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军事文摘》2023,(4):10-11
<正>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满载货物昂首起航,于12时10分顺利实现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现了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为神舟十四号乘组和随后到来的神舟十五号乘组送上来自地球母亲的家乡货。那么,天舟五号是如何做到“太空闪送”的呢?与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天舟一号是我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载人航天器,它搭载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于4月20日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  相似文献   

3.
《军事文摘》2023,(6):32-35
<正>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1月6日,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神舟十三号乘组手控遥操作试验1月8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首次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4.
发展简况把活动领域从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太空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1957年10月4口,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Vostok)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962年2月20日,美国航天员约翰·格林乘“水星”(Mercury)飞船也实现了轨道飞行。在60年代,前苏联发展了“东方”号“卜升”(Voskhod)号和“联盟”(Soyuz)号三个系列的飞船,美国发展了“水星”和“双子星座”(Gemini)二个系列的飞船。通过飞船的轨道飞行试验,前苏联和美国已掌握了人在太空中生活,工作,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以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在此期间,美国还实施了举世闻名的“阿波罗”(Apollo)飞船的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着陆。  相似文献   

5.
外层空间     
《国防科技》2003,(1):81-81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东方”号载人飞船,开辟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载人飞船,由球形航天员座舱、仪器舱和反推火箭发动机组成,重约4.7吨,只能乘坐1名航天员。航天员在座舱内的弹射座椅上着密闭式航天服飞行,最长飞行时间为5天。 1962年2月20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水星6”号飞船,并将航天员约  相似文献   

6.
天兵 《环球军事》2008,(19):12-13
9月6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目前,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状态。神舟七号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舱外航天服和伴飞卫星等产品已完成发射场区的主要测试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已基本完成任务实施的各项准备。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发射场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演练,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7.
1.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2F遥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2.神十飞行乘组唯一的女航天员王亚平,1997年9月被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空军航空大学前身)录取,成为37名第七批女飞行学员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随之提出的研制发射空间站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被称为太空探索前哨阵地的空间站在国际上已经历近40年的研制发射历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即将迈出新的步伐之际,这段历程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12日,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再显神威,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苍穹,将载有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神六发射成功再一次证明,长征二号F火箭是具有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火箭,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神箭”。随着指挥员“船箭分离,飞船入轨”的洪亮声音,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和掌声响彻测发大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圈后,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乘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四于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08,(10):74-74
九月二十八日十七时三十七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随后,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安全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9月25日晚9点10分,当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满载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乘坐的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发射试验队队员们都流露出兴奋和激动的神情。成功时刻,记者把视线聚焦到了一个年轻群体的身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轨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同志乘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自强是基础——求实是精髓——创新是灵魂"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从6月11日发射升空,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为载人航天的十全十美划上了句号。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二十年间,载人航天工程完美演绎了航天梦的乐章,将中国梦的交响烘托得厚重而高亢。航天梦成为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是放大的航天梦,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正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并安全返回,13天的时间内创造了6项新记录,这是中国航天之路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跨越。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又掀开新篇章。从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升空到6月29日10时许安全返回,在这13天的时间内,中国航天创造了6项新记录:首次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首次考核飞船手动控制系统、首次进行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与补给、首次考核天宫一号支持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首次将女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之路的新高度,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03,(12):8-1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6-16
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完成了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在任务实施中,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等主要系统于近日分别通过出厂评审,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即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有关系统"两总"代表等参加评审会议。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