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位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进行了代号为“铸铅”的军事打击。一时间,加沙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哈马斯亦成了热议的话题。哈马斯到底是何种组织?在中东进程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  相似文献   

2.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23):56-57
近期,以色列国防军对哈马斯所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代号“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向哈马斯重要目标发动空袭,并在首日打死哈马斯激进派武装组织“卡桑旅”首领艾哈迈德.贾巴里。  相似文献   

3.
郭志  商亮  肖军 《环球军事》2009,(3):46-47
自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铸铅”行动以来,以军在15天内就使用陆、空火力猛烈袭击了哈马斯位于加沙的近1000处军事目标,其中包括战术要点、交通要道、军火仓库、火箭发射阵地、哈马斯成员住所、走私地道和大量的加沙城民用目标等。  相似文献   

4.
4月17日晚,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和车内的两名保镖身亡。他是继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被暗杀后哈马斯又一被暗杀的高官。以色列《耶路撒冷以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庆贺成功暗  相似文献   

5.
黄俊 《环球军事》2009,(6):44-45
在前不久的“铸铅行动”中,以色列为了彻底清除哈马斯组织,采取了各种极端打击手段。其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以军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魔鬼”的武器,这种武器不仅在实体上打击了哈马斯成员,而且在精神上亦给哈马斯的武装意志以有效震慑,这就是神秘的DIME炸弹。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与哈马斯都知道最终会在加沙达成和平协议。然而近日的轰炸和流血事件又使得双方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磋商,而且需要第三方介入协助调停,最终在该地区形成一个多国势力的交叉带,包括以色列、哈马斯、巴勒斯坦、埃及、叙利亚甚至包括更远的土耳其、伊朗和美国。  相似文献   

7.
虽然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的“铸铅行动”以短短的22天结束了,但此次以色列从海陆空全方位对加沙地带发动的规模袭击的行动,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特别是打击只有一些轻武器和少量火箭弹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竟然出动了海军配合空军和陆军对加沙地区进行海上攻击和封锁,并以压倒性的优势短时间内摧毁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场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成了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0月7日,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向以色列发起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陆、海、空三栖突袭行动。遭到沉重打击的以色列随后宣布动员,集结重兵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铁剑”的报复行动。  相似文献   

9.
未雪 《环球军事》2009,(3):14-1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对加沙发动了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猛烈打击哈马斯武装力量。在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之后,以军地面进攻随即展开,加沙地区炮声隆隆,大量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1月17日晚宣布,从当地时间18日2时开始在加沙地带单方面停火,其后,加沙地带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内的各武装派别18日宣布与以色列停火一周。以军从去年12月27日对加沙地带发动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已造成至少1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其中一半是平民。多年以来,巴以之间打打停停,始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其深层次的原因错综复杂。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马以冲突,命门何在?》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激烈冲突,再次将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东地区。作战中一边倒的态势,显示出以军在战术、训练以及武器装备上勿庸置疑的优势。以色列军事强国地位的取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选择的独特的军事工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4,(15):10-12
眼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战火再起。以色列已经把对加沙地带的打击从空袭扩大到地面进攻,并在开战十天之间征召了5.6万名预备役军事人员。相对于以色列的国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以色列一口气动用了如此巨大的战略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战机向加沙地带数十处目标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由此拉开了准备达半年之久的“铸铅”行动。截至2009年1月3日晚,以色列持续近一个星期的空袭可谓“战果显著”,哈马斯不断传来高层领导人相继被炸身亡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国际政治领域爆出的最大冷门无疑当属中东政坛的一次“洗牌”:在1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一举拿下了132个席位中的76席,而此前一直执政的法塔赫仅保住43席。哈马斯通过民选方式赢得执政机会,不啻为中东地区的一场政坛强震,因为这不只改变了巴勒斯坦的政治格局,还给在困境中徘徊已久的巴以局势平添了一个更难以估测的变数,用英国《卫报》的话说,“新局势的猝然到来使每个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哈马斯长期奉行强硬的对以政策,以色列也一直将其视作悍敌。2005年年底卸任的以色列前军情局长阿哈隆·泽维在出席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时,曾不无忧虑地表示:加沙明年将成为“哈马斯斯坦”。“斯坦”出自古波斯语,有“土  相似文献   

15.
战争必须辅以卓有成效的宣传战才能打胜,这是最近加沙战争中以色列重视舆论宣传战的主要原因。在战前动员、战中和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方面,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以色列媒体严格按国家战略意图,或冲锋陷阵,或信息封锁,力求传播自己,同时压制住哈马斯的声音,有力地引导舆论服务于战争目标,朝向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空袭战,是一种最常见、最隐秘、最突然、最奏效的战法。它往往时无所定,兵无所显,战无所规。其"诡道"之术,高深莫测,鬼神难辩。2008年12月27日上午,以色列军队突然空袭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多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7.
试验和模拟是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有效途径,但真实的战斗仍然是终极试验场。2008年底,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发动了针对哈马斯组织的"铸铅行动",这为以色列国防军试验其雄心勃勃的数字军队计划(DAP)相关技术单元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通过此次实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已经在系统研发中得以采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美国也许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对象。他们觉得以色列之所以胆敢欺负巴勒斯坦,就是因为有美国在后面撑腰,因此对美国恨之入骨。可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美国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巴勒斯坦人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情最近得到了最新的诠释:在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橄榄绿的美国陆军制服竟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色,尤其是巴方武装人员更是看中了美军制服的象征意义,以至于美军制服近来成为了巴勒斯坦最流行的时装!巴武装人员穿的是美军制服据美联社7月7日报道,头上盘着一块绿色的哈马斯标志性头巾,手中挥舞的是一面哈马斯的旗帜,高举的…  相似文献   

19.
1月26日,哈马斯大选获胜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被称为“四方联盟”的以色列、美国、欧盟、俄罗斯纷纷宣称要抵制哈马斯,除非哈马斯放弃暴力,废除其旨在摧毁以色列的信条,接受巴以已经签订的协议。哈马斯被美国定义为“恐怖组织”,却被布什奉行的中东民主推到政治舞台中心。这不仅让白宫感到意外和惊恐,而且被逼到道义与政治现实的两难境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审时度势又突然转向,主动邀请哈马斯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哈马斯也—直顽强抗击。在持续了整整22天之后,哈马斯遭受了重大损失,加沙城遭受了重创,人员遭受重大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