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阅读《政工学刊》七年,无论是做基层政治主官还是政治机关干事,都使我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学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始终追踪理论前沿、注重破解现实问题,既高屋建瓴又下接地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深受广大基层政治干部欢迎。当前,国内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和部队使命职能的进一步拓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使基层政治干部对岗位"充电"有了新需求。藉此,对办好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5.
《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月刊,可以说,年年有新气象,岁岁有新发展,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比如刚刚过去的2011年,《学刊》与海政干部部联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成立《学刊》编委会等等。作为一名《学刊》的忠实读者和投稿者,对《学刊》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由衷希望《学刊》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想就扩大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倪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军区基层部队一名政工干事,从事政治工作近八年时间。这八年里,《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发行的政工刊物,给了我许多知识的滋养和经验的启迪,使我备受激励,倍感亲切。我深知,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您和编辑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心血。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开始订阅《学刊》,细细算来与《学刊》相识、相恋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十年来,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人,不仅亲眼见证了《学刊》的创新发展,更与《学刊》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真挚感情。《学刊》已经成了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如封底的四句话所说的那样:是政治干部的挚友,是工作实践的助手,是理论研究的园地,是开阔视野的窗口。恰逢《学刊》创刊400期,我想说说这些年我眼中的《学刊》。  相似文献   

8.
感谢遇到你     
雪中送炭,让我不再害怕寒风的刺骨;汗中送扇,让我不再忌惮骄阳的火辣;暗室亮灯,让我不再担心黑漆的恐惧。《政工学刊》,感谢你的出现,点亮了我的心灯,打开了我的心窗,让我看到了希望,明确了方向。感谢你的出现,让我步伐铿锵,努力前行。感谢遇到你,带我走进了真正的政治工作之门。以前,我总以为政治工作就是吹拉弹唱,有才艺就可以做好政治工作,带着这份"自信",我来到了大连舰院政治系。开学伊始,一本《政工学刊》来到班里,这是我第一  相似文献   

9.
王亮 《政工学刊》2011,(9):80-80
我最初在部队做技术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政工学刊》,使我对政治工作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我走上了指导员、机关于事的岗位,专注于政治工作实践和研究。这一切,都要感谢贵刊独到的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政工学刊》编辑部: 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我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政治类报刊,以得教益,《政工学刊》是我常年坚持阅读的一种。贵刊虽是军队主办,但它对全国各行各业的政工干部和政工研究同行都有启示。最近在第6期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当爱好被功利化》被刊载,甚是荣幸。希望编辑部再寄一本样刊作纪念,谢谢!  相似文献   

11.
《政工学刊》像一位长者,引导我入门,触类旁通地做好政治工作;亦像一位促膝谈心的兄长,教我做人,促我奋进。闻听《政工学刊》征集读者意见,怀着敬心、爱心,提几条建议:一、要多刊发武警部队文章。武警部队作为人民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尤其是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武警部队都冲锋在前,同灾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多年订阅、期期必读。据了解,我们集团军所属部队订阅《政工学刊》的单位和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我们认为,《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期刊,其鲜明特点是:方向明确、与时俱进,栏目丰富、紧贴实际,指导性强、方法实用,排版大气、编辑精细。为使贵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工研究的园地基层干部的挚友海军政治部政研室主任赵洪才斗转星移。《政工学刊》已创办15周年了。作为学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向学刊的领导和全体编辑表示衷心祝贺。15年来,在海军政治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你们辛勤耕耘在这块平凡的园地里,为海军政治工作研究奉献出...  相似文献   

15.
爱不释手一往情深杜乃华我是由一名技术干部改行从事政治工作的。由于业务不精,素质不高,尽管工作上很勤奋,但难以得心应手,有时还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工作能力,我考入了海军政治学院基层政工班。当我第一次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政工学刊》时...  相似文献   

16.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17.
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李放鸣,周斌今年,86047部队订阅《政工学刊》70册,发给连队指导员人手一册。他们用《学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学刊》、用《学刊》已蔚成风气,《政工学刊》成为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基层政工干部普遍反映,《学刊》综...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19.
正《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创刊以来,我一直订阅。我由部队一名政治工作者成长为军校一名教授、研究生导师,它给了我很大帮助。《军队政工理论研究》不仅是我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教学研究的好帮手,也是我带的研究生的必读物。我感到该刊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政治性。该刊牢牢把握军队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制度,刊发文章的內容始终与党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政工机关干部,《政工学刊》是我最喜爱看的政工刊物,一些文章对我帮助很大,有的文章要读好几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第3期中《怎样制作精美的军营宣传栏》一文对我搞宣传工作非常有启发。在此,我也谈谈制作宣传橱窗的体会,供大家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