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秋10月,丹桂飘香。在科研部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下,学院基础部法学教研室《武警处置突发事件法学》、《武警执勤法学概论》两部著作最近顺利面世。它们以独特的分析研究视角和创新的法学研究方法,对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及执勤中的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填补了武警法研究的空白,是帮助指导武警部队完成执勤、处置突发事件任务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11日上午,北京南郊武警某部训练场上,1500名武警部队官兵参加了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综合演习。在模拟电影院、地铁站、餐厅、文化广场和外交公寓等建筑的环绕下,武警官兵乘坐摩托车、防暴车、装甲运兵车和直升机杀入突发事件现场:8辆98轮式装甲  相似文献   

3.
处置边境暴力突发事件是武警边防部队履行边防保卫工作任务的重要职责,加强对处置边境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建立适应处置边境暴力突发事件特点的情报工作体系,是提高处置边境暴力突发事件整体防控能力,维护沿边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有力保障.在论述边防情报在边境处突工作中的作用、处突情报工作的原则和处突情报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边防处突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和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由武警学院基础部刘红岩教授主持的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军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涉法问题研究"通过验收。课题组撰写的4篇学术论文分别在《广西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军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军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涉法问题有利于保证其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减少违法行为对公民权利造成的侵害,对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课题主要实现了以下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重要思想论述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张维忠 吕红波等《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 0 0 3.1从新的视觉充分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意义张 彬《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 0 0 3.1“三个代表”是对一个代表的重大发展高文锦《武警学院学报》2 0 0 3.1试论江泽民同志的科技发展观曲 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 0 0 3.1部队训练管理公安消防部队执行反恐怖反分裂任务初探吴根群 张涛等《武警学院学报》2 0 0 3.1论处置边境暴力突发事件中的边防情报工作周 峰《武警学院学报》2 0 0 3.1武警处置突发事件特点规律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不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应当依靠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武装警察法》)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根据执行任务的需要,加强对所属人民武装警察的教育和训练,提高依法执行任务的能力。处在执勤、处突第一线的武警官兵应增强法律意识,开展法律运用训练,编制处突法律预案,在部队基层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文化,从而提高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武警边防部队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处置手段相对单一,针对性不强。武警边防部队应从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处突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加强专业研究,强化处突决策及实战能力;创建多途径研究、训练模式,努力提高研练绩效,从而实现部队处突能力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李朝 《云南国防》2004,(6):53-53
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行动中,武警官兵手中的警用武器常常让犯罪分子纷纷落马,成为震慑犯罪分子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9.
公安现役部队通常处于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线,掌握着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手信息。公安现役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是否健全,能否做好突发事件处置信息传播工作,不仅关系着事件能否圆满解决,还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公安现役部队良好形象的塑造。建立健全公安现役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构建全程立体传播格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处置。  相似文献   

10.
刘世虎 《国防》2005,(12):28-28
信息化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武警部队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拳头”和“尖刀”,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处突”指挥决策研究,对于快速、稳妥、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化条件下处置突发事件,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处置环境的信息社会化。处置突发事件的客观环境,将不再是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而是信息快速流动、国内外互联互动的社会大环境。媒体对处置突发事件的传播将贯穿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将不再是孤立的,快…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19.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