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必须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能力素质 ,作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环节扭住不放松 ,从而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这方面 ,军队领导干部亦不例外。一  马克思主义能力观认为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而且创造了人的能力。关于人的能力的本质只能在人的劳动中得到阐明和实证。劳动决定了人的能力在其现实性上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能力是蕴藏在党内的社会力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实质就是加强党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 ,就是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关键要看他在单位时间里的产出和创造的价值,而不是看他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功劳不等于苦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既是对一个人能力素质的最好检验,更是培养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的需要。同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能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4.
人的现代化包括素质能力现代化、社会关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依赖人的现代化来体现。人的现代化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的现代化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与人的社会性需求有关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情感能力就是指成功地运用情感来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情感能力是智慧的体现 ,是人格的支撑 ,是成功的基础 ,情感能力的强弱影响到人们实践活动的调节 ,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发展 ,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情感能力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应该具有高超的情感能力。许多领导干部工作开展得不好 ,效果不理想 ,经常不是因为原则和态度问题 ,而更多的是因为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轶 《政工学刊》2009,(1):28-29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是用正确、丰富的相关信息影响官兵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传媒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一个地球村,传媒的变迁发展给社会带来冲击,也必然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要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地作用于官兵的精神世界,强化官兵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总和。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新力,也是最持久、最本质的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学习能力,其他能力都不可能存在。因此,抓人才最根本的就是抓学习,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习力。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不仅如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坚持和实践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颜纪雄 《政工学刊》2004,(10):49-49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总和。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新力,也是最持久、最本质的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社会中的人是需要文化滋养的,因为文化可以使人的修养、气质、眼界、能力等各个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读了王运华《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一文,使我感受至深,略谈以下三点体会。其一,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信念价值,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的源泉,是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兵团文化是千千万万有博大胸怀的志士仁人,通过报效祖国,献青春,献理想,献生命,在建设边疆、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创造的文化,凝聚着几代人的血汗和艰辛。实践证明,兵团文化是多元博大、  相似文献   

11.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乐于助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乐于助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有的连队领导喜欢给战士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某某是“落后分子”、某某是“重点人”。实际上,无论是对某战士“怒其不争”而“斥其不奋”,还是爱兵心切而时时刻刻记着个别战士存在的缺点以促其改正,甚或是以一个“杀鸡儆猴”的样板教育别的战士,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给战士贴“反面标签”的做法都要不得。(一…  相似文献   

12.
疏通、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工作中一个人需要同这三者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人能否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现实中的领导活动中,一个人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用来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人际关系的疏通、协调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是把握好4个环节。1.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  相似文献   

13.
能耐,本是指一个人的能力、才能,或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说一个人有能耐,往往指的是这个人很有能力,工作干得很好。但笔者以为,对"能耐"的内涵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分析一下。新版《辞海》对"能"的解释是:能通耐,即受得住的意思。《汉书.晁错传》中有言:"鸟兽毳毛,其性能寒。"这里的"能寒",即是耐寒的意思。可见,能耐既指有能力,亦指有耐性。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学好本领,才能有所为。作为即将跨入新世纪的现代人尤其是革命军人,要立足社会,立足军营干好一番事业,完成好各项工作,更应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所谓“本领”,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做事的本领,二是做人的本领。做事的本领,就是一个人欲立足于世,应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当一面的能力,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作为革命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和专业知识,不断增强业务本领,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等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是指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则是一个人的气质、品行、能  相似文献   

16.
"抓"字由一个提手旁和"爪"字组合而得,也可以说由两只"手"组合而成,因为"爪"是动物的"手"。 "抓"主要是人的行为和能力,在现代社会里,由于"抓"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17.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是伟人毛泽东著名的“两个务必”中的一个。反骄破满,谦虚谨慎,是一个人的政治品格、思想作风,又是一个人的江海胸怀、山峰品德,更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整个社会永葆活力、与时俱进的底气和根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识是指现代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人们普遍认为古代社会是以物质为核心的社会,近代社会是以能量为核心的社会,现代社会则是以信息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理性主导一切。现代意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也在于它的理性化。第一,全球意识。人们的直接经验难以产生这样的意识,只有现代科学技术才能以理性的方式使整个世界呈现在眼前,并使全球缩小为一个村庄;第二,可能意识。它可以使人的思维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而进入一个逻辑上可能的世界,并从而为人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能力建设,要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入手。提高素质要靠学习,如何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一种观点:"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话语虽短,却引人深思。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抓学习最重要的是提升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基础性的能力,是落实"讲学习"的前提。无论是一个政党、一个班子,还是一名领导,要提升执政能力和工作能力,必须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基础,这样才可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要给“公平”下一个没有争议的定义却十分困难,人们对公平的理解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无论人们对公平作何种意义上的理解,给出怎样的定义,公平对效率的影响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社会稳定和安全的影响也是一个客观存在。任何社会都必须做出恰当的选择。进一步说,如果公平与效率、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反映了、包含了社会运动的某种规律,那么,这种规律并不会依据这一群人或那一群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如“庐山真面目”不依人的主观感受而发生变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