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连队传家宝     
正连队:成都军区某舟桥团五连传家宝:"无坚不摧"锦旗成都军区某舟桥团五连诞生于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其前身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的一支工兵小队,后编人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旅工兵连。曾先后参加上党战役、同浦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着名战役,经历了大小战斗千余次。特别是在徐州大会战的攻克杨子秀战斗中,五连在统一号令下,  相似文献   

2.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望阳解放战争时期,我是第三野战军第9纵队的陆军记者。1947年,我随第9纵队留在内线参加了南麻临朐战役,并聆听了陈毅司令员对这次战役所作的报告。现根据当时的纪录和与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写成此文,以缅怀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七月...  相似文献   

3.
君威 《军事史林》2007,(2):34-41
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决死第1纵队、太岳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太岳军区第8纵队第22旅、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组成的。 1947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渤海军区以其所属部队组建渤海纵队(当时番号尚未公布,而以渤海军区前方指挥部代称),军区司令员袁也烈兼纵队司令员  相似文献   

5.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淮海战役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中取得胜利,与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一系列建议密切相关.<周恩来传>在评述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相似文献   

6.
西府战役得失之我见马肇钧1948年四五月间,西北野战军在陕西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和甘肃陇东地区进行的西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西北野战军第1、第2、第4、第6纵队,于4月16日从陕西关中分...  相似文献   

7.
王稷 《军事史林》2008,(11):16-20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战略战役单位是各大军区及其所在区域的各野战军,基本战役战术兵团则是由各野战军所属的步兵野战纵队担当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在淮海战役中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73团(济南第一团)第7连指导员,亲历了淮海战役中的一些重要战斗.在纪念淮海战役60周年之际,作者著文以亲身经历追忆了当年战火硝烟中的一些往事,缅怀了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给读者留下了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作为右路先头部队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第13师作为该纵队的先头师,经过17天连续行军,越过喜峰口到达三河县后,长途奔袭并解放北平西北的军事要点沙河镇和红山口.尔后和该纵队其他部队一起抢占丰台,并在一天之内打退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反击,切断平汉与北宁铁路,封闭了北平守军的陆上南逃之路,提前50多个小时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受到中央军委嘉奖.  相似文献   

10.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战略性的决战。我们第8纵队(当时我任纵队司令员)和史弟部队一起,围攻锦州,会战辽西,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对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三十六年来,缅怀此役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同志们,使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写此文,以志纪念。 (一) 1948年9月12日,根据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以下简称东野司)迅速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指示,我第8纵队采取白昼休息、夜间快速行军的方式,从八面城地区出发,经三江口西渡辽河,通过金宝电以南人烟稀少的草原和沙漠地带,经康平、彰武、新立电等地,九天行程九百多华里,于9月21日进抵北宁线中段的北镇地区。当日东野司来电,令我纵队急速南下,经石山站,渡大凌河,包围葛文碑、大薛屯(薛家屯)之敌,截断锦州和义县两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突破天堑扫万军——记渡江战役中的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宋任远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宋时轮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和第3野战军第9兵团的司令员,率部参加过朝阳集、莱芜、泰安、老河口、豫东、济南、淮海和渡江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2军,是在革命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支战斗部队。它的前身是晋冀豫鲁野战军第6纵队。这个纵队是以太行军区六分区机关及直属队、韦(杰)支队、石(志本)支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组成的。1945年11月5日,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召开成立大会。首任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君毅,副司令员王近山、韦杰,参谋长张廷发,政治部主任鲍先志。下辖第16旅,旅长韦杰(兼)、政委张国传;第17旅,旅长石志本、政委何柱成;第18旅,旅长肖永银、政委李震。纵队成立后未及整训,即参加峭河战役和白晋、安北作战,先后歼敌4000余人。 1946年7月,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君毅、  相似文献   

13.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性战役之一.笔者作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师长,率部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战役开始后,指挥所部渡过运河直插陇海铁路,和兄弟部队一起合围了国民党军第7兵团,为全歼该兵团做出了贡献;尔后率部南下,指挥第37师在西集团编成内参加了围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双堆集战斗;第12兵团全军覆灭后,带领部队在永城西南地区进行战备休整,直到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笔者时淮海战役中作战指挥方面的心得体会,反映了当时作战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对今天的军事学术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向前的名字,在1930年我参加红军时就听说了,知道他是红军著名将领,英勇善战。但我与徐向前直接会面,并在他亲自指挥下作战,则是在18年后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场上。临汾战役“打鼠如虎”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我所在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师向鲁南敌后进军,攻下津浦铁路官桥据点,全歼守敌。后向鲁中转移,参加胶河战役。这年底,独立师转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1948年2月,独立师正式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旅,我任该旅旅长,张春森同志任政治委员,指挥原独立师所属的3个团:第109、第110…  相似文献   

15.
临(汾)浮(山)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在闻夏、同蒲战役之后,于1946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临汾、浮山地区进行的一次歼灭战,此役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1师第1旅,重创第27、第167旅,给进攻晋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次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6.
嘉贤 《世界军事》2022,(5):59-60
1946年12月中旬宿北战役后,由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编注:以第80旅为基础,配有坦克、榴弹炮、汽车等技术装备,当时国民党军只有3支快速纵队),闻整编第69师在宿北被歼,被迫在临沂西南30余千米的向城、卞庄(今苍山)、兰陵、平山地域转入防御,其左翼整编第5...  相似文献   

17.
傅骏 《军事历史研究》2003,161(1):95-101
端平元年 (公元 1 2 34年 ) ,蒙古灭金。南宋与蒙古开始正面直接对抗。端平二年 ,蒙古国几乎同时兴兵进攻西域、高丽以及南宋。攻南宋的蒙古军队选择了四川作为主攻方向 ,而他们对京湖襄阳地区的用兵仅是攻掠性质的。襄阳地区在元世祖灭宋的战役中 ,发挥了决定王朝命运的作用 ,但在端平年间 ,却未受到蒙古方面的重视 ,而在南宋方面由于北军的叛乱和破坏 ,丧失了对襄阳地区的实际控制后 ,蒙古统治者竟然没有对投降的襄阳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 ,使得蒙古放弃了一个提前奠定灭宋基业的大好机会。南宋则在全力对付蒙古四川和两淮方面的进攻之时 ,也无余力重新建设襄阳。最终 ,襄阳地区由于端平年间的战事和动荡 ,被双方荒废了十五、六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 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与在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常玉清任副司令员,吴肃任参谋长,孙克骥任政治部主任。6月,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7月至8月参加苏中战役,8月下旬和华中军区第2军分区部队一起,于邵伯地区顽强抗击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主力的进攻,取得阻击战的胜利。10月,参加涟水保卫战,与兄弟部队一起迟滞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9.
1948年3月,我陈、粟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陈、谢集团第4、第9纵队,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乘敌裴昌会兵团由豫西西调西安,渭北、潼关、洛阳间兵力空虚之机,发起了洛阳战役。在这次对洛阳古城的攻坚作战中,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以顽强的战斗作风,首先突破敌坚固设防的洛阳东门,为攻城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对全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在3月9日攻城部队袭占洛阳四关、基本肃清外围之敌后,第1营于11日午后奉命担任  相似文献   

20.
1950年春夏之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 15兵团指挥第 40、第 43军等部,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横渡琼州海峡,突破国民党军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立体防线,胜利解放海南岛。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以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岛屿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依靠单一的陆军,主要以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为航渡工具,其现代化程度远不及两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著名的渡海登陆战役,与发生在同一年的仁川登陆战役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从而赢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