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日,美国海军“无瑕”号间谍船在我南海水域不光彩的行为曝光后,不禁使人们回想起历史上美国间谍船的种种糗事。在世界军事斗争的大舞台上,美国间谍船就像表演灰色幽默的小丑,经常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为世界军事斗争剧情添加笑料。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船,能够像美国间谍船那样以“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雷人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在间谍人物中,真正的"三面间谍"十分少见。同时为三个间谍机关工作,无异于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有个英国人是一个具有三重身份的间谍,他是一个高明的"走钢丝的人"。  相似文献   

3.
黄雪燕 《环球军事》2010,(12):56-5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大,力开展“防间保密”行动,挖出了海军内部或涉及海军的数十个间谍,将其绳之以法。而所有这些间谍事件的主角都是男性,大部分是士兵(包括一些军士),5人为海军陆战队员,6人为普通文职雇员。  相似文献   

4.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15):55-57
发展壮大间谍网 约翰·华尔克发展壮大他的间谍网络的第一步,就是从他的一个海军老朋友开始。高级军士长杰里·惠特沃思,曾是一个报务员,退役后在1974年秋季又重新人伍。之后,他自告奋勇要求调到迪戈加西亚工作。1975年夏天,惠特沃思加入间谍网络时,是一名现役军人,而那时约翰·华尔克已经退役了。  相似文献   

5.
靖国神社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中除白鸟敏夫外,其余13人都直接参与侵华战争或对日本制定、执行侵华政策负有重大罪责。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东条率关东军进攻察哈尔省,进犯张家口等地,炮制伪“察南自治政府”。广田弘毅:发动卢沟桥事变的主谋者之一,并策划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土肥原贤二:侵华间谍头目。在华期间,拉拢军阀,  相似文献   

6.
傲楚 《环球军事》2011,(8):54-55
二战的背后是一场场高潮迭起的谍战较量,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在其中展示了高超的间谍水准。相比而言,纳粹德国在谍战中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在与盟军间谍的多次“暗战”中,失败的—抗总是德国人。以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7.
间谍的归宿一直是个令人伤感的话题。离奇死亡或者隐姓埋名是大多数人无可选择的命运。然而,在美国一家顶级私营IT公司,间谍们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前途。美国《商业2.0》杂志今年5月号文章《In the Company of Spies》将带我们去看看那些“二次创业”的间谍们。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篇中说道:“死间者,为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之于敌。”其意思就是说,有意散布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双面间谍”。以色列的间谍机构秘密情报局(也称“情报特殊使命局”或“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活动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列的“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9.
2月18日,一名主要替英国卖命的三重间谍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英国的安全部门竟然不顾伊斯兰禁律,派间谍潜入穆斯林心目中最洁净的地方——清真寺,目的是为了收集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而英国政府随后的过河拆桥做法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清真寺里有间谍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间谍战被广泛运用,并出现了诸多成功战例,苏秦用间谍战为燕国成功破齐,赵国用间谍战化险为夷,取得合纵攻秦的胜利,而秦国运用间谍战于统一战争中,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战国时期的间谍战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经验,而且在历史上的影响深远。秦以后,凡有战争者无不用间,一直到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11.
《环球军事》2013,(1):66-67
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曾经看过一部或多部间谍电影,阅读过不少间谍小说,但却很少有人与神秘世界的特工或间谍打过交道。因此,他们并不知道现实中的真正间谍与电影中的间谍“伯恩们”和“邦德们”有多少相近或相似的地方。这就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一直无法接近事实,但却一直想打探清楚这个事实。近日,英国记者彼得·泰勒有幸获准采访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将带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近现实世界中的“特务”,以一窥真正的间谍世界。  相似文献   

12.
苏联一艘核潜艇沉没美国投资3.5亿美元打捞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克格勃,这两个特工组织采取各种手段,互相刺探对方情报,各自在对方安置间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窃取情报,神出鬼没,人鬼难分,甚至还出现过双重间谍,即在这两个特工组织中都被信任的间谍,向两边都提供情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后来被揭露出来,双方特工组织都认为上了双料间谍的大当.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朱竟成 《环球军事》2008,(24):58-59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间谍故事。197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了23名古巴人和1名住在哈瓦那的意大利商人为它工作。不料这些倒向美国人一边的古巴“大鱼”多数是古巴安全机构人员。直到13年后,中央情报局才知道它上了古巴反间谍机构的当。  相似文献   

14.
双重身份的间谍角色一直是好莱坞重复打造的主打产品,也是许多畅销小说的重头戏:间谍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每一次失误都将是致命的。而最近报道出的英国特工丹尼斯·唐纳森20年来一直藏身于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Sinn Fein)之中,与各种高级首脑进行周旋。间谍工作是极其危险的差事,不仅是要提防自己的身份暴露。英国有很多秘密的间谍人员冒生命危险混入北爱尔兰的准军事组织,为英国政府搜集情报。效命于英国政府的丹尼斯·唐纳森是最新—个身份被揭穿的英国间谍人员。当时他已经打入敌人心脏。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西方国家仍然认为,苏联上校奥列格·佩尼科夫斯基是历史上对西方国家最有价值的间谍。他向英美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关苏联战略导弹研制的情况和其他军事技术文件,可以说是间谍中的间谍。这一间谍案俄罗斯人至今记忆犹新。记者采访了英国历史学家奈杰尔·威斯特。为了研究“佩尼科夫斯基事件”,威斯特被特许可以查阅英美情报机构的档案材料,他因此成为这一间谍案的权威。  相似文献   

16.
60多年前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举逮捕了56名为英国效力的荷兰间谍,并将他们中大多数人秘密处死。至于纳粹情报部门当年究竟是如何得知这些荷兰间谍身份的,英国方面为何对此无动于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张浩间谍向来被交战国家视为“手足和耳目”,战争少不了间谍的参与。19世纪发生在远东地区的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也得益于日谍的情报工作。早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军部就选派大量日谍到中国刺探军情、政...  相似文献   

18.
评论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2,(20):71-71
不像间谍的间谍一个精彩的间谍故事总是会吸引人,但这个故事未免少了些许惊心动魄。没有了伟大的抱负,没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宏大理由,没有了忍辱负重长期潜伏。拥有高秘密级别的美国驻西德士兵迈克尔因一时冲动越过边界进入东德,作为—名电子战信号情报专家,他向东德出卖的机密情报,给美国和盟国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9.
反间计     
夏振泉 《国防》2010,(11):78-79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要知彼,了解敌军的情况,就离不开间谍。可以这样说,有了战争,便有了间谍活动。因此,孙子云:“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世界,以窃取科学技术情报和成果为职业的工业间谍大行其道。据西方专家透露,美、苏两国每印都要拨款250亿美元来维持本国的间谍机构的开支。两国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共达几百万人。苏联各个情报机构共有160万人,已在美国、西方国家和日本建立了2700多个秘密据点。仅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苏联特工人员就约6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