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教研室唐志龙教授新著《武谋文用》,最近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武谋文用》是一本雅俗共赏、颇具实用价值的好书。著者总结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军事谋略 ,并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使现代人从军事谋略中汲取智慧。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认为 :将帅依靠武力战胜对手是用兵之下策 ;凭借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是用兵之中策 ;而运用智谋取胜才是用兵之上策。孙子把军事谋略上升到了克敌制胜的最高层次 ,可见战争是离不开“谋”的。一个优秀的统兵将帅应该有勇有谋 ,对于将帅来说 ,“谋”显然比“勇”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兵字演绎     
汉语中与“兵”字有关系的字、词很多,研究一下它们的涵义及演变,会使您在语文知识之外还获得许多有趣的军事知识。“兵”字是汉语中产生最早,人们口语中最常用、意义最多、内容最广的字之一。它在上古主要指兵器,没有现代汉语中士兵、战士的意义。“擐甲执兵”(《左传·成公二年》)、“蚩尤作兵,伐黄帝”(《山海经·大荒北经》)、“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都是这个意思。现代成语中的“短兵相接”和“兵工厂”也还保存了这个意义。有时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外军一改“技术制胜论”的历史,把谋略运用放到了重要位置,在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成功地运用了谋略,使谋略成为了“高效率的战斗力倍增器”。认真研究外军谋略运用的有关理论、特点及手段后,不难发现其谋略运用都有着典型的东方印记。找出现代西方谋略和东方古典谋略的区别及联系,对于军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做到“智高一筹”,实现“以谋制胜”,具有重要意义。“格外注重高层次的统筹谋划”VS“亦全亦大,慎战慎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外军认…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都把《孙子兵法》作为战略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是各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本文仅就《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所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在二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上兵伐谋”指的是以己方的谋略挫败敌方的谋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兵不血刃而获成功当然属于用兵中的上策。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德文化源远流长,初前于炎黄氏族的融合,文明奠基于孙武。《孙子兵法》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闪烁着中华民族伦理智慧的光辉,对现代世界文明有其重要的价值,有待于我们开发利用。从现代世界文明进步的总趋势的视角来看,开发《孙子兵法》道德资源的价值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国防安国战略的时代昭示“安国”是《孙子兵法》的伦理大旨。“五事七计”是其安国之大经。欧安国就不能不重视养兵用战,孙子在其兵法首篇首句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与《管子》的“兵者尊主安国之经…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李世民和卫国公李靖,是唐代最杰出的两位军事家。北宋颁行的兵书《李卫公问对》,采取唐初君臣一问一答的形式,反映了李世民和李靖在古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李靖向来以“论孙(子)、吴(起)之术”而闻名,军事学上造诣颇深。一部“卫公李靖兵法”可谓著名的兵书,以致唐代杜佑编纂《通典·兵典》时摘录它的内容达二十多处。至于唐太宗,虽然没有留下理论专著,但他的军事谋略与作战艺术是要超过李靖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立足“早”字订阅1999年《中国民兵》 江苏邳州市人武部切实抓好1999年《中国民兵》的订阅工作,为新年度民兵政治教育打好基础。 该市人武部为了做好1999年度《中国民兵》订阅工作,早宣传,早发动,早发文件,早筹集资金,保证订刊经费的落实。该部1998年订阅《中国民兵》807份,1999年保证稳中有升。 (刘志林)  相似文献   

8.
兵贵神速话“长跑”周文凯兵贵神速。《孙子兵法》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在中国古代作战条件下,速度不仅依赖于军事指挥者的运筹,更要由参战士卒来实现,故加强士卒的速度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长跑作为速度训练的手段,得到了历代兵家的重视。早在...  相似文献   

9.
李伟 《政工学刊》2013,(5):70-70
酷。寓意十分丰富,经网上查证解释为“特立独行、充满个性”。海军潜艇兵,其生活、工作经历可谓更胜一筹,堪称之“超酷”。 春夏秋冬“任你行”,你说潇洒不潇洒?此乃一酷。春晚小品《水下除夕夜》很多人都看过,潜艇因舱室设备不同、工作环境不一,春夏秋冬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兵》越办越活了,越办越好了,这是我们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反映。报刊征订期间民兵们说:“可别少订了我们喜爱的《西南民兵》。” 《西南民兵》不仅版面设计新颖、大方,给人以美感,通过“开卷有益”、“典型经验”、“风流人物”、“武装干部之星”、“民兵生活”、“探讨与思考”、“基层生活”、“双拥工  相似文献   

11.
略论《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思想及其进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道家重要典籍,传世本《文子》第十二篇《上礼》继承了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其“以正治国”强调随时、顺性、合俗、利民、能因、无为,在此基础上,其“以奇用兵”强调因民之欲、不从己出、用兵以诚、用兵以时、以仁用兵、用兵以礼、用兵以道等。与诸子相比,具有独特之处。这在1978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残文中得到证明。本文试从分析《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内涵入手,来探讨《文子》用兵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以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传播孙子的思想和智慧,9月12日,第四届中国滨州惠民国际孙子文化旅游节在山东惠民举办。近年来,随着孙武思想和智慧研究与宣传的深入,作为孙子故里的惠民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精髓及其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兵民合一、兵农合一思想在军事经济思想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人强调“国侍农战而安,主侍农战而尊。”所以寓兵于民,寓兵于农,屯田戍边,农战并重,是古人最关注、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兵农合一思想在中国较早体现在兵书《六韬》中:“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故用兵之具,尽于人事也。”用通俗的话说,战争中所需要的攻守器械,可以在人民的生产活动中发现,比如,耕田用的犁可以作防御时的障碍物;生产时穿戴的…  相似文献   

15.
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东台市,是苏中革命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在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一手狠抓以道德建设为龙头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两个文明建设齐驱并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格局。在迈入新世纪之际,该市百万兵民又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蓝本,在全市唱响了“东台市军民道德‘四字歌’”的“大戏”,使其成为东台大地上最为流行上榜的“歌曲”,并用方方面面的实际行动将“以德治市”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6.
巧镇成语你能填出下面关于“兵”字的十个成语吗?10、最没意思的笑是口口11、最使人不高兴的笑是口口12、最没表情的笑是口口13、最萎屈的笑是口口┌─┬─┬─┬─┬─┬─┬─┬─┬─┬─┬─┐│1 │夏│夏│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4 │ │ │ │ │ │ │ │ │ │ │└─┴─┴─┴─┴─┴─┴─┴─┴─┴─┴─┘(陈晓辑)影片集锦《‘(‘r》喜《胭脂》《苗苗》…  相似文献   

17.
所谓谋略,就是战争指导者的计谋和策略。谋略的作用,在于扰乱或动摇对方的决心,使其产生错误或错觉,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因此,在运用谋略时要充分考虑对方指挥员的心理因素,绝对不能搞“一相情愿”。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讲的“利而动之”,“乱而取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就是属于谋略的运用有赖于心理因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鞅,又称卫鞅或公孙鞅,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改革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齐之田单、楚之庄跷、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兵权谋家:“兵家:权谋,《公孙鞅》二十七篇。”商鞅军事哲学思想,举其大要,约有以下诸端。一、重战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诸侯混战、战争纷起的时期。对待战争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先秦诸子多数认为兵为凶器,战为暴事,即所谓:”春秋无义战”,主张消兵弥兵。与众不同,商较认为战争存在是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杨大眼”这样一个条目,内称:“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武都(今属甘肃)人,民族、生卒年不详。”条目颂其功,也违其兵败“被免官为兵”。此人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古代高级将领,《魏书》和《北史》,都为其立传。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曾是北魏屡战屡胜的名将。这样一位名将,使人很难想像,竞然是一个还没有脱离文盲状态的人。可是他“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皆口授之”。看来,他确实是个能人,自  相似文献   

20.
技与谋,同为用兵之道。人们说,西方兵学“重技”,东方兵学“重谋”,这话不无道理。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曹操对此注曰:“欲攻敌,必先谋。”其实西方人也很重视谋略的运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昆虫学家施万厅由蝴蝶的色彩联想到阵地的伪装。在高技术条件下,谋略的运用就更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