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本文从历史、地理和法理等角度,阐述了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六条主要依据,认为日本提出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主张及依据是站不住脚的,并从七个方面对其主张进行了有力驳斥。  相似文献   

2.
钓鱼岛主权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钓鱼岛主权即钓鱼岛归属问题,是日本蓄意制造的与中国的领土纷争。钓鱼岛历来为中国所有,这早已被无可辩驳的历史所证实。可是,日本却有人不顾这些不争的事实,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并一再制造事端,引起磨擦,妄图与中国争夺钓鱼岛的主权。今年伊始,日本政府又在钓鱼岛问题上玩起了花招,向“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租借”钓鱼岛,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6月22日,由15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爱国人士组成的中国民间“保钓团”从浙江出发,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支持中国政府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严正立场,…  相似文献   

3.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2,(17):16-17
1972年,二战结束后长期占领琉球的美军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顺便把在其实际控制下的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也交由日本控制,中日钓鱼岛争端随之浮出水面,至今已有40年整。2012年8月,随着中国香港“保钓”人士和日本右翼先后登上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愈演愈烈,但中日双方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钓鱼岛之争继续向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那么,日本会否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将钓鱼岛交还中国呢?  相似文献   

4.
近日,日本防卫省声称,2014年将不惜开火对付进入钓鱼岛海域的中国舰船。人们开始猜测,安倍主政下的日本或可能首先挑起中日之间的冲突,抑或中日存在着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自9月11日日本野田内阁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两国关系趋于高度紧张。日本政府罔顾历史与法理,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把矛盾一步步引向失控的局面。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  相似文献   

6.
《国防》2012,(10):2
钓鱼岛位于台湾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自明朝起,中国就与位于东南部的琉球王国清楚地界定了两国分界线,明确划定了赤尾屿以东是中国与琉球的分界线。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便开始觊覦钓鱼岛。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8):5-5
“日本非法侵占钓鱼岛的行为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把钓鱼岛作为美日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敦促美国为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维护中美友好关系大局多作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亦称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北小岛、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及三个无名岩礁组成。这些岛屿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均处于水深200米以内的中国大陆架边缘,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它的东南方为冲绳舟状海槽,它将钓鱼岛列岛与久米岛及琉球群岛在海上截然分开。钓鱼岛列岛总面积不足6.4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19平方公里(一说3.64平方公里),岛上有九个山峰,主峰海拔363米。钓鱼岛距我台湾省基隆市约190公里;距我国福州和日本冲绳各约420公里。钓鱼岛列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早在明朝初年的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1403年  相似文献   

9.
以出版军事历史、战争题材作品见长的解 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长虹出版公司),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精心组织 编辑,认真出版,至今年6月底共推出100多种 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系列图书。既有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景纪实, 又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详尽纪录;既有中国 抗日英雄人物的风云传记,又有外国著名将帅及 战争亲历者的回忆述说;既有对日本帝国主义残 暴罪行的深刻揭露和对日本战犯的庄严审判,又 有对日本侵华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反思。 这些图书全方位、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和 解析了那段壮丽而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闹剧不断”:先搞了所谓的“夺岛”军演,又对钓鱼岛进行了“申遗”,甚至捏造“中国军舰火控雷达照射日本军舰”,企图抹黑中国形象,误导国际舆论,掩盖其在钓鱼岛问题上单方面采取的种种挑衅行动。面对日本的种种小动作,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可以说在国际舆论上,日本没占到什么便宜。不难预料,如此种种“闹剧”,日本还会继续。因为日本新一届内阁充斥着鹰派和右翼人物,安倍政府的上台,主要靠保守民族主义势力的支持,要在今年参议院大选中获胜,安倍就不可能在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上有一印\十度的大转弯。相反,他甚至还会在国民面前展示“强硬”。然而,安倍能否让民众满意,在首相的位子坐稳,不仅要看其在政治舞台上的“演技”,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能否提振日本长期低迷的经济,让国民切实得到实惠。所以,虽然安倍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可面对消费低迷、生产不振和失业率上升等烂摊子,真若与中国兵戎相见,却要冒巨大的风险。同时,日本幻想抱美国的“粗腿”抗衡中国,也是—厢情愿。  相似文献   

11.
近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咄咄逼人:“购岛闹剧”尚未平息,又非法扣押我14名“保钓”人士,8月19日,更有数名右翼分子登岛……但,无论日本如何花样百出,都改变不了一个铁的事实:钓鱼岛属于中国!日本目前对钓鱼岛的窃取和控制完全是非法和无效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国有化”钓鱼岛。然而仅一天前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重申北京的观点,反对日本的购岛行为: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也宣布要从“大局视角”解决钓鱼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9):5-5
“钓鱼岛这一问题的升温,责任完全在日方。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中方绝不接受日本将钓鱼岛‘收为国有’这一非法做法。中方将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在甲午战前中日国家战争系统的力量竞赛中,日本在地理约束力与历史引导、危机应对能力与文化转型效果、政治整合力及军事战略目标以及战争动员力与军队近代化建设水平等方面,积聚了比清王朝更集中、更强大的战争能量,而清王朝只是进行外交、军事与技术的有限近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没有完成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因此,甲午战争的胜负在战前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5.
陈越  韩洪泉 《军事历史研究》2011,(3):173-179,162
以钓鱼岛主权和东海划界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中日海洋权益纠纷,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和日本双边关系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历史、军事、国际的多维视角切入,对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回顾;联系这一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对日本、中国、美国这三个主体的作为及特点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强 《环球军事》2012,(17):13-15
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之所以成为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大核心问题,因为它涉及的是国家关系中最为根本的国家利益之最——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日本之所以有恃无恐地欲将这个自古为中国领土的岛屿占为己有,且态度强硬,屡生事端,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远的美国因素。可以说,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搅局者,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的障碍。而美国之所以一再在钓鱼岛问题上趟混水,其背后有着重大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7.
闻舞 《环球军事》2013,(5):12-14
在东海问题上,日本一直是以错误的历史观为基础,持强硬态度,自去年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后,我海监船开始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正常巡航,引发了日本激烈的反应,从空中、海上对我海监船进行严密监视。每次当我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后,日本海上保安厅、海上自卫队都会出动飞机、巡逻船进行非常拦截、监视。而反应速度快、监视范围广的空中监视是日本首选的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实际上,中日领土争端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钓鱼岛一直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美国之所以将钓鱼岛交与日本,就是想借此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制造矛盾,以彰显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上所谓“不持立场”但实际则是“偏袒、纵容日本”的立场则让日本更加为所欲为。最近,美国好莱坞知名德籍导演克里斯蒂·里比以纪录片的形式告诉世人“钓鱼岛真相”。 据媒体报道,由克里斯蒂·里比执导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今年3月11日在洛杉矶举行了首映式,包括影视界人士、学者、媒体以及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等数十人参加了此次首映式。  相似文献   

20.
陆庆峰 《环球军事》2012,(15):24-25
为应对日本政府发出“购买钓鱼岛”狂言的局面,7月11日,中国3艘渔政公务船开进钓鱼岛水域巡逻,日本海上保安厅(JCG)循例展开拦截与监视,媒体预测中国为阻止日本坐实对钓鱼岛的控制,势必会更多地派遣公务船只出入相关水域,双方发生摩擦乃至冲突的可能性上升,而这类冲突的主要形式很可能是冲撞,“看谁块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