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战争成本论     
任何有积极意义的战争,在客观上都会对生产力产生摧残与破坏;不论其政治价值如何,就其经济角度而言,都要付出相当大的难以收回的成本。一、新的范畴:战争成本的外延与内涵在目前众多的军事类和经济类的百科辞书中还无人论及“战争成本”范畴。作为新兴的国防经济学,义不容辞地应对此范畴加以研究和规范。同任何其它新的概念或范畴一样,对“战争成本”也必须从外延与内涵的角度来把握其主体内容和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眼于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分析了信息化战争对国防交通工程生存的影响及高技术侦察监视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国防交通工程生存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我有幸随军事代表团对印度海军机关、有关院校和训练机构进行了考察访问。印度海军院校教育的许多方面颇具特色,尤其是印军院校“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国防参谋学院院训所说:“让学员用智慧赢得战争。”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引人瞩目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其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国防战略、军力调整、军人福利、军事外交、国防采购和危机管理。《报告》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是用“混合战争”代替“两场战争”的作战思想,混合战争最早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司令部研究员富兰克。霍夫曼中校在《21世纪的冲突:混合战争悄然兴起》报告中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美国未来面临的威胁包括多种因素,军队未来的作战任务和行动具有多样化特点,未来战争形态将是战争主体多元化、常规战争与非常规战争界限日益模糊的“混合型战争”。  相似文献   

5.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防之所以不可无,不可弱,是基于战争的阴影至今还在人类社会中幽灵一般地飘忽游荡。谈国防意识,必然要联系到战争。因为,对国防的认识,首先涉及对战争的理解。战争观直接决定人们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6.
重视战争法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昕 《政工学刊》2002,(7):55-55
现代战争受政治、外交制约极为明显。德国著名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 (即暴力 )的继续。”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法律则是政治的体现。这是现代战争的首要特点。各国在进行战争时 ,都要研究涉及法律特别是战争法的相关问题 ,以达到使己方行动时刻处于合法的状态 ,争取主动权 ,以便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例如 ,科索沃战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 ,绕过联合国安理会 ,对弱小国家进行的一场典型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以“制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名 ,使…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 ,必然引起传统作战手段和方式的改变 ,催生数字化战争。现代数字化战争中 ,平民与战士界线模糊、面对面的格斗变成“游戏”和战斗无人化趋势的特点 ,以及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必然引起国防伦理精神的嬗变。指导数字化战争的新的国防伦理精神要在全民国防观念、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等方面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邢建华  李树先 《国防》2002,(7):13-13
要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动权,在国防动员工作上必须着眼战争需求。 一、着眼战争需求的高技术性,国防动员应突出科技型、信息型力量建设。高技术兵器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同时展开,敌对双方的对抗越来越呈现出科技制胜、质量制胜的特征。而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是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作战,对抗双方谁能更大程度  相似文献   

9.
李其明 《国防》2006,(1):25-27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未来信息化战争精确、高效、速决的特征日益明显。与这一基本特征相适应,国防动员由“粗放式”向“精确式”转变将成为国防动员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精确化动员,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战争双方通过科学预测战争规模、准确评估对方战争实力,确定己方需动员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战争潜力,尽可能使战争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需求与动员转化的供应之间接近或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满足战争需要的目标。构建精确化动员模式势在必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精确化动员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传统战争中,信…  相似文献   

10.
3月上旬,由本刊主办的“信息化战争国防动员”学术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与会代表就信息化战争国防动员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口头和书面交流。下面辑录的,是部分代表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1.
曹斌 《国防》2002,(2):17-17
战争行动离不开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同样需要国防动员。所谓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利用必要的军事力量平息国内外敌对分子制造的危害国家安全、干扰经济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动(暴)乱事件。要有效地平息动(暴)乱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必须实施政治动员、人力动员、物资器材动员等。一是政治动员。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  相似文献   

12.
非正规战争是21世纪美国提出的一种战争模式,“是一种国家与非国家参与者之间为了争夺合法性和对相关民众的影响而进行的暴力斗争。”从奥马巴政府正在推行的军事改革来看,非正规战争理论已经对美国现行国防政策和建军方针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反对以非正规作战为核心的呼声依然十分强烈,围绕美军战略重心的“非”“常”之争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3.
杨庆勇  吴薇 《国防》2002,(9):48-49
印度的战争动员体制,是在英印时期英国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调整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富有成效的战争动员体制。 系统的动员机构 为了实现“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军事战略目标,印度在全国建立了系统的战争动员机构,其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印度发布国家战争动员令的决策机构,其领导人通常由统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国家总理担任,成员一般由负责国防、外交、内务、公安、司法、情报、通信、动员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黄寿硕 《国防》2003,(8):41-41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一场全新样式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透析这场战争,不仅可以看到现代战争作战指导思想、作战方式方法的许多新特点,而且可以看到现代战争动员的许多新变化。 (一)广泛的新闻媒体动员成为现代战争动员的一个新领域。伊拉克战争被世人喻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规模最大的被直播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战双方除在兵员、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进行广泛动员外,更是把新闻媒体当成重要武器来使用,致使激烈的新闻战成为贯穿战争全程的又一对抗焦点。美军组织了经过战前训练的多达550人的随军记者,通过新闻媒体丑化伊拉克当权者,谎报战况,隐瞒伊平民伤亡情况,以赢得本  相似文献   

15.
王统志  刘世和 《国防》2003,(12):21-21
一、战争节奏、进程加快,战争动员准备必须着眼于快速 发动战争的一方,将投入精锐力量打击对方,以加快战争节奏和进程,实现有限的战争目的。近期爆发的伊拉克战争,联军把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战争目的,并确立了“斩首”和夺取首都巴格达两大战略目标。为此,美军改变以往“攻城略地”和“打击有生力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张桐柏 《国防》2003,(9):22-23
国防教育是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普及国防知识,使全体国民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识、技能和体魄。前不久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作为规模空前的信息化战争,给参战双方都提出了快速实现平战转换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国防教育也必须着眼于保障国家平战转换的顺利实施,把提高国民精神的平战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7.
龚天宁 《环球军事》2012,(14):18-20
叙利亚战云密布,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6月26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首次公开宣布,叙利亚已处于战争状态。“我们的国家已陷入真正的战争,当真正的战争来临,我们的所有政策、指令和力量都要致力于赢得战争的胜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6日对新内阁发表的讲话,成为西方舆论眼中特殊的“战争动员”,因为在此之前,巴沙尔一直将国内乱局形容为“恐怖分子制造的犯罪浪潮”,而非战争。  相似文献   

18.
战争文化视阈从更广阔的时空观揭示了战争归根结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矛盾冲突的反映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观念和思潮的聚焦。比较东西方战争文化 ,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殖民性和扩张性 ,借鉴吸收西方军事发展的有益成份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战争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富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精神 ,塑造富有时代特征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念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范晓光 《国防》2003,(7):4-6
伊拉克战争,不仅在军事上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而且对国际政治、军事、经济诸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场战争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认清形势,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国防意识。 一、伊拉克战争表明,战争的危险并没有远去,国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伊拉克战争是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反复较量的产物。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体制的瓦解,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类战争”理论框架下,对解决冲突的“战争与类战争”方式选择进行分析,得出采用经济战争方式可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结论。同时对“贸易制裁”和“禁运”两种经济战争方式的效果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