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列宁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本土进行的一个著名的城市防卫战役。这个战役,从1941年7月10日开始,至1944年8月10日结束,进行了3年零1个月,其中被敌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列宁格勒会战,是世界现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城战役。此役自1941年7月10日至1944年8月9日,历时3年余。列宁格勒是苏联西北部的战略要地,德国在发动侵苏战争时,首先把其作为夺取的目标之一。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有:德军陆军4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群,德空军第1、第5航空队;此外还有芬兰军担任支援。为了保卫该城,苏军先后参战的兵力  相似文献   

3.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指挥着纳粹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当时苏联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致使德军长驱直入,战争只进行了18天,苏联就丧失大量领土。到7月10日,德军约40个师的兵力直抵列宁格勒城下。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入海处,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在苏联人看来,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建筑物、色彩画、雕塑品、名胜古迹、美丽的花园、公园和博物馆,都是苏联人的骄傲。在希特勒看来,夺取苏联这一重工业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占领了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就能使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得到好处。早…  相似文献   

4.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军在1944年6月23日至8月29日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参战的有四个方面军,计166个师、12个坦克和机械化军、21个旅,共14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1,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飞机5,000余架。德军投入的兵力共63个师又3个旅,计12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9,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飞机约1,350架。战役的结果是,德军17个师又3个旅被全歼,其余的师损失过半,整个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苏军打开了宽500多公里、深550~600公里的巨大缺口,把德军的整个东部防线分割成两部分。苏军实施自俄罗斯战役的目的是: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撕裂苏德战场上整个德军的防线,使德军南北战略集团无法协调行动;解除南线苏军的右翼威胁;打通直扑德国的最短途径。这次战  相似文献   

5.
曾涛 《环球军事》2007,(22):26-27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纳粹德国的惨败而告终。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苏联卫国战争乃至整个二次大战的转折点之一。苏联人民的同仇敌忾、红军战士的前赴后继,是这场战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根本原因。但是,现实中的战争远比人们想像的要残酷和复杂,一些被胜利所掩盖的真相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或者刻意忘却。最近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由安德鲁·纳戈尔斯基撰写的有关莫斯科保卫战的文章,为我们展示了该次战役鲜为人知的一面,或许对我们全面了解这场战争的真实全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7.
1934年4月10日至28日,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组织进行了一次空前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重大战役,是“左”倾冒险主义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的典型战役,也是红军建军以来在一次战役中遭受最大损失的一次战役。  相似文献   

8.
在列宁格勒保卫战四十五周年前夕,我参观了这座英雄的城市。该市东北部有一座叫皮斯卡廖夫的公墓,这里长眠着在九百天围困中死难的四十七万市民和将士。一排排肃穆的墓穴无声地控诉着德国法西斯的罪恶,神色愁愤的祖国母亲铜像告诫儿孙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回响在基地上空的铜管乐倾注了对死难者的无限哀思……  相似文献   

9.
使用空降部队实施大规模的空降突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在运用闪击战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对于达成其初期战略目的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空降兵在战略突袭中的重要价值。德军在战争初期共进行了四次空降作战。第一次是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麦、挪威时,使用一个伞降团和三个机降团,运输机五百架。第二次是在1940年5月10日入侵比利时、荷兰时,使用两个空降师,共一万六千余人,运输机约五百架,滑翔机四十架。第三次是在1941年4月入侵希腊时,使用两个营及工兵等加强分队,共一千五百余人。第四次是在德军占领希腊后发动的夺取克里特岛的空降战役,使用运输机五百余架,滑翔机近百架,兵力为两个师又一个团,二万二千余人。德军的这四次空降作战,都是在战争初期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或登陆战役中进行的,在组织指挥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湖州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在苏、浙、皖根据地进行的最后一场保卫战。战役自1864年3月底杭州失守后开始,至8月28日太平军撤出湖州城结束,历时5个月之久,历经天京沦陷前后两个阶段。太平军在湖州战场上英勇地抗击着左宗棠所部湘军和李鸿章所部淮军从南北两个  相似文献   

11.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美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实施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于1944年6月6日实施 ,至6月30日夺取瑟堡时结束 ,历时25天。美英空军集中大量的战略战术空军 ,在战役发起前 ,对德军以铁路为主的交通系统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轰炸。从1944年3月6日开始 ,美英战略战术空军实施了以轰炸铁路系统为主的大规模的独立空中战役。轰炸铁路系统的目标 ,是事先由铁路专家小组选定的 ,一共有80个。这些目标分布很广 ,大部分是法国西北部的交通枢纽(交叉站)和塞纳河与罗埃尔河上的桥梁。破坏铁路交叉…  相似文献   

12.
止步不前的日耳曼人1914年下半年,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卢森堡、比利时,历经比利时至阿尔萨斯-洛林一线的"边境交战"、阿登地区遭遇战、桑布尔河战役、蒙斯战役,以德军的胜利和协约国军队的总撤退告终,但在随后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由于伤亡过大而全线退却。至此,双方在西线经过3个半月互有胜负的战斗,彼此停留在长达700公里的筑垒阵地前。在整个西线,德军面对协约国由铁丝网、障碍物、堑壕、交通壕、混凝土、饥枪火力构成的绵亘防线,进攻速度锐减。此际,德军急于想打破僵局,速战速决,以摆脱拼消耗的态势。这是因为,德国一开始便在战略上立足于速战速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红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朱可夫曾经在总参谋长的岗位上协助斯大林为粉碎纳粹而克尽职守。他组织了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亲自指挥过保卫莫斯科和攻克柏林等许多重要战役。并且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先后被派往乌克兰、斯大林格勒等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2月爆发的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初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国民政府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具体负保卫南京之责。他将10余万卫戍军部署在外围阵地及复廓阵地上,以抗击来犯的约8个师团的日本侵略军。保卫战于12月5日正式打响,经过近10天的殊死战斗,消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但以种种原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于12月13日陷于敌手。凶残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我被杀害的军民同胞达30万人,为世界所罕见。中国军民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令人钦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永远载入中国抗战史册。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迫使英国投降或退出战争,德国对英国实施了海上封锁。英国是岛国,矿产资源非常有限,战略原料和食品主要靠进口。海上交通线对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封锁自193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前夕,但真正具有海上封锁战役特征的阶段是在1940年6月至次年6月。本文通过对这一年的战役准备和实施情况的分析,试图找出对今天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封锁战役的若干启示。一、德对英实施海上封锁的条件从双方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陆空军占有优势,海军居于劣…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围作战中,由于判断失误,指挥失当,苏军在德军的铁壁合围下遭到二战中最惨烈的一次失败——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军北方、中央和南方3个集团军群共190个师(其中含81个步兵师、17个装甲师、1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师),在3个航空队共1830架飞机支援下,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北、中、南3路向苏联发起闪电式突然进攻。北方集团军群辖29个师,由W·R·勒布元帅指挥,从东普鲁士出发,穿越波罗的海3国,在梅梅尔(今克来佩达)至戈乌达普地带展开,以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为目标;中央集团军群…  相似文献   

17.
"虎王"式坦克是德军在二战中的最重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中防护力最强的坦克,曾被德军号称为坚不可摧的"超级战车"。然而,这种威名赫赫的坦克在东线首次与苏军坦克交锋,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成为战争史上的笑柄。为挽危局,"虎王"仓促上战阵 1944年,苏军对德军发动了气势磅礴的大反攻,在夏季达到高潮。6月23日,西线苏军4个方面军的240万人大军以气壮山河之势打响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将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杀得兵败如山倒。短短半个月之后,苏军先头部队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世界战争。在这场历时6年之久的战争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著名战役成百上千,既有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的闪击战、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也有空前惨烈的空袭战、旷日持久的城市保卫战……每一次重大战役都对整个二战历史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样,每一次重大战役也都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转折点的成败同样决定着重大战役的成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刊发《二战欧洲战场著名战役的转折点》一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9.
<正>当德军制订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计划时,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被列为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希特勒妄图把这座被视为“布尔什维克主义摇篮”的城市从地图上抹去,因此在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的第21号指令中,从东普鲁士出发的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就是一路摧毁波罗的海地区的苏联军队,直取列宁格勒,而这路德军的矛头,乃是第4装甲集群。  相似文献   

20.
1942年5月的哈尔科夫战役(又称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对于进入苏德战争第二年的苏联红军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这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战役,以苏军主动进攻拉开序幕,却以惨败收场.到5月底硝烟散尽时,苏军损失了26万余人,同时损失了652辆坦克和4924门各种口径火炮,失去了哈尔科夫南部的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不仅如此,此次战役的失利使得苏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蒙受了重大损失,以至于在一个月后德军开始实施“蓝色计划”时疲于招架,节节失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