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也就有了战争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的甲骨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心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些是占卜征伐用兵是否吉利的,也有些记载了战争的掠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左传》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就更多了。但是,我国虽然产生过象《孙子兵法》那样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很晚才出现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盛行官方撰修史书限制了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的产生。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史学家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就写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  相似文献   

2.
《军事历史研究》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研究军事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  相似文献   

3.
(一) 《军事历史》和读者见面以来,介绍了不少有借鉴意义的战争的历史经验,对于开阔广大读者视野,活跃军事学术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爱和欢迎。我们衷心祝愿《军事历史》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全国性的军事历史的学术刊物。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史学研究要绝对忠于历史。历史是既成事实,不能采取自然科学研究的假设方法,更不能阉割历史、改造历史。二、保持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评价某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大变革的岁月,也是一个充彻纷争的时代,更是一个追求新生的社会,它在中国漫长而凝重的历史长链中,被命名为“春秋”。春秋时期作为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得名于鲁国史书《春秋》。它的上限通常被确定在公元前770年。这一年,都于搞京(今陕西西安一带)的周王室,在经历内乱和外侵的双重浩劫之后,不得不放弃破落衰败的镐京,辗转向东迁徒,定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后人一般以这一年为春秋时期的起始。至于春秋的下限(也即战国的上限),人们的看法多有不同,有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而作划分的,如以公元前453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提出了军事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建议把这个问题作为“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来开拓。这个意见值得重视。本刊开辟的《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栏目,将本着贯彻“双百”方针的精神。就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军事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军事史学理论、方法的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史学理论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热忱欢迎大家赐稿参加这个问题的探讨,交流经验体会,以推动开创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汉时期的屯田兵制开始,以后历代相袭,沿续至今。考察我国历史上军队所进行的生产经营,可以为我们今天搞好生产经营提供不少有益的借鉴。汉文帝时,晁错提出“移民实边”建议,以巩固北部边防。后来由于对匈奴战争的需要,屯田随之由民屯而发展为军屯。所谓军屯,就是以军队垦种土地,发展生产,以供军用。如汉武帝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  相似文献   

7.
《军事历史》1987年的研究宣传,在重点研究我军历史的同时,要扩大我国历代军事史和外国军事史的研究。各项研究要突出军事思想和指挥谋略,历史上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经验,并适当增加军事史学方法论的研究。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六十周年和“七·七”事变五十周年,将加强这方面研究宣传。各主要栏目研究宣传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被马克思誉为“军事权威”,被威廉·李卜克内西称为“军事思想家”的恩格斯,在协助马克思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同时,也在无产阶级军事历史理论和军事历史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一)列宁曾经说过,恩格斯是继马克思逝世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选集》第1卷第86页)。综观这位学者和导师的革命实践,研究军事历史只是其从事理论探索的一个部分,而以很大精力协助和支持马克思的工作。马克思的学说成  相似文献   

9.
陈溪 《环球军事》2014,(24):67-67
“它描绘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史,以及战争如何促使现代中国崛起。这本书揭开了行将被人遗忘的历史记忆.为人类史料的丰富和完整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如此高度评价的就是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这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多国媒体的盛赞,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甚至称其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屈原贬迁安徽陵阳是在顷襄王登位时的公元前298年,《哀郢》作于被迁九年后的前290年,否定《哀郢》与前278年白起破郢相关的说法。认为屈原于前289年回郢,向顷襄王提出振兴政纲,触怒襄王,当年秋被再迁湖南溆浦;途中作《悲回风》,道出了“骤谏君而不听”的史实。在溯沅水赴溆浦的途中,即夏历十月在古镇沧港的沧浪水与渔父对话,渔父为之歌“沧浪之水”。  相似文献   

11.
《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或称《司马穰苴兵法》。《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 它成书于战国中期(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据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战国中期,齐威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日《司马穰苴兵法》。”所以可以说这部兵书最晚也在战国中期就问世,它是齐国大夫们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成的一部名著。 《司马法》在汉代,共有一百五十五篇。汉代以后,许多篇章已散失。至清代,仅存今本《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和《用众第五》五篇,约  相似文献   

12.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无韵的称《书》”。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3.
汉中,是一块十分古老的地方。据《史记·秦本记》载,秦惠文王13年(公元前312年)设置汉中郡,“汉中”一名从此出现,迄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自秦汉以来,汉中便引人注目的载入史册。在战乱频繁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在这十年中间,《军事历史研究》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自加压力、开拓前进的路。由于空军政治学院历届领导精心扶植,由于学界同仁竭诚支持,由于《解放军报》、《文汇报》、《高等教育》、《世界历史》等报刊大力宣传,也由于编辑部几个自称“学子”者,甘愿坐冷板凳,敬业爱岗,编纂出版的这四十册内容丰富、有自己特色的洋洋千余万字的学术成果,终究被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宝库里。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十年磨一剑”。《军事历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学界瞩目的成绩,“磨”乃是关键之所…  相似文献   

15.
马汉军事经济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尊为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海军学院毕业后长期在海军任职,先后随舰队到过拉美、亚洲和非洲,具有丰富的航海阅历。马汉贪婪地阅读能找到的每一本历史著作,并依据历史材料,于1890年出版了《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军事历史研究》是国内研究军事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家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南京政治学院主管,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主办。《军事历史研究》坚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军事斗争准备、为军事史学教学和研究、为弘扬先  相似文献   

17.
军旅作家徐贵祥方面大耳、浓眉大眼、军人气十足。他以《弹道无痕》、《决战》、《历史的天空》等一系列“独树一帜而又异常醒目”的作品,被人称为军事题材小说创作领域的“正面强攻派”。身为作家的徐贵祥对于战争片的研究有着学者般的执著。据闻,为写抗日题材小说他能精细到列表研究日军驻屯联队的编制和装备、“下士官”、“干部候补生”的晋升步骤与职责范围,至于《菊与刀》、《武士道》之类的日本人“认识论”更是案头翻烂。也许,这只有用基因和血液里的某些特质才能解释。徐贵  相似文献   

18.
《军事历史》1992年第6期刊载何素光《红二十七军成立地点小考》(以下简称《小考》)一文,读后认为其结论颇值得商榷。《小考》提出红二十七军在趾风河成立,我以为红二十七军在英山县建立,这已为多数史学者所承认。《小考》的主要依据是徐海东1965年1月写的《生平自述》,但纵观《小考》引证,并未发现红二十七军成立时间地点的确切说明。《小考》以时间词“不久”,说事词“整编”、“战斗”以及红二十七军首战告捷地点是在宿松趾  相似文献   

19.
我是《军事历史》的忠实读者。在众多的社会科学及军事史刊物中,《军事历史》是一个办得很有特色的刊物,很值得专业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一读,阅完《军事历史》1991年第3期后,我的这种认识更深刻了。综观地方社会科学界及军队系统所办各种刊物,在学术性和普及性的结合上往往顾此失彼,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存在相当难度。而《军事历史》却很好地将学术性和普及性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古希腊文明起步较晚。公元前八世纪“荷马时代”终结,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到公元前五世纪,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超过了比它早二三千年进入奴隶社会的一些东方文明古国,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希腊的“奇迹”。那么,古希腊“奇迹”出现的条件如何?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的,经济的之外,古希腊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为“奇迹”的出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