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年代,毛泽东从未中断过对中国历史典籍的研究.他熟读经史子集,精通诸子百家,小自圈点注释,大至宏篇巨制,无处不显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谙熟与厚爱.他提倡:“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美学思想之始终,而且还直接体现于他的审美创造实践之中.探讨毛泽东美学思想形成的历程,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学思想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美学思想的核心,他的七绝就集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清真自然就是李白七绝的主导风格.在具体作品中又分为五种风格形态:刚健豪放、飘逸旷达、俊爽明朗、含蓄蕴籍、清空渺远.有时并不能严格区分,因为有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多种风格的特点,这也正说明了李白七绝艺术风格的多姿多彩.李白七绝清真自然的艺术风格,不仅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而且与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任情自适的个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19世纪末唯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联结传统与现代的作家。《道连.葛雷的画像》既是他的小说,也是一部批评之作,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这部小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批评了维多利亚时代自然科学的无能,并把艺术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由于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过探索,加上他复杂的思想,因而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本文试从他的“零度写作”理论入手来阐述他的辩证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门罗十分重视美学方法论的研究 ,他从研究艺术作品的角度切入美学 ,尤其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给予特殊的关注 ,总结出一套关于艺术形式分析的方法 ,并将其提升为美学的形式分析方法论。其方法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研究艺术的形式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罗兰&#183;巴尔特是20世纪法国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家。由于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过探索,加上他复杂的思想,因而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本文试从他的“零度写作”理论入手来阐述他的辨证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科学理论中的美学特征.认为在科学研究中,美和真是相统一的,对美的追求往往导致科学真理的发现.科学思维遵循着一定的美学原则,贯穿着从不完美的“一般”到完美的“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一思维过程要经过孕育阶段、高潮阶段和验证阶段三个阶段.科学思维中的美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与科学工作者的美学素养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重视美育.  相似文献   

8.
卓别林从人类伟大的悲剧出发,以独创的喜剧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赋于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批判内容,创造了自己的喜剧电影体系.他把美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塑造出了一个个永恒的电影艺术形象.在他的喜剧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他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探索,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才具有了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卓别林把研究人、表现人作为自己不变的主题加以阐释,将电影编剧、表演、导演等工作合为一体,集合了几方面的才能,拍摄出富有人情味和教益性的影片,以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推进和丰富着世界电影艺术.  相似文献   

9.
昌耀是当代中国诗坛一位重要的诗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自己观察与体验世界的独特方式与审美自觉,并以不同的诗歌话语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而流放作为昌耀人生的重要经历,使他在美学风格与地理认知上都有所嬗变,且在诗歌创作中得以体现,并成为他诗歌的话语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0.
闻说中山大学哲学教授何梓焜的大作《艺术哲学——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评述》即将付梓,实在可喜可贺!书中附有他发表的有关粤剧艺术的文章。这位迷恋粤剧的教授退了休,仍返聘担任本科教学巡视员工作,仍然对他的专业、对他的爱好不离不弃,继续著书立说,继续玩音乐、唱粤曲,鄙人对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何梓焜这个名字早已熟悉,因为他在《南国红豆》上曾发表过多篇颇有见地的文章,本人也  相似文献   

11.
由于美和善的天然联系,历来为研究美学的人们津津乐道.长期以来,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更多地是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上重复,较少从美不仅超越从而显示其质的规定性,同时又在新的条件下回归于善达到新的统一的趋势上进行思考.本文试图揭示这一趋势,使美学更好地发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回应并助澜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存在论、语言学转向,继承并发展了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思想,而且还赓续并创新了古希腊、中世纪的神性美学传统。这对致力于创新的当下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轼的人生坎坷、情操高尚,这决定了其艺术风格的基本性质。苏轼思想旷达,胸襟开阔,感情奔放。其论文,贵以“意”摄之,贵天才变化,重在“活”与“变”。常用“水”这个意象,因为水之无“常”无“定”的自然特征正好切合“活”、“变”的美学特质。用水之属性来衬文之姿态,体现出他对文章风格的一个基本的美学追求,即追求新意,不拘成法,率性而作,  相似文献   

14.
《东北后备军》2009,(12):F0004-F0004
马登刚,现任沈阳军区某要塞区海防团政治处干事,少校军衔。从事新闻摄影宣传报道工作17年来,他的足迹走遍黄海前哨海岛哨所,从平凡的边关军旅生活中捕捉闪光的精彩瞬间。扎实的美学功底和勤奋、钻研的工作精神使他的作品细腻唯美,对光影的良好控制能力彰显了他长期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其作品先后见诸报端1000余篇幅,20余幅作品在军内外影赛入选获奖,10余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把美学界定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其研究对象仅局限于艺术美,是从研究它的概念开始,他在驳斥了康德关于真实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观点后指出,美与真是一回事,最后给美的定义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电教教材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教教材的主要美学特征,并提出了电教教材编制人员应具备的美学素养及电教教材三维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食指[1]诗歌的主题是苦难和宿命,其中最动人的部分是纯朴而高贵的诗质,他忠实于内心的呼唤,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和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对苦难和宿命的抗争,建立在美好天性和本质向善的道德信仰之上,诗成为生命的内在抒发。与之相适应,是他的诗歌传统形式美的内核,以节制和内敛的美学追求,更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谈数学美     
美的本质、审美及美的创造是美学的要素,美学在众多学科交叉互融中极具活力,于是数学美就应运而生,其与美学相辅相成。本文对数学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严谨的德国人在美丽的建筑面前,也流露出了浪漫的一面。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建筑业者无疑是谱写生活乐章的乐师。他们用一砖一瓦,弹奏绚丽音符;用一刀一铲,书写建筑辉煌。  相似文献   

20.
审美距离,在美学上是一条重要的原理.审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太远则不清,构不成审美对象;太近则为种种细微结构淡化了整体的美.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