须皇帝批准,即可授予.另一种是帝国元帅,该军衔必须由皇帝和议会共同批准,方可授予.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元帅”其含金量要高于“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