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26(3):F0002-F0002
4月22日,救灾应急装备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后勤工程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雷山县丹江镇西门村、东门村老虎屯山坡上因群众祭坟烧香引发山火,命你部迅速前往救灾。”3月17日上午9时,接到上级应急演练情况通报后,贵州省雷山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紧急出动,仅用10分钟,便将防火救灾装备器材及保障物资装载完毕,快速向西门村和东门村老虎屯山坡上开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舰船研究院始建于1961年,是一个军民结合、专业配套齐全、系统集成能力强的大型综合性的工程技术研究院,曾为我围的海军装备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九五”期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院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  相似文献   

4.
淄博军分区从实际出发,在民兵应急分队的组、训、装、用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收到明显效果。 ——调整规模,变“巴掌”为“拳头”。按照整体分散、局部集中、保持稳定、便于指挥的原则,所建应急分队均选择在经济效益好、民兵工作基础好、便于执行应急机动任务的单位,党团员及退伍军人不少于60%,平时在位率不低于85%,时刻保持一支能够拉得出、用得上的精干的“拳头”队伍。 ——规范训练,变“分散”为“集中”。统一拟定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时间,集中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一年一换,逐年升级。 ——调配装备,变“单一”为“合成”。在原有装备器材的基础上,采取上级装备与单位自购相结合,统一配发与企业调整相结合,解决通信、车辆、防暴、防化、救灾等装  相似文献   

5.
“为救灾不惧艰险,战险情奋勇争先”“生死与共抗震救灾,鱼水深情彰显大爱”……10月下旬,记者走进四川省广汉市民兵工程应急救援大队,该市人武部部长任春雷感慨地说:“大队先后打赢了应急处突、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30余场硬仗。这26幅奖状和锦旗,是这支民兵队伍铁拳出击和沉甸甸的责任担当!”组建不到两年缘何打赢30余场硬仗?记者决定到该救援大队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
军工企业参与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应急救援装备进行定义和分类,并分析其需求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列举说明军工企业所提供应急救援装备在近几年的灾害应急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从促进军民融合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角度,对军工企业参与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竞争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以及就参与救灾装备市场竞争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正近日,国家科技部国科发计[2014]3号文件,下达了"科技部关于2013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结果的通知",参与验收的38个国家工程中心,36个通过验收。后勤工程学院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排名第7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为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学院专门成立了以方振东院长为组长的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以机械电气工程系主任王维俊教授为组长的验收工作专家组。2013年8月8日,科技部专家组来院对工程中心进行现场验收评估。11月12-15日,科研部刘毅部长带领学院专家组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综合评议验收,全面汇报了3年组建期内完成的工作,并进行了现场答辩。  相似文献   

8.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1):F0003-F0003
2010年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军队油库站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研究”项目组负责人、我院军事供油工程系赵晓刚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大会,与其他获奖代表一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和规模最大的专门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研究、试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综合性单位,迄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组建了“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由本所医用射线诊疗仪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5月29日8时10分,望花区人武部接到上级命令.迅速启动救灾应急预案。一场以抢险救灾为课题的民兵拉动演练正在实施之中.仅仪55分钟.来自该区特殊钢厂、新钢铁公司、铝厂、石油三厂等编兵企业的125名应急分队队员携带装备、器材集结完毕。这是该人武部在开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为提高应对多种安保、应急等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我院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研究工作的开展,促进我院运用工程学科的发展,增养中轻年教师和科研队伍,提高我院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科研的水平,为全军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发展做贡献.经院首长批准,我院于1995年8月正式成立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方面的专业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数万民众受灾。国家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军队武警有关方面迅速行动,全力支持抢险救灾。”军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主常重要指示,研究部署部队救灾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铁道大学是地方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国防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该所坚持平战结合,军地两用,在交通战备科研、高端工程机械研发、重要装备运输、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军事》2008,(7):18-19
在这次救灾行动中,解放军共调集了6个陆航团以及空军的80架直升机,民航局也应急抽调直升机30架,使在灾区作业的直升机总数达到110架,创下了我国征用直升机数量的新纪录。在救灾的整个过程中,军队和地方的直升机担负着投送救灾兵力,后送遇险及受伤群众,输送生命给养,抢修通信设施,吊运工程装备等重任,其发挥的作用无可比拟。在震区道路毁损严重,短期难以恢复的情况下,直升机部队为灾区开辟出了一条条生命的航线。  相似文献   

15.
34岁的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舰船所动力机电研究室主任庄亚平,带领着10名平均30岁的小伙子,在军内外船舶动力、机电技术方面,几乎都成了“权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10,(9):6-7
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装备再一次发挥出强大作用,继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抢险救灾之后,甘肃舟曲成为航天科工高科技装备尽显社会责任、全力救灾抢险的又一集结地。另外,8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1994年6月14日—15日,在中国科协国际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车辆工程系车辆室、修理室联合以“北京车辆维修研究中心”的名义,邀请了英国Salford大学维修模型专家A.H.Christer教授及博士生(中国留学人员)王文彬来我院讲学.听课人员65人,除我院40名教员以外还有空军、海军、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等单位25人参加,海军装备部肖殿川部长亲自来院听课.  相似文献   

18.
据《解放军报》2009年8月25日第10版报道,我院装备运输系申报的《非致命武器与警用器材》课程被评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参照灾区抗震一线救灾行动实际.在全团开展了“抗震救灾我们准备好了吗?”的群众性大讨论活动,积极查找自身应急建设不足,着力提高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9,(3):F0002-F0002
民机制造业是“制造工业中的皇冠”,也是国家力量的重要体现。为加强航空制造技术和装备的高层交流,促进自主创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将于2009年4月20-22日联合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领先接触——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并将组织参观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