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世界各国纷纷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以警醒人们牢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珍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然而,作为曾经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法西斯统治而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近来却屡屡传来种种谬论,犹如一场气势磅礴、雄浑激昂的交响乐中冒出来一串串不和谐的音符,让人感到如鲠在喉、义愤填膺。其一:8月1日,日本自民党新宪法起草委员会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中,现行日本宪法第9条第2款“不保持战力”  相似文献   

2.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颁布了新宪法。宣称日本永远结束军国主义制度。新宪法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家争端的手段”,并称日本“不保有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部宪法,战后的日本将进入一个走和平发展之路时  相似文献   

3.
李红军 《国防》2006,(1):77-79
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在该党建党50年之际,正式公布了和平宪法修订草案,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自卫队改为“自卫军”,以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不能逾越的禁忌——拥有一支军队。此举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典型岛国,日本一直把海洋作为制定军事战略及海军战略的主要考虑因素。由于几乎没有战略纵深,日本军方一贯认为,在实施防御战略时,不能诱敌深入,也不能在本土歼敌,必须在“海上击破”,尽可能将进攻之敌阻拦或消灭在远离日本本土的海洋上。为此,日本近年来不断强化陆军、海军、空军作战能力,尤其是海军、空军的远洋、远程作…  相似文献   

4.
10月28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通过了新宪法草案,明文要求把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相关人士指出,一旦自卫队升格“自卫军”成真,则意味着日本奉行了近60年的和平宪法走到了尽头。本是为了和平1945年,日本战败。按照协定,战败的日本应由美、苏、中等国的军队共同占领,但  相似文献   

5.
日本防卫彰显进攻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10日,日本内阁会议顺利通过作为今后10年(2005-2014年)日本防御力整备指针的新一期《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下一期《中期防御力整备计划》(2005-2009年)。这充分表明了日本的防卫政策正发生重大转变,日渐彰显其咄咄逼人的主动“进攻”态势。“防卫”理念:逐步冲出家门二战后,日本制订的和平宪法第九条明文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然而,由于美国的极力“扶植”和日本自身的战略选择,这一规定在今…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 ,美国公然对中朝人民发动的侵略战争。其规模之大 ,影响之广 ,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所罕见的。它除开给中朝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之外 ,还使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变化。一个突出的变化是 ,美国为了扭转在朝鲜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急需日本充当战争的后勤基地与自己的战略伙伴 ,于是将日本重新武装起来。战后的日本在民主宪法中明确写入了“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战争力量 ,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① 。对于美国的行为 ,理所当…  相似文献   

7.
王乐 《环球军事》2010,(5):22-24
美国《福布斯》杂志不久前的一篇报道称,未来几年内最热门的职业中将包括“未来战士”,而未来的战争也将从传统粗线条的大规模作战向高精度化战争转变,战争内容亦将变为维持和平和恢复宪法秩序。在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经常发生的暴动和恐怖袭击事件时,“未来战士”将越来越吃香。  相似文献   

8.
张耀奎  张晓斌 《国防》2004,(7):58-58
交通运输是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战时军队机动和物资供应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前方和后方实施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也是保障战时发展经济和保持战争潜力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凸显了交通运输动员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通过动员,才能使“潜力”转化为“实力”,才能把“零散”变成“整体”,才能将“民用”转为“军用”。加深对交通运输动员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做好交通运输动员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关于交通运输动员的基本概念,目前较有权威的解释是:“交通运输动员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组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设…  相似文献   

9.
民兵文摘     
一、关于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相应地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俄罗斯军事学者关于“核战争时代结束、非接触式战争到来”的第6代战争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非接触式战争中,高精度武器对战略目标的大威力密集突击效能将超过战术核武器,从而打破核武器、常规武器的泾渭之分,而太空战、电子战也已成为重要作战形式。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摒弃实施了50多年的“威慑遏制”战略,转而强调“先发制人”。可以认为,“军事至上主义”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而反恐及其“庇护者”则成为重中之重。作为新战略的全面“演示”,海外媒体盛传美军早已制定了2003年2月至4月军事打击伊拉克的进程表,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相似文献   

11.
孙学余  郭玉山 《国防》2005,(8):69-70
中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宪法和法律实施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又能教育广大群众兵书之一,其内容精博深邃,通篇洋溢着丰富的东方谋认清通过军事行动维护国家正常法制秩序的必要性,从略智慧,揭示了一系列关于战争指导的普遍原则。虽然而使国内外敌对势力丧失反动宣传、污蔑和攻击的口实,这些原则主要是用来指导战争的,但是对武警部队处置为我处置行动创造有利的法制环境。三是有利于反映“处群体性突发事件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突”行动的群众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军事行动必一、遵循“道义”原则,在“处突”中…  相似文献   

12.
丛文胜 《国防》2004,(5):49-51
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共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有3条是将“戒严”的规定修改为“紧急状态”,这既充分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也凸显了党中央和国家政  相似文献   

13.
刘珺 《中国民兵》2007,(8):10-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兵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民兵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确立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兵制度,保卫地方秩序,建立国家动员基础……”1950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又发出了《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  相似文献   

14.
段威 《当代海军》2006,(11):54-56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2005年10月28日通过了新宪法草案,其最大特点是将日本的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规定自卫军“为了确保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可以进行国际协调活动”。这意味着日本下一步将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大力扩充军备,致力成为一个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5.
军事纵横     
某些专家,尤其是美国的专家认为,从战略角度讲,下个世纪将以他们称之为“第四代战争”的冲突为特点。这种新一代战争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就是有别于下一代战争——使用高技术武器的运动战,上一代战争本身已接替了世界大战和非殖民化战争。在这种形式的战争中,也可以发现以前各代战争中所没有的“第四要素”。最近的、也是最典型的“第三代冲突”是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沙漠地区,敌人武装得很好,但士气低落,正如一位将军所说,它“几乎没有进行战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技术当然会显得很了不起。实际上,被称为“第四代战争”的冲突已经不再是  相似文献   

16.
4月2日,印度即将卸任总理曼莫汉辛格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且仍坚守不扩散承诺的核武器国家,印度支持无核世界的观点,因为我们坚信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印度的国家安全水平,全球安全也将因此受益。”不到两周之后,极有希望领导印度下一届政府的印度人民党却让人们大吃一惊,该党在其竞选宣言中称将“详细研究印度的核原则,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印度目前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纵观人类海上征战的历史,民船的支援与参战对赢得战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美国在欧亚战场就动员了2438艘民船为战争服务,担负了全部军运任务的50%。美国一直将海上运输视为国家海上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一个海洋国家,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民船队伍,便不可能顺利实施战争,并公开将民船誉为“国防的第四条臂  相似文献   

18.
任力 《军事历史》2006,(5):42-43
◎序言《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也是全书大纲,对全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篇主要论述战争决策和战略谋划问题,强调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和军民死生的大事,必须以极其认真和慎重的态度来研究、决策和谋划。孙子提出把“五事”、“七计”作为战略谋划的主要内容和战争决策的主要依据,把“诡道”、权变作为指导战争和作战的主要原则。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战争问题《计篇》开宗明义,不谈战胜攻取之道,而是首先将战争与军民的死生和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战争的本质问题,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战争,必须用…  相似文献   

19.
军事史文摘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针对史学界关于中央苏区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是先发制人还是诱敌深入之争,赵平撰文指出:中央苏区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进攻路线、先发制人虽一度占上风,但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于强攻南丰不克后,中央苏区和红军毅然采取退却步骤,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特别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阶段,诱敌深入、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占据主导;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作战原则,也在战争中得到充分运用。因此,  相似文献   

20.
4月1日,日本政府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新的“三原则”将大幅放宽日本对外输出武器和军事技术条件。“武器出口三原则”与“放弃战争”“专守防卫”“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等日本基本国策一样,建立在日本战败后的“和平宪法”之上,但对于急于将日本变为“正常国家”的安倍政府而言,犹如喉中之鲠。《东京新闻》报道称,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是“日本向能够发动战争的‘正常国家’迈出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