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或跑面,或蹲点,或全面检查,或专抓某事,只要时间许可,都应尽可能做好“四件事”:听听“数家珍”,帮帮“挠头事”,点点“当局迷”,谈谈“心里话”.这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后进单位,它工作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是颇有见地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领导和机关来说,这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部队动态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坚持"三个为主"科学服务基层骆林森领导机关下基层工作组如何科学指导服务基层?从调查和部队反映的情况看,应注意坚持"三个为主"。一、机关下基层工作组的组合方式应坚持以"联合工作组"为主。"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形成合力抓基层,是军委领导关于抓基层建...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党员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汲取群众智慧,把官兵的智慧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聚,将其转化为推动强军事业前进的无穷力量。1988年12月20日,福建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县举办,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头接待了102名上访群众。随后,他亲自主持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巡回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并在1988年底的地委工作会议上提出改进领导作风。后来,这个提法具体化为“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习近平同志能够提出“四下基层”,既是自己长期实践经验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一个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接过这个传家宝,深刻领悟“四下基层”,全面运用“四下基层”,把这个传家宝运用好,推广到各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领导机关下基层,是领导机关指导、帮助和服务基层的重要方法。近几年,各级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基层办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事好事,赢得了普遍的欢迎和赞誉。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领导机关在下基层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不良行为,需要认真克服:  相似文献   

5.
正下基层调研本是上级领导机关了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掌握不同单位建设状况和官兵思想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今,有些领导机关下基层调研却被称为"作秀"。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领导下基层并不是为了了解官兵疾苦、解决基层问题,而是把下基层当成增加"上镜率"的途径,当成捞取"升迁资  相似文献   

6.
随着蹲连住班活动的展开,很多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来到基层当"兵"。面对下基层蹲连住班的"兵",不少基层主官心中没底。如何带好蹲连住班的"兵"呢?  相似文献   

7.
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跑面、调查研究,为的是多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但同样是下基层,收获往往不同。有的满载而归,有的收获甚微,甚至带回来的是些虚假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士兵 《政工学刊》2007,(12):45-4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指导,是各级党委机关调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实施正确工作指导,提高基层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四要”上下功夫,蹲点才可能出实效。  相似文献   

9.
有话直说     
正下基层莫成"客"时下,一些机关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帮助基层单位解决"疑难杂症",督促"三秋"生产,但有些下基层的机关干部蜻蜓点水,"身入"而不"心入"。机关干部下基层,根本目的是帮助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增进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但是,在下基层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让人失望、变味的现象。一是搞形式主义。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是干部下基层蹲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是有  相似文献   

10.
抓基层随想     
抓基层随想张友法既抓“集中”更抓“经常”抓基层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抓反复,反复抓。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对工作组下基层集中办多少件实事,解决多少难题讲得比较多,而对怎样经常性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则相对强调少一些。在某些时候,针对某些“不开的壶”多加一把火,...  相似文献   

11.
“助”与“阻” ,读音虽相近 ,含义却迥异。工作组的作用和效果就有个“助”与“阻”问题。领导机关派工作组下基层帮助指导 ,这是实施领导、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 ,也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基本途径。实践证明 ,必要、及时、精干、高效的工作组对基层确实管用、有帮助。但同时 ,工作组过多、作用不大甚至为基层添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工作组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基层进行帮助指导 ,但有些却是助不足而阻有余。本来部队依据教育训练计划按步就班抓落实 ,却临时动议来了工作组 ,计划不得不随之变化 ,忙乱也随之而来 ;基层单位有各自的实际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群众会说这个领导“讲原则”;有的干部不坚持原则,把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放在原则上,群众会说这个领导“不讲原则”。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当然,个别时候、个别情况下,个别人也采取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利用群众暂时对一些事情的不理解,煽动群众对坚持原则干部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领导扑下身子抓基层江苏启东市人武部在抓民兵基层建设中,部长施建良、政委颐林忠身背挎包、骑自行车下基层,搞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同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一起探索,解决基层难题。领导扑下身子抓基层,政变了机关作风,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兵工作“三落实”。人武部工作全面落实,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民兵规范化训  相似文献   

14.
杨靠山  陈彪 《政工学刊》2006,(10):43-44
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是领导机关全面了解基层、科学指导基层、提高基层按纲建连能力、促进基层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各级机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干部到基层连队蹲点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全面建设。但也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态度不够端正、作风不够深入、方法不够科学、素质不够过硬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蹲点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下大力加以解决。一、强化领导机关的责任意识,着力解决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指导,既是基层建设需要,又是机关职责所在。总的看,绝大多数机关干部对蹲点指导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招待所年久失修,条件较差,正拟大修。一上级工作组来检查工作,带队领导谢绝主人住地方宾馆的安排,坚持住旧招待所听汇报,看现场,指导工作,帮助解决了难题。群众感慨:这样的工作组“起作用”,“好伺候”!“起作用”是下基层的初衷,机关工作组理应做到。而“好伺候”却是难得的评价,一定程度说明工作组思想作风端正,充分体谅和真心帮助基层。但现实中,有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每当领导机关给基层应有的帮助和支持,为群众办一些实事、送去温暖时。群众总会交口称赞,并说领导机关对群众有“恩德”。群众的感谢是对领导机关工作的肯定,也是检验一项工作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的“试金石”。领导机关该怎样看待群众的感谢?如何听取群众的感谢?是不是能做到不可不忘也,不图回报,一如既往呢?对此认识不同,做法也就可能各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值春耕春播,各单位正在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支农帮困活动。但有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扶贫效果,热衷于锦上添花、"择优而扶",对创业有一定基础的"能人"进行扶持。更有甚者,个别领导不惜重金打造上级的"观摩点",无非是追求面子,博得上级好评。既然是下基层,就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领导机关  相似文献   

18.
正组织部长带头下基层,服务基层,开展新一轮干部谈心谈话,深入地关心、帮助和考察干部。如何使谈心谈话活动真正有成效,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敢于放下"官架子",善于放下"官架子"。组织部长主动下基层,找基层干部群众谈心谈话,难免会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如此以来,基层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9.
多接地气,多聚人气,多增才气中组部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来,在全国各地组工干部中兴起了调研之风、下基层之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作风转变,确实提高了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实际工作中,有的组工干部把下基层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广东江门军分区从今年起,有计划地组织干部下基层蹲点和代职。由军分区常委率领的3个工作组已奔赴基层。军分区党委要求,下基层的干部时间不少于两个月,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回来后要提交1份调查报告或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