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中,91199部队紧密结合高山海岛部队特点,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持续打造“五个课堂”,用常态的教育机制、灵活的教育方法,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一、打造一线宣讲、现场答疑的“巡回课堂”。提升教育层次。一是整合教育力量,打造精品课程。抽调师团政工领导,遴选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和优秀大学生士兵骨干,分别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的5个专题和强军目标专题教育进行备课。选出6名授课同志组成高山海岛理论宣讲团。二是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讲辅导。  相似文献   

2.
寓教育于社会大课堂之中解立明37702部队东油626船近几年执行军内外任务颇繁,跨度大、涉足面广。他们充分利用沿海城乡地区改革开放成就,创办“海上流动课堂”,拓宽了军人职业道德教育路子并为之提供丰富、生动和现实的教材,有效地矫正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职...  相似文献   

3.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源与流、理论与实践、理论体系与军事篇、课程教学与其他教育、“知”与“行”等一系列关系,真正实现“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相似文献   

4.
推进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工作,要在深化思想认识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把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强化”起来;在“系统进教材”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把进入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案修改“规范”起来;在“生动进课堂”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把教学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生活课堂“丰富”起来;在“扎实进头脑”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把坚定信念、站稳立场、能力转化、工作落实“促进”起来.  相似文献   

5.
建立新的教育格局,既要大胆探索,也要注重实效。多种教育形式的运用,要根据实际需要,着眼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坚决防止形式主义。正确处理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的关系开辟多种教育途径、渠道和领域是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的关系,应做到“四个防止”。(一)防止以各种活动代替课堂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配合教育是许多单位的成功做法,但开展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育。一些单位惟“活动”而活动,以主要精力筹划和组织活动;有的基层…  相似文献   

6.
克 服照抄照搬的“大话”。不少基层政治工作者在组织实施政治教育过程中 ,很少有自己具体的东西 ,而是对上级机关拟定的教育计划简单地照抄照搬 ,对各级领导的指示停留于照传照说 ;在课堂上课和课后做思想工作时 ,也总是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唱高调” ,讲起话来“口气”很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政治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军队内部来 ,出现的某些消极影响与各种腐朽思想交织在一起 ,对官兵思想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这就需要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仅靠“唱高调”、“讲大话”是不可能帮助官兵解决人…  相似文献   

7.
索松华在《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撰文指出,文学理论等文科类理论性学科具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以著作方式呈现的学术型知识形态和以教材方式呈现的教育型知识形态。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教育界没有对这两种知识形态进行必要的廓清和分辨,而是相互混淆,既影响了学科建设,更影响了教材建设。 著作与教材有内在联系:著作是教材之母,教材是著作的“沉淀”。但二者也有明显差异:在本质上,著作重在创新性,教材则重在包容性;在体系建构上,著作应采取“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结构,教材则宜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行程;…  相似文献   

8.
基层日常政治教育,与课堂教育不同,更加突出“实”和“快”两方面。实,就是教育内容要紧贴基层实际。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同志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讲课,但不可能贴近本单位的实际。快,就是政治教育的量很多,基层干部一般很少有大块的时间来准备教育,必须加快日常教育节奏。要做到基层政治教育“实”和“快”,基层政工干部要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武部在“三讲”教育中,严格制度,讲求方法,在狠抓“四个落实”,坚持“四个结合”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个落实”是:一是落实教材资料,保证干部、职工及退休人员人人有一本教材,有规范的笔记本,有详细的学习计划。二是落实集体学习制度,做到集中学习,集中整理笔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形式,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魅力课堂,使日语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 ,总参院校认真贯彻总政治部和总参党委的要求 ,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 ,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教材 ,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 ,作为新形势下学院思想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和党委、政治机关第一位的政治任务 ,注重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采取集中宣讲、课程渗透、营造氛围等措施 ,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头脑 ,取得了比较扎实的学习教育效果。一、精心设计 ,集中宣讲 ,确保“三进入”的时效性(一 )突出重点 ,增强教育的鲜明时代感。为了用《讲话》精神促进思想的解放、更新和统一 ,总参政治部组织…  相似文献   

12.
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的部署,这次教育活动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在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为了配合这次教育活动,本刊从本期起在“党员课堂”栏目里开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党课”,每期刊登一讲,供广大共产党员和广大读者学习,党务工作者也可将此作为党课的参考教材。  相似文献   

13.
“联动式”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理论的原初形态是企业“动态联盟”理论,其精神实质是组织核心能力的外部优化组合。“联动式”动员机制是现有的“应战”、“应急”分立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框架下的现实制度选择,应通过具体制度的设计得以实现,包括联席会议制度、动员信息共享制度、动员信息通报制度、动员资源联合使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警示教育即通过事故案件所造成的危害来警示官兵,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警示教育被广泛运用,它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场所、形式,从课堂教育到个体反思,从执行任务到日常生活,从横向警示到纵向灌输等等,几乎涵盖部队建设的所有领域,是一种极其灵活也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然而,事物大都具有两面性,警示教育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正能量的同时,也因为教育者或受众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了一些教育误区。比如,某些营连主官简单  相似文献   

15.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7):56-58
“国光计划”是蒋介石为反攻大陆而制订的一项绝密计划。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70年代初,蒋介石整整用了10余年的时间对该计划进行研究、制订、演练和检验,但最终,该计划还是归于流产。此后,蒋介石将其严密尘封于保险柜中,使之成为国共军事对抗中一段不为人知的秘辛。近几年,随着台湾一些官方档案的解密,曾经参与过“国光计划”研究制订的台军将领们纷纷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起“国光计划”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的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织编写出版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书,作为最新教材供军校政治理论教育使用。本刊特选发了若干军内知名专家对此书的评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高唱教育形式的“主打歌”,催发教育生机。我军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和确立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像《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规定的课堂教育、典型激励、行为规范养成、群众自我教育等,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课堂教育仍然是我们主要的教育形式,这是主阵地,也是“主打歌”。我们要始终抓住不放。但必须要充实有效的资源让这种形式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影响官兵思想变化的渠道日趋增多,官兵思想变化节奏也明显加快。牢牢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是确保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当前,部分基层连队在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上边安排、靠书本上课、时间内容打折扣、回避现实空对空等消极被动现象,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切实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单纯任务”靠布置。把组织教育当做完成单项任务。在教育内容上,等计划靠安排,上级安排什么搞什么,总认为“搞什么教育是上级考虑的事、机关考虑的事,基层只要…  相似文献   

19.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继孟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学者和教育家。但他不拘泥于儒家陈说,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虽然坚持“王道”,但同时也崇尚“霸道”,将“王道”融入“霸道”之中,以“王道”御“霸道”,以“霸道”佐“王道”。此“王霸合一”的思想,是对儒家军事伦理思想的一个很重大的发展。在治军方面,苟子将其“隆礼”之说用于军人道德培育,但又非常重视“利”,提出了以“利”养“礼”的思想。今存《荀子》(又名《孙卿子》)一书,三十二篇,基本上是苟子…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用习近平强军思想贯注部队、武装官兵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式。对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把“课堂教育灌输”列为八种教育方法之首,《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提高灌输授课质效”。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练兵备战任务繁重、舆论斗争瞬息万变、政治教员能力参差、教育对象需求变化等原因,在有的单位课堂教育出现准备时间有限、热点跟踪不紧、讲解不深不透、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