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特的对地攻击下射炮 日军第一个进行自动武器对地攻击试验的人是日本横须贺基地航空大队的滨野喜少尉。1940年,他在96式陆攻机的机身下方安装了一门20毫米机炮.对湖面上的靶船进行攻击,发现由于炮身是固定住的,无法在攻击中修正弹道。  相似文献   

2.
二战初,为了切断中国抗日战争的运输通道,封锁滇缅国际公路,英国政府与日军媾和。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又使英国政府同中国结成同盟。日军精锐部队——第55师团挺进南亚,打得驻缅英军望风而逃。中国远征军杀出国门,遏制了日军疯狂的扩张。尤其是仁安羌一役,解救出被围困的7000名英军。但由于英军的不配合,中国远征军10万精兵从此归国无门,驻缅英军也因此败走印度。  相似文献   

3.
李治国 《政工学刊》2005,(12):18-1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随着我军在前线不断取得胜利,日军战俘也逐渐增多。为了对这些战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造,使他们尽快地获得新生,中国共产党创立了战俘改造学校这一特殊实践形式。1940年10月在延安成立了日本工农学校,后来又相应成立了晋西北分校、山东分校和华中分校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不少转化过来的日军战俘弃暗投明,自觉组成反战同盟,奔赴到抗战的最前线,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战斗,成为了抗战史上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诚见行动顽石亦动摇政治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同勇 《军事历史》2005,(12):56-59
(接前文)这 时,天明雾散。日 军集中火力向八 卦山阵地轰击,炮 声连天,硝烟弥 漫,潜伏日军就势 又发起第2次攻 击。双方展开了殊 死战斗,杀声震 野。吴汤兴、汤人 贵、李士炳、沈福 山等台湾籍义军 将领都在争夺八 卦山的战斗中壮 烈殉国,数千名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针对华中地区错综复杂敌情、日军兵员成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新四军广泛组织力量调研和搜集日军情报,进行战场宣传,优待释放日军俘虏,精选人员打入日军内部策反,并建立日人反战同盟,开展了强有力的瓦解日军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敌军心理特点,科学制定瓦解日军工作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严密,各方密切协同;根据日军心理特点,及时调整对敌宣传内容和手段;坚持群众路线,专业性与群众性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6.
木船血战日军巡逻艇宋孝和岳刚礼1943年2月,正当我苏北盐阜区军民准备对付日伪军大“扫荡”时,新四军第3师奉命抽调部分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以保存干部,迎接全面反攻。第3师迅速成立了以师参谋长彭雄为队长、第8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为...  相似文献   

7.
60年前,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70万人.几十年来,有关关东军的武器装备流向,史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怨气冲天"地认为,苏联将缴获的日军装备全部交给了中共军队(1),因为中苏论战时期,苏联"信誓旦旦"地表示:交给中共的武器包括"步枪70万支,轻机枪11000挺,重机枪3000挺,大炮1800门,追击炮2500门,坦克700辆,飞机900架,军火库800个"(2);美国方面也认为,"从东北70万投降日军那里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直接或间接的落到了中共手中"(3);我国党史界、军史界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偶尔涉及也基本上否认苏联说法,由于官方一直没有公布这方面的资料,学术界也缺乏有权威的研究,人们对这一问题仍处在怀疑猜测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二战中出现了许多性能优异的著名火炮,但在这些名炮之中,却鲜有日本火炮的影子。日本在二战期间受自身钢铁工业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大多数火炮的性能都落后于时代,有些连日军自己都很不满意。不过一式47毫米速射炮(当时日军反坦克炮的正式名称)却是个例外,它深受日军的好评,战后盟军也对它评价颇高。 这种性能较好的火炮却非日本自行研制,实际上它是德国著名的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仿制放大版,是一种没有知识产权的“盗版”产品。  相似文献   

9.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10.
消灭日军527,422人(内毙伤520,463人,俘虏6,213人,投诚反正746人)。消灭伪军1,186,695人(内毙伤490,130人,俘虏512,933人,投诚反正183,63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支,轻重机枪11,895挺,各种口径炮1,852门。  相似文献   

11.
1942年12月18日,天气晴朗。我国驻守安徽境内大别山区的第21集团军第138师高射部队的几个炮兵,正在趁着好天气擦拭武器。因怕炮弹年久失效,想放几炮试试。正当他们摆好高射炮要放的时候,沿着长江飞来一架日军飞机,飞绳很低。高射炮兵便以这架飞机为目标,迅速  相似文献   

12.
台儿庄会战     
台儿庄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与日本浸略军在山东峰县台儿庄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此次会战,国民党军队先后投入二十四个师约二十万人的兵力,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约四万人)。当时中国方面报道的战果是,毙伤日军二万余人(据日军自己记载的伤亡数为八千人左右),缴获步枪万余支、轻重机枪九百余挺、坦克三十余辆、炮七十余门、汽车百余辆。这是继我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之后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也起了鼓舞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3.
在1938年3至5月的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日军第十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期间究竟战死了多少人,史学界对此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日本官方资料、战时档案上记载的各种相关数据,对日军第十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的战死人数进行了推算,得出的结论为:濑谷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战死约五六百名,长濑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徐州会战中战死约1000名。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重的火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造的一门重达1344吨的“法兰克福”巨炮。 这门最重的炮口径800毫米,炮长29米,能发射重4.8吨的炮弹,最大射程为55公里。据说该炮曾将一枚7吨重的炮弹发射到35公里之外。而操作这门巨无霸也是极不容易,需要1500多人同时运作。此外,1942年,德国还制造了一门重达1329吨的铁道炮。它是仅次于“法兰克福”巨炮的“二哥大”。  相似文献   

15.
1938年沪、宁、杭等地相继沦陷后,日军因兵力不足,一时无法“肃清”占领区内国民党及中共游击力量,于是三方在苏中地区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博弈场域。伴随国民党军的败退及投降,三方间的微平衡被打破,日军开始对中共苏中抗日根据地进行针对性的“扫荡”。中共的陆上抗日根据地处境艰难。但苏中地区濒临大海,特殊滩涂地貌使日本海军难以涉足,新四军决定将对敌斗争延伸到沿海,建立中共第一支海上军事力量——“土海军”。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较完整的海战战术思想,“土海军”也成为日后人民海军的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44午1月,一架日军飞机因机械故障坠落在山东解放区昌邑县东利渔村附近,当地民兵发现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往坠机地点,经过一场斗智斗勇,民兵们英勇地活捉了这架敌机的飞行员。尔后,我军用这名“特殊”战俘与日军当局进行了中国抗战史上少有的战俘“交换”,换回了我军40余名重要干部及抗日战士。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场两侧展出着10门明清时期火炮。远远望去,它们像10名器宇轩昂的战士,威风凛凛地拱卫着军博的大门,庄严肃静,让你抚今思昔、思绪万千。它们不仅见证着历史,更能带你了解中国近代的火炮发展技术。吓跑倭寇的“缺嘴将军”当你来到军博广场东侧,会有一门号称“缺嘴将军”的火炮映入你的眼帘。这门炮原  相似文献   

18.
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敌后抗击、牵制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与敌军共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7万人,歼灭伪军118.7万人,缴获各种枪69.4万支(挺)、各种炮1800余门,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9.
陆虎 《环球军事》2012,(9):50-52
菲律宾战役中,日军一辆自行火炮被美军第37师缴获,成为美军重要的战利品,也由此揭开了日军这一鲜为人知的炮兵部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1):20-23
“出云”号是日本于1900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日俄战争中作为主力战舰使用的装甲巡洋舰。该舰长121.92米,宽20.93米,排水量9180吨,航速20.75节,装备有200毫米炮4门,150毫米炮14门,80毫米炮5门。日俄战争后它退出第一线改为海防舰,侵华战争开始后,它担任侵华海军的主力第三舰队的旗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