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春暖花开,人们即将迎来一个心情轻松的季节.然而,对于军人来说,持久的忧患意识,却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无法去忽视头上的天空和身边的时代,哪怕是片刻.  相似文献   

2.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抓意识形态工作,宁可把风险、困难估计得足一点,也千万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风险一旦发生时手足无措,陷于被动。过去我们讲忧患意识,比较多的是从"落后就要挨打"去强调。  相似文献   

3.
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战斗意志,为战斗精神保持注入活力。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层层积淀到民族心理的深层,一直是激发国家、军队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我军也是伴随着这种忧患意识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战斗集体,始终怀着“忧国忧民”、“救亡图存”、“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启忧启圣"的说法,意思是说,深切的忧虑可以开启人的睿智才能。历史上这种忧患意识曾造就了百折不挠,挫而愈锐的政坛伟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使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我们研读《邓小平文选》时,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跃然纸上,极大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笔者试就小平同志忧患意识的社会历史背景、忧患意识与艰辛探索的主要体现、忧患意识的延伸与深化等三个方面阐述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5.
据《羊城晚报》4月17日报道,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警告说,中国科研人员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不可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6.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的思想随着五彩缤纷的现实的发展变化,也各有其不同的变化。别的不去说它,单说人们的国防观念,就因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觉悟而表现出不同的认识。 前不久,我曾到广州地区,发现位于广州闹市区、中港合资的中国大酒店全体员工有着强烈的国防观念,尤其是中方总经理卢鸿炳,  相似文献   

7.
她没有当过兵,却始终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国防建设事业;她没有上过战场,却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关注着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驻军官兵说她为子弟兵动真情,部队首长说她为国防建设付浓情,退役军人说她不忘功臣见亲情,她就是四平市铁西区区长、区武委会主任刘俊玲。  相似文献   

8.
生日定律     
语言学大师索绪尔说过:“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此话从人们对生日的态度就能验证。本来平平常常了无新意的一天仅仅由于是N年前某位同志伴随他第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他就格外在乎这天,也希望别人能重视它。人们称这天为——生日。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具有强烈而深厚的忧患意识,其忧患意识具有进步性与局限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特点。这种忧患意识,对于推动民族自强、国家发展以及文明演进,促使个体塑造理想人格、提升生活质量与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宣传心理学中,新奇律是一条重要的宣传规律。这条规律揭示:在一系列的宣传论点中,那些对听众来说最新奇的论点,不仅最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而且对人们的说服和影响效果也最佳。政治课作为“用政治道理来说服人们遵照政治原则和规范去做”的说服教育过程,它同政治宣传规律有诸多相通之处。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圣经》中说,当一扇门为你关闭时,别伤心,因为上帝同时还会为你打开一扇幸运之窗。无独有偶,别林斯基也曾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对于那些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人们来说,不幸的境遇中也蕴含着机遇,只是看你怎样去谋取转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无不受到他那博大而崇高的爱国主义之基本精神——忧患意识的驱动.邓小平的优患意识与中华元典开其端绪的忧患意识这一民族精神保持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追求中华民族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挫而复起,穷且弥坚的精神动力.所不同的是,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具有新时代历史变革的实践高度,充溢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才略,在忧患的运作及其价值实现方面达到了空前未有的自觉.忧患意识乃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给与积极的精神诊断,并以危机感为基础,以加快历史进程为主题,对现实存在进行辩证的否定、批判、怀疑与建构的自觉意识.它表达了知识分子、政治家和一切爱国者对民族历史的进化与提升所给与的终极关怀,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分守己”这个词越来越“贬义化”,被看作是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代名词。其实,人们误解了“安分守己”的真实涵义。孔子对其是这样理解的,他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即安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做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也正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言:  相似文献   

14.
胡主席曾指出"忧患意识根子在思想上,表现在工作中。"笔者以为,增强忧患意识只有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在工作中体现忧患意识,才能见成效。(一)以军事斗争准备促进忧患意识增强。如期形成应急作战能力,既是最现实、最紧迫的一项任务,也是增强人武干部忧患意识的一个宝贵实践载体。要针对是不是把打赢当口号喊,对如何提高战斗力思考深不深,对策措施多不多;当兵打仗、任期内打仗的思想树得牢不牢,是否存在着以不打仪的心态做打仗准备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克服"练为看、练为比、练为考"的现象,确保训练的正确方向。(二)以工作落实标准推进忧患意识增强。工作落实标准是对忧患意识事业心责任感的检验。要从工作指导思想、工作落实手段、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切实帮助人武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三线建设是个“包袱”;也有人说,三线是个宝。究竟是包袱还是宝,若是包袱如何甩掉,如果是宝又怎样去开发,不去翻阅它的历史,不去关心它的现状以至不去研究它的将来,就不可能得出关于解决它的出路问题的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 (一)三线建设并不是包袱三线建设是毛泽东同志生前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先后用十几年时间搞起来的。他早在一九五六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就相当明确地阐述了工业布局分一、二、三线的想法,这时他已经预感到工业、人口密集于一线沿海城市对国家全局和发展不  相似文献   

16.
文化形态的国防是国防软实力,其内容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国防文化软实力建设抓好了,对于增强公民的主权意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长期和平,国防文化软实力建设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值得引起警觉。  相似文献   

17.
文化形态国防是国防软实力,其内容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国防文化软实力建设抓好了,对于增强公民的主权意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长期和平,国防文化软实力建设渐渐淡出人们的眼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相似文献   

18.
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公民的忧患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营造人人关心国防建设的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的组织实  相似文献   

19.
笑笑好心情     
献血大象看到一群蚂蚁向它家走去,就问蚂蚁你们干什么去?蚂蚁说大象婶婶生病了,我们献血去!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记胡主席的谆谆教导,更加积极自觉地投身到军事斗争准备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在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实践中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