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由和平建国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刘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建国方针问题,毛泽东曾经历了一个由和平建国(即走议会道路)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对于中国共产党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2.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军事经济保障力量增加,军事人力迅速增长,以及战争形势发生急速变化时,党中央及时提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军事经济战略。这一战略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运用翔实的资料,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最大量、最主要的实践,是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在这一实践中,他对革命战争的军事经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适合于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战争经济思想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战争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27年到1934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积极参加了武装斗争的理论准备和具体实践。他在“八七”会议上,就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同年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与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李蕊珍在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仅就周恩来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促成实现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方面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一探讨,以此缅...  相似文献   

5.
1927年到1928年间,中共有关游击战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解决了游击战争中党对农民武装改造和提高、组织和动员群众、创建苏维埃政权、发展苏区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游击战争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基础,反映出中共早期领导者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巨大贡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这是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给我军规定的一条军事原则。在总的方面,我军坚决执行了这一军事原则,但在某种情况和条件下,我军又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凡在敌我力量对比上能够保守或夺取的地方和在战役上战术上有意义的地方,则必须保守或夺取之”的指示,灵活地运用了这一军事原则。1946年,华中我军进行的两次涟水保卫战,就是生动的一例。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军事工作,我认为,必须在抓“三个根本”上下功夫、用力气、见成效。 一、抓“根本保证”的实现,始终保持军事工作的正确方向。 早在我军创建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这一著名论断。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军队更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江主席反复强调:“必须把它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因此,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只有牢牢抓住讲政治这个根本,才能始终保持军事工作的正确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军事机关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理论武装,确保政治信念坚定。各级司令机关务必按照江主席提出的“两个武装”的要求,切实把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华 《军事历史》2008,5(2):29-34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即“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毛泽东选集》第5卷,3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中最富生命力的部分。考察和回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以武装割据形式创造的当时全国最大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它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我们党在武装夺取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革命实践中的产物,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早从事军事运动的杰出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众所周知,我们党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对武装斗争经验的积累,都有一个过程。从全党来说,充分地认识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精力是从事工农民众运动,而对军事运动问题的认识是不足的。但是,不能说我们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无人注重武装斗争,无人组织军队,…  相似文献   

11.
(一)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招致失败后,我党即转入独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开始创造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时,党中央还没有解决建军的道路问题,其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模仿俄国十月革命,即以城市或进攻城市的群众武装起义,一举夺取政权,然后从起义的武装中产生军队。这实质上是先夺取政权而后建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党虽然在从南昌起义开始的近一年间,组织和发动了近百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的武装  相似文献   

12.
周林 《军事历史》2001,(5):24-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看,都是一支弱小的武装。作为这支军队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包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军事“围剿”。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并树立起了军事信息意识,在战争实践中开始尝试和运用军事信息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一、建立红军无线电队,以技术侦察获取军事信息,夺取作战主动权在红军成立后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需要有一定的战争经济力量做保证。毛泽东在领导民主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了革命战争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认真地学习和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前线指挥员,通过战略指导与组织指挥许多重要战役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事实表明,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丰富、发展与胜利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同国内外敌人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但作为一个科学的用语,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在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一语被正式肯定和使用;而“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科学用语尚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尊严。一个红色政权,一个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只有实现"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保卫土地革命成果和红色政权,夺取武装斗争的更大胜利。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明确指示"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文着重探讨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要旨,认识这一思想的伟大和深邃,掌握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真谛。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就是一切战略战术的原理原则。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防御、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决定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毛泽东思想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在时间顺序上有三种可能:前者先于后者;二者同时;前者晚于后者。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理论界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941年3月,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先开始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两年之后,即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参见《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7期,4…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9.
武装起义“是革命斗争发展到了最高峰的一种群众武装推翻反动阶级、夺取政权的直接行动。”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这只有依靠在各地武装起义基础上建立的红军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深入进行土地革命来完成。 周恩来早在大革命时期,就预导了著名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领导了震惊世界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以后,他又作为中央军委的领导人,指导了一系列地区的武装起义,并曾代表中央处理过广州起义的善后事宜。在党的六大和延安整风期间,周恩来曾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角度总结过党的历史上许多著名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周恩来关于武装起义的革命实践和理论阐述有着丰富的内容。 本文仅就自己的粗浅理解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戎马生涯几十年,其在军事理论上的卓越建树,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不仅如此,他在研究、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方面,亦是功劳卓著,成就非凡,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一、比较早的明确使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毛泽东军事思想’物概念的提出,经过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早在党的七大之前,作为全面概括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已于1943年由王稼祥提出①,并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1945年4月6日举行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