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众所周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从这时起,武装斗争成为党的工作的中心。但在此之前,即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上溯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之始,党的一些领导者,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实际上已经对武装斗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这部史诗谱写了生动的序曲。  相似文献   

2.
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始的,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往往不为人们所注目。然而我党最早直接从事军事工作则是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的。我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战争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至1927年8月南昌起义、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之前这一时期我党有关的军事活动状况,已有不少文章从各个侧面作了论述。本文在史料分析基础上,综合各家所论,从我党早期军事工作与军事组织二方面,对这一时期我党军事活动作一概述,力求使读者对这一时期历史有较为完整的认识。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军事工作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开始于参与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的创建;并注意中国共产党内军事人才的培养。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国民党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国民革命失败,以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为分界点,其对军事理论的探索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国共合作建立前,党虽然没有从事具体的军事活动,但却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观和战争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共合作建立以后,党结合国民革命战争的实践,进一步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工农武装的重要地位及革命军队的建设理论等军事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理论的探讨,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我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我党军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就在军事统一战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35年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上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从1936年4月起,周恩来就统一主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白军工作部,也由周恩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领导长期武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适应革命战争要求、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相对健全的军事领导体制,不仅保证了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和革命战争的不断胜利,也为新中国创建军事领导体制提供了模板。这一军事领导体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指挥;它是在战争中形成、在战争中发展、历经战争考验的军事领导体制;是一个建立在单一陆军基础上的、基本上以战略区进行作战和建设的军事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北伐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北伐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弋胜李大钊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领导的北方地区军事工作就是其中精彩的一笔。本文试就他在北伐时期提出的军事方略,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争取冯军策应北伐1926年2月21日至24日...  相似文献   

8.
叶剑英军事后勤理论探讨齐景祥叶剑英元帅(1897~198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外闻名的军事家。他在长期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军队工作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负军队的领导工作中,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军事理论。他的军...  相似文献   

9.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初步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讨了无产阶级战争观 ,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方式等方面的军事思想 ,并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 ,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宝贵探索 ,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6月,中共中央军委正式确定为军事家的曾中生同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优秀领导人。他在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方面均有相当建树,是一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认真探讨和研究他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思想,可以邦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鄂豫皖及川陕红军的革命斗争历史。 一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处理军队领导与地方领导的关系。民兵工作,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双重领导。军事系统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在地方和上级军事部门的共同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民兵完成各项军事任务。处理民兵工作中的领导关系,第一,地方党委要坚持党管武装制度,研究解决民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一)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早从事军事运动的杰出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众所周知,我们党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对武装斗争经验的积累,都有一个过程。从全党来说,充分地认识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精力是从事工农民众运动,而对军事运动问题的认识是不足的。但是,不能说我们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无人注重武装斗争,无人组织军队,…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辟和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在极为艰难、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它对保障革命力量的生存与发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军事经济,具有许多特点。一、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军事经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具有独特的社会性质,它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4.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军事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军事斗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武装斗争理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推动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建立广泛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取得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组织领导的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与北伐战争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后来独立领导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准备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军事日”活动作为一项制度,对提高各级领导的国防观念、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实际组织实施情况看,有些地方军事日活动还存在低层次循环、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内容简单重复,缺乏思想深度,除了阅兵就是打靶,有的甚至变成单纯的军事娱乐性活动。久而久之,军事日活动变了味,要么年复一年老一套,  相似文献   

16.
贺龙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关于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必须由共产党绝对领导、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要从严治军、建设现代化的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等一系列的思想,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需要有一定的战争经济力量做保证。毛泽东在领导民主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了革命战争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认真地学习和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确搞好军事调查研究,是军事指挥员作出正确军事决策,夺取军事斗争胜利的基本前提.邓小平作为一位能征善战、指挥若定的杰出军事家,在领导军事斗争的实践活动中,历来极为重视搞好军事调查研究,善于作好军事调查研究,具有高超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邓小平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是邓小平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枚瑰宝.考察邓小平领导军事斗争几十年的非凡生涯,研究邓小平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对于提高人民军队各级指挥员的军事调查研究能力,加强对新形势下军事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一位坚定的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在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他经历了长期曲折而艰苦的探索。尤其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概括总结了在与南北军阀斗争中后勤保障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对我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拟就其军事后勤思想理论作一初步探讨。一、发展国家经济,增强国防实力孙中山在革命战争长期的实践中,深知战争对经济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