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武振  唐昊 《环球军事》2014,(20):32-3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更深层次的网络化时代迈进,各领域几乎被“一网打尽”。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巴西的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信息主权的概念,指出信息卞权是互联网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强国大力宣扬“核弹只能毁灭一个地区,网络可以毁灭一个国家”,极力发展网络武器,试图在网络空间保持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2.
战争轶闻     
据《莫斯科新闻》报道:1954年9月13日,苏联驻白俄罗斯的一个步兵整军,4万多名官兵在哈萨克斯坦平原上的托特斯克进行了一次使用真核弹的所谓模拟核战争条件下的军事学习。据消息说,当天天气闷热得令人窒息。随着一颗真的核弹在演习部队之间1150英尺高的空中爆炸,“红”方  相似文献   

3.
自从空间时代开始以来,苏、美两国制造和贮存了足以多次毁灭对方的战略核导弹,这使得他们各自都不得安宁,日夜担心被对方的导弹核武器毁灭。怎么办?在各怀心事搞核裁军谈判的同时,美国想出了另外的一招,就是用各种手段叫进攻的核弹在接近目标前统统击毁,实施所谓完善防御、代号为“亚瑟王之箭”的X射线激光武器。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航空航天史有很多世人无法解释的谜团,其中最大的谜团就是二战之后,美国军方曾急不可耐地要探测土星,而且制定了庞大周详的太空探测构想——"俄丽翁计划"。土星距离地球有12亿多公里,就是光速也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美国科学家设想的火箭重达万吨,以800颗核弹为动力,估计用三年的时间抵达土星——  相似文献   

5.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虽然47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7.
一、微型钻地核弹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允许发展爆炸威力相当于5000吨TNT以下的微型核武器的法案。虽然微型核弹对土壤和岩石的穿透力与常规钻地弹相同,但微型核弹头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通过破坏地下目标的整体结构去摧毁目标,而不一定要钻入目标内部。根据美国5027作战方案,一旦朝鲜“八侵”韩国或者美国认为朝鲜“核武器开始有威胁”,美国空军第4联队第336中队将立即担起保护韩国、对朝鲜战略目  相似文献   

8.
侯坤 《政工学刊》2018,(1):96-96
1966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钱学森等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周总理首先作了一些背景介绍。当时,我国虽然研制出了核弹,但帝国主义却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意即我国虽然有了核弹,却没有相配套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9.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决策者们在50多年时间里居然严重低估了核弹的真正威胁!自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诞生、广岛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袭击之日起,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的政治家们关心的只是原子弹和其他核武器的爆炸杀伤力,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核武器爆炸一刹那产生的致命大火的杀伤力。实际上,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大火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远比爆炸本身产生的威力大得多,然而,这一威力却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10.
5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就美国军方力主研制的小型核弹作了充分详尽的解释。随后,参议院以51票对43票的表决结果,同意取消1993年禁止研发低当量核武器的《斯普拉特-弗斯国防授权法修正案》,从而为恢复小型核武器的研发扫清了法律方面的障碍。 拉氏戏称小型核弹为“迷你核弹”,单枚核弹的爆炸当量在5000吨以下。美国国防部已拨款1550万美元研发“强力核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内,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核专家和军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垄断核武器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俄国人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5年,多则需要20年,一般可能为10年。完全出乎美国人的预料,距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仅隔4年,苏联的原子弹便于1949年8月爆炸成功。从此,在核武器的威力大小、运载工具,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及命中精度等方面,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持续40多年的核竞赛。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方尤为注重提高核弹的爆炸威力,都想摘取和保持“核弹之王”的桂冠。  相似文献   

12.
钻地核弹被认为是对付坚固点目标,特别是藏有化生武器的加固深埋目标的有效武器,但使用钻地核弹袭击摧毁这类目标的同时将导致核化生物质大量外泄,产生严重的附加毁伤,就这种后果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3.
苏伟丽 《军事史林》2008,(12):60-63
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不能打起来,我们首先要归功核子弹。战争是毁灭敌人,保全自己。核子战争有两败俱伤的物质,既毁灭敌人,也毁灭自己,故不能视为战争。 ——梁厚甫  相似文献   

14.
蒋剑影 《防化学报》1997,8(2):30-32
核武器正向小当量化发展。在核弹使用上,也可能出现短时间内多枚袭击情况对这种小当量和短时、多枚的核弹袭击,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监测是困难的。而用布阵测量闪光到达时间的方法进行核爆监测,笔者认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3,(12):40-42
近年来,接连有消息称F-35将挂载现役B61核弹,成为美军具备战术核打击能力的隐形战斗机。众所周知,F-35作为美国倾力打造的新一代空战利器,在经历了“诸侯疯抢”和“退订风波”后的今天仍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如何看待B61核弹与F-35的关系?F-35一旦实现了“隐形”与‘核武”结合其战力如何?美国方面作出这样考虑,又包含了怎样的战略等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上有五个国家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他们是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此外,还有十多个国家据传可能已拥有核力量或正在为此而努力,但他们都没有公开承认。印度于1974年爆炸了一个核装置。据说,以色列已生产了十至二十枚小型核弹。  相似文献   

17.
核武器发展到20世纪结束之时,无论是在数量上、种类上、吨位上、精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登蜂造极的地步。到新旧世纪之交,全世界库存核武器已达5万颗核弹头、130到150亿吨梯恩梯当量,足够毁灭人类十几次以上。在核幽灵如同梦魇般萦绕于人们脑际的时候,科学家、军事家、平民百姓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一场核大战中,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刘耿 《宁夏科技》2002,(7):24-29
2002年5月31日下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就日本是否可以拥有核武器问题发表评论说:作为个人,如果非要表态的话,“我认为可以拥有吧”。福田还声称:“日本目前不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弹等攻击性武器,亦即不拥有进攻他国的手段……如果是专守防卫的话,(日本)则可以拥有核武器,不能拥有是没道理的。在宪法上或是法理上,也没写日本不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弹”。他竟公然宣称:有必要的话,可以修改“无核三原则”。  相似文献   

19.
马沈 《军事史林》2010,(5):59-63
“偷来”的“三军”,听起来几乎是匪夷所思,但这的的确确是活生生的铁一般的事实。而且就发生在以色列刚刚过去的历史中。以色列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来说,国家安全是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的大事。凡是以色列需要却叉通过谈判得不到的东西,他们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摩萨德这个以色列情报机关的首脑,则担当了主要的角色。就这样,在他们的一个又一个惊天计划下,几乎“偷来”了一支海军,一支空军,还有一支装备核弹的战略部队。  相似文献   

20.
河北长安人深深懂得,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文化作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被提上议事日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进行文化管理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