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防太空体系架构是美国未来的空间能力架构,旨在统一和整合美国下一代太空国防能力,谋求太空优势。为了厘清美国国防太空体系架构产生的关键驱动要素,加深对其本质内核的理解与认知,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向,梳理了该体系架构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发展规划与现状,聚焦近期重点建设的传输层、跟踪层、监管层和作战管理层的卫星部署和技术攻关情况,重点从国家竞争、弹性发展及作战创新3个维度讨论了发展动因,针对国防太空体系架构及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给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
周飞  张志强 《国防科技》2018,39(5):070-080
美国具有全球最为先进的军事科技实力、军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保障能力,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特点,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上没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是世界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最好的典型样板国家。论文梳理分析美国国防创新系统及其特点,分析美国国防科技经费预算、研究方向和项目流程,研究分析美国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总结美国创新体系中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特点,解析美国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各自成功的模式和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来说,中国不是现存的挑战,而是一个有问题的国家,美国可以与其建立正常的竞争合作关系。我发表《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战争》一文的目的是,警告大家不要在两国鹰派的鼓动下进行夸张的类比,因为这样的类比有可能会导致预言成真。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球日益激烈的军事科技竞争,美国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发展,采取一系列发展举措。初步完成"远期研究与发展规划"(LRRDP)的制定工作,大力推进一批高新技术装备实用化,不断优化科研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为谋取新一轮战略优势奠定技术基础。研究表明,这些动向彰显了美国"以推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必将引领和推动国防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竟争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着眼于未来的大国军事竞争,美军正在对其亚太前沿基地体系进行重塑。其相关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及可行性十分值得关注。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靠的是有效将战略支援区的战斗潜力,转变成在美国本土以外战场的战斗力。这一过程需要运输大量装备、人员和物资,而且往往是长途跋涉,凸显了美国在时间和空间上面临的根本挑战。所以,美国军事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一个低成本解决方案,是全球性的军事基地体系。不过,这在大国竞争卷土重来的今天,这仍然成为美军的软肋所在。美国智库认为,美国的海外军事布局,特别是后勤职能或资产集中的地方,是美西太平洋战略竞争对手实施攻击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1,22(10):3-3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现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LIU Yangyue 《国防科技》2018,39(1):070-075
由于网络技术的军民两用特性,军民融合是提升网络空间安全能力的必然选择。而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网络安全人才战略必须有效应对人才资源整体不足的现实困难,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创建创新机制安排,推进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体系建设。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在网络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创新交流机制、拓宽吸纳渠道等多种方式,为构建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安全人才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与军民两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的观点,给出了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概念。在分析美国基于国家技术基础的技术流动模式和中国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副产品(spin-off)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军民协同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之上的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建立了包括军民两用能力社会一技术网络、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军民两用能力型”武器装备生产“预备役”企业的军民两用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转,亚太地区正成为全球的焦点。随之,美国也在展开其全球防御体系的大调整。尤其是美国正在亚太地区以构筑“新三线”的手法遏制可能威胁其霸权地位的国家,以维护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这种“新三线”比“旧三线”对中国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为巩固全球领导地位和保障全球安全,美国从四个方面构建核心国家利益:第一,保障美国、美国公民及美国盟国的安全:第二,构建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美国经济的创新及长足发展:第三,尊重美国本土及世界的普世价值:第四,由美国领导国际秩序,迎接全球挑战,加强合作,促进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韩庆祥 《兵团建设》2012,(22):49-50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渐趋完善,建立军队创新体系已刻不容缓。探讨与国家、军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军队政治工作创新体系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建立军队政工创新体系是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1998年以来,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问题,并提出“知识创新动力论”的著名论断。2月4日,在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上批示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这种全方位、整体化的创新思路很快就变为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朱镕基总理提出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人才 完善学分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国家与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竞争,我国高校如何培养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完善学分制势在必行。本文从现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现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阐述了为培养创新人才如何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离不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一样,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同样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集中度和经济规模不断提高是工业化过程,尤其是重化工业过程出现的必然趋势。然而,与之相悖,中国工业产业的集中度则较低,甚至有些产业的平均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存在着过度分散,竞争与行政垄断并存;规模结构小型化,离散程度加剧;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改变中国产业组织不合理状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已刻不容缓。中国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目标应是有效竞争,即通过企业组合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本存量的优化组合,使产业组织形成“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产业内企业间适度竞争活力”的有效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特大事故不断发生,应急救援不力是中国安全生产事故后果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应急处理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借鉴美国应急管理机构的管理经验,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政工学刊》2006,(10):63-63
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创新型国家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 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99%。相比之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目前较弱,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  相似文献   

18.
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专门针对军民融合创新实践而设立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区,也是在国家创新示范区、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主要模式据初步统计,全国申请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有二十多家,这些申请地区在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中进行大量丰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实质,区分了国防科研体系、国防科技体系与国防创新体系的不同,论述了我国国防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是新中国50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今天要建设和完善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在新中国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