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3,(8):54-56
"两弹一星"事业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呈献给人类的惊世创举,"两弹一星"的科研生产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等做法和经验,对新形势下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领导、组织、管理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工程都是国家的重大科技工程,在中国人民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中名列第一。"两弹一星"事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而正确的领导下,全国各  相似文献   

2.
肖学祥  张伟 《国防科技》2006,(10):57-61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辉煌的历史成就之一,是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和革命精神的显示,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智慧和力量。“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回顾其研制过程,深感新时期国防科技的发展必须继承研制“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吸取研制“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一、推进国防科技发展,要审时度势,正确制定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在一穷二白、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新中国,要实现“两弹一星”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核事业和航天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和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中国  相似文献   

4.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使得全世界笼罩在核恐怖的阴云之下。人类进入核时代后,是否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有无战略打击能力的主要标志。为了确保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抵抗少数国家的核恐吓、核威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这一战略决策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制定的积极防御方针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6.
"两弹一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防和军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典范,在当时它不仅打破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核讹诈、核垄断,而且奠定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更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今天,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世界局势仍不稳定的条件下,要实现我国国防和军队武器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学习它的成功经验。抓住重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非常困难、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给我们的第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选准重点,抓住关键,组织力量,全力突破。当年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状况,多次开会进行缜密研究,决定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上不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要选准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够对经济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7.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自从他走出学堂之后就一直在协助钱三强、邓稼先等人研究"两弹一星",并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近日,笔者采访了吴银强老人,他向笔者讲述了那段神秘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饱含激情地说:"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  相似文献   

9.
9月21日上午,曹秉晋副校长、政治部欧阳学德主任、科研部张银福部长与高伯龙院士、冯春祥教授、金士尧教授等20余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认真学习江主席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热烈的座谈讨论。 张银福部长首先全文宣读了江主席的重要讲  相似文献   

10.
正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14,(1):16-18
从嫦娥三号任务立项到圆满成功,五年攻坚不凡路,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工程全线坚持自力更生、勇于探索、大力协同、攻坚克难,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高度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1929年建厂的中国兵器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经历中国革命、建设、开放的沧桑巨变。抚顺解放后,刚刚站起来的华丰人加班加点为解放全中国生产军火;新中国成立后,华丰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为"两弹一星"扬国威、为大打经济翻身仗多研发、多制作火工产品;改革开放后,华丰人改革创新,自主研制的高新技术产品装备神舟系列飞船、北斗系列卫星、嫦娥系列探测器遨游太空,书写着一代又一代华丰人的惊世传奇。如今这家有着光荣历史的企业,正和着新时代的节  相似文献   

13.
中科科仪是国内主要真空设备制造企业之一,是集科学仪器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真空应用提供全方位的真空技术解决方案。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在电子光学、离子光学和真空物理的技术工程等领域中获得多项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部门的奖励。在"两弹一星"、"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拥有一支有着多年研发、工程和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所谓民魂,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报效祖国、奉献终身,这种民族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得到了集中和充分的体现。邓稼先、于敏、王淦昌、陈能宽、张兴钤……这些原本已在国际核物理界崭露头角的名字,都在突然消失几十年后,以为国铸剑之功勋的姿态真正走入公众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一系列边境自卫作战,主持了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兵种向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战略转变,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直接领导国防科技和尖端武器装备研制,极大提升了中国国防实力。周恩来同志为人民海军、空军和兵种建设发展,以及"两弹一星"等尖端武器研制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其长期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像"两弹一星"和载人飞船那样的辉煌业绩,而且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军工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先后研制、生产了大量新型武器装备,武装了人民军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立了军民结合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工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的先进军工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必须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事业需要更多的青少年奔涌出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无私情怀,积极地投身于这个伟大的事业之中。春江潮涌连海平,夹岸飞花细浪生。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和相关单位联合承办的"两弹一星文化传承+海陆空天电·高新武器主题体验"项目,首次在第十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展出。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科技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挖掘当代中国精神传承与文化内涵,使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文化创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两弹一星”伟大功勋,重温“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这其中,“两弹一星”具有特殊的分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两弹一星”成果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两弹一星”功勋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