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2006年,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引人瞩目。美国完成了"里根"号的首次部署、"布什"号的命名以及 CVN21设计规格的确定,英法签订了联合研制航母的协议,印度、俄罗斯的航母发展也出现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各国在2006年表现出来的航母发展热情,使得世界航空母舰力量结构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得以延续甚至加强。目前,世界在役航母总数量仍然保 相似文献
5.
航空母舰是从硝烟弥漫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驶来的,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其正以无比强大的海上作战力而备受各海军大国重视。在二战后的50多年里,航空母舰在历次海上危机中扮演了威慑与扩张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数百次海上军事行动,都屡建奇功,从而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霸主”。但“霸主”并非无懈可击,对付航母战斗群就有以下九招。 相似文献
6.
本刊上期“航空母舰珍藏版”专刊推出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继续刊发“航母,说不尽的话题”专题文章,和您一起全方位解读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7.
8.
任何武器装备都有一个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最终走向消亡的过程,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时空。循着这一规律,航空母舰也该有它的终结期。 相似文献
9.
印度海军总司令梅赫塔表示,在2008年印度获得向俄罗斯购买的“维克拉姆蒂亚”号航空母舰及配属的16架米格-29K舰载机之后,印度希望能够经常拥有两支航母战斗群,在整个印度洋水域扮演一个“具有稳定影响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初,韩国海军迎来历史上的第一艘航母,韩国国防部虽然低调地把这艘轻型航母称为大型运输舰(LPX),但历时5年的航母工程无法遮掩其巨大的身躯。韩国海军实力居亚洲第4位,接近世界前10位,航空母舰的加入无疑将使韩国海军由量变走向质变,同时也将对韩国的整体国防以及东北亚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是航母编队作战运用的基础内容,从作战任务的角度来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航母编队基本作战样式可分为对空作战、对海作战、对潜作战和对岸作战4种,航母编队通过基本作战样式的组合来达成作战任务。基于每种作战样式下航母编队兵力执行的作战任务,确定了兵力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为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制约我国舰载机发展的关键技术航空轮胎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国内外舰载机轮胎发展现状,对舰载机轮胎子午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机轮胎子午化势在必行的论断,为新研制的各型舰载机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航母编队在对空防御中,通常利用预警机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远的优势实施对空预警,以提高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基于预警机的任务,提出了预警机空域配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预警机前出距离、预警距离、预警扇面角与巡逻线长度之间制约关系,并建立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实用、可行,为对空防御中预警机空域的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作战协同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作战协同的角度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首先介绍了航母编队兵力配置空间协同方法,即层次协同、海域协同、空域协同、方向协同、高度协同等方法。根据基于航母编队对空作战、对海作战、对岸作战和对潜作战4种基本作战样式下,探讨了协同因素对兵力配置的影响与约束,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思路,进一步完善航母编队兵力配置理论。 相似文献
18.
19.
着舰信号官眼位直接影响其对舰载机状态的观察和判断,恰当的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有利于着舰过程中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正确指挥、引导和控制,保障着舰回收作业安全实施。针对俄罗斯现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立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所对应的着舰信号官眼位和视角数学模型,并结合人眼最小分辨角,针对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在全甲板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从着舰下滑道入口点到着舰信号官决策点过程中,着舰信号官视角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满足视角差阈值条件下,理想着舰信号官眼位随着着舰指挥战位在甲板上位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应将其纳入航母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设计的影响因素,并为其在航母甲板上位置的合理设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舰载机和各种保障资源进行调度是提高舰载机航空保障效率、保证舰载机所承担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手段。为了克服以往研究中没有考虑作战任务变更对舰载机航空保障调度的影响,使用重调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基于任务的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问题,建立了连续出动舰载机航空保障重调度模型。采用免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可以避免模型的解空间可能出现组合爆炸问题。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应对由作战任务变更所引起的重调度问起,算法求解速度满足作战需求,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