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早年与民用技术的共生共长到与之分道扬镳后的独自演变,军事技术经历了冷兵器、热核兵器、机械化兵器时代,迈入了信息化兵器时代。原始的“矛、盾、车、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军事高科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回顾军事技术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军事技术进步对作战的影响。可以说,从作战规模到作战主体、作战节奏、作战目的、作战样式,一切都是伴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嬗变。一、军事技术进步与作战规模在冷兵器时代,由于通信技术的落后,无论是从参战人数,抑或从战场范围来衡量,作战规模都不大,即使是双…  相似文献   

2.
周建民  李伟  李涛 《国防》2014,(7):27-30
正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发生在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新战略及新军事变革成果的试验场,是典型的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规律:诸军兵种密切协同,武器系统优势互补,陆海空天电一体打击,联合作战成为基本样式;智能化武器装备和作战平台大量使用,打击手段的多样性增强,作战方式由"面杀伤"变为"点摧毁",精确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场要素呈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战贯穿作战全程、信息优势对赢得战争至关重要,制信息权成为争夺焦点;作战节奏加快、物资消耗剧增,动员保障的地位作用日趋凸显,精确高效动员成为制胜基石。深刻把握这些特点规律,对于内陆省  相似文献   

3.
基于控制环的作战网络对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争的手段和用兵之道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借鉴网络中心战的思想,深入分析了分布式作战网络的生成机制,及其对抗行为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信息时代由信息优势获得作战效能的本质特点,提出了控制环和行动节奏的概念,刻画不同对抗体系信息效能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作战网络的对抗模型和度量作战网络的效能指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网络结构(传统型、协同式和分布式)、不同攻击模式(随机打击、指控优先打击和度优先打击)对交战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胜利”。作战行动的快速性,一直是兵家所刻意谋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更新,作战行动的节奏越来越快,作战行动的时间概念已经由“分秒必争”发展到“决胜败于瞬息之间”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持续时间之短,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个特点,揭示了作战行动日益快速的发展趋势,那么达成作战行动快速性的要素有哪些呢?机动能力的提高。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带动,武器装备的机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军队的机动能力随之大幅度提高。例如,美军通过七八十年代对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改装,其机械化师的机动能力较改装前挺高了4倍,装甲师则提高了9倍。海湾  相似文献   

5.
刘斌  柳国庆 《国防》2013,(2):30-31
国防动员指挥作为国防动员的核心内容,必须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要,把握特点规律,突出建设重点,切实提高国防动员指挥能力。一、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决策机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节奏加快,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法军认为,油料与弹药补给应是攻击直升机部队指挥官在作战中关注的重中之重。能否对投入作战中的直升机实施高效补给,将直接影响攻击直升机作战效能的发挥。面对联合作战广阔的作战地域、繁重的作战任务和快速的作战节奏,需要新的补给方式来满足攻击直升机团的作战保障需求。法军攻击直升机团主要是采取前沿补给方法来解决其作战保障问题。所谓前沿补给就是通过在作战地域附近设立前沿补给点,或使用空中机动运输力量,将各种作战物资尽可能地向靠近作战地域前沿运送,以克服攻击直升机因续航时间短和机载弹药数量有限的弱点,从而提高攻击直升…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使战争的节奏加快,如何满足快节奏战争对装备的需求,无疑是军事保障领域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供应链思想被引入军事物资保障系统后,已在多个领域发挥了显著的效用.建立装备供应链网络对提升远海作战装备供应能力既有现实意义又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远海作战需要更有效率的装备供应体系,另一方面企业供应链为装备供应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远海作战装备供应链目标和特征的分析,参照企业供应链和美军海上供应链建设的情况,建立了远海作战装备供应链网络,并对供应链流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军事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以高技术手段为打击方式的新型作战样式使战争突发性更强、战场节奏转换更快、作战对抗更激烈,官兵精神心理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打造过硬心理素质,提升部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增强部队战斗力、维护部队安全稳定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战功能是作战节点具备的履行作战活动的能力,作战任务是作战节点履行作战活动的原因和目的.首先,从研究作战任务、作战功能、作战活动等基本概念着手,分析作战任务、作战功能和作战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模型,通过数学关系式a=A(f,t)说明作战活动是作战功能、作战任务的二维函数,作战节点履行什么作战活动由作战功能和需要完成的作战任务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作战功能、作战任务、作战活动三者的关系矩阵,用关系矩阵的形式分析、描述作战节点履行的作战活动;最后,结合IDEF0建模方法,给出分析、确定作战活动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0.
指挥决策是信息作战指挥的核心环节。信息化战场作战节奏加快,指挥信息对抗加剧,要求指挥决策进一步增强时效性,这就需要实现决策要素分布化、决策行为智能化以及决策机制联动化。文章着眼实现“三化”,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之一。作战理论是军事理论的核心部分,它直接规定了一支军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针、作战原则等最基本的作战问题。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军传统的作战理论,研究战胜敌人的战法。战区作战理论,作为我军作战理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虽  相似文献   

12.
邢云燕 《国防科技》2017,38(1):113-117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事活动的节奏明显加快,作战空间跨域扩展,战场态势复杂多变,尤其是当重大危机发生时,对军事决策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挥员必须能够及时、果断、有效、准确地定下作战决心。指挥员军事决策的有效性不仅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指挥员军事决策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军队指挥人才培养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玮琦 《国防科技》2018,39(5):057-061
一流军队设计战争。作战设计是战争设计的内核。作战设计发端于科技革命和战略需求,形成于战争设计工程,实化为作战概念、作战构想、作战方案等,核心是作战体系设计和作战方式设计,基本遵循是战争制胜机理。作战设计是改变未来战争"游戏规则"的重要手段,是连接战略需求与作战能力的桥梁,是探求未来战争是什么样、未来作战怎么打、打赢战争需要什么能力的根本途径,成为开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庞晋 《当代海军》2001,(4):20-21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军曾经三度修订在西南亚战区基本作战方案——《1002作战计划》(亦即《保卫阿拉伯半岛作战计划》)。最后一次修订是在1997年,并按照当年推出的“应付两场大规模区域性战争”作战设想进行,所以现行基本作战方案代号为《1002—97作战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作战背景、作战想定、作战阶段划分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是检验地面无人作战系统是否满足作战要求的根本手段.针对地面无人作战型号新、作战需求牵引性弱等问题,紧贴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智能自主特性,以能力构想为核心,以作战概念创新为牵引,建立了基于能力的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框架,明确了作战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试验方法,设计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框架和总体方案,为适应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要求,并有效开展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战指挥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发展非常活跃。21世纪初,作战指挥理论必将随着高技术战争和高技术指挥器材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作战指挥信息理论将会有新的发展作战指挥信息理论,是论述作战指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作用的理论。以往理论上对作战指挥信息的认识基本上  相似文献   

17.
所谓非接触性作战,是指敌对双方作战单元借助信息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的优势,在敌方防区外实施超视距打击的一种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样武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国外有些军事学家把采取这种作战样式的战争列为第六代战争。这种作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初露端倪,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反恐战争中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这些战争的共同点都是以强对弱的,非对称的非接触性打击,仅是非接触  相似文献   

18.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在百团大战的准备和实施阶段,他积极协助副总指挥彭德怀进行了战役的筹划准备和组织指挥工作,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指导艺术,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敏锐分析全国抗战形势,深刻把握中央军委战略方针要求,全面思考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是着眼掌握战争主动权,从华北战场交战双方具体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百团大战的目标、样式和兵力部署;三是充分认识百团大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及时准确地把握作战节奏和重心,正确实施作战指挥。  相似文献   

19.
作战潜能和作战能力计算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会用到战斗力、战斗能力、作战能力、作战效能、作战潜能 (作战潜力 )等概念 ,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又会出现“模糊”地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作战潜能是相对于基准单位潜能的数量特征 ,是一个静态量 ,是一个相对量 ;作战能力是火力单位所能完成的火力任务量 ,是一个绝对量。本文主要探讨作战潜能 (作战潜力 )、作战能力的概念、区别、联系和计算方法。重点探讨其计算方法而不是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现实表明,科技进步与作战理论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科技进步促进作战理论发展并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作战理论发展牵引科技特别是国防科技的进步,而且这种需求牵引现象随着现代作战理论的发展,越来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