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西南民兵》的江西读者。去年冬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订了全年《西南民兵》杂志。几个月来,我通过学习和与其它民兵刊物相比较,认为《西南民兵》有知识性、趣味性,且起点高,办得活,内容丰富多彩。它要目广泛,  相似文献   

2.
希望办得更有特色编辑同志: 我们是《中国民兵》杂志的热心读者,看了1987年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很受教育和启发,给我们增长了不少民兵工作知识。我们认为今年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广大民兵的国防观念,传递各种信息,指导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也是投稿初学者。我在部队曾经写过稿件,回到人武部后,看到《西南民兵》办得很有特色,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精神食粮,每当杂志一到,我都争着、抢着逐字逐句看完。我的激情油然而生,也想向贵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在此,我不想说《中国民兵》办得如何如何好,因为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里,我只想代表基层民兵对她说说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编辑部参考。 每期《中国民兵》的内容都很丰富,但是看后还是不过瘾,希望《中国民兵》适当增加页码,或者改为半月刊,一可增加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中国民兵》的老读者,也是忠实读者。那1993年,我担任村民兵营营长,在镇武装部开会时,发给了我一本当年第3期的《中国民兵》,我翻开一看,觉得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相似文献   

7.
我真正接触《中国民兵》是在2000年,那时我对民兵工作还停留在浅层次上,自从读了它,对我开展民兵工作真是大有好处。开始时,爱人见我经常拿着《中国民兵》看,就唠叨起来,说那书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看点《知音》、《读者》之类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退伍军人,对《中国民兵》怀有深厚的感情。5年前,我退伍到地方在县广播电台干采编工作,主办《国防教育》这个节目。为了把这个每次10分钟的节目办好办活,我对《中国民兵》杂志上刊登的内容,根据广播宣传的特点,有的把它放在“党管  相似文献   

10.
我在武装战线上工作20多年,从《西南民兵》创刊开始,我就与《西南民兵》打交道,我喜欢阅读《西南民兵》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同时又积极为《两南民兵》写稿,当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在杂志上刊出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西南民兵》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大家的呵护下越办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兵》编辑部:也许是退伍军人又是民兵的缘故,我对《中国民兵》杂志很感兴趣,基本上是每期必读。总的认为,贵刊办得活跃,栏目众多,思想性、指导性及实用性都较强,是民兵进行刊授教育的好教材。但美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中国民兵》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认为《中国民兵》杂志有两点尤其应当值得称道。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保持一致”上做的是很好的;二是认真贯彻军委和总部确定的办刊宗旨,热心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武系统各级领导和基层专武干部、民兵  相似文献   

13.
专人投递好     
新篁乡实行专人投递,使读者及时看到《中国民兵》,令人称好! 把《中国民兵》编辑印刷好,发行投递好,读刊用刊好,是发挥中央军委武装委员会机关刊物《中国民兵》作用的三个重要环节。在《中国民兵》投递上,经常困惑我们的是刊物不能及时、准确送到读  相似文献   

14.
初次接触《中国民兵》是在1996年,那时我刚从武警部队转业分配到人武部工作,对《中国民兵》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但随着对武装工作的开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情况越来越多,为弥补我业务上的不足,在请教领导和同志们的同时。首先想到了《中国民兵》。我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杂志里有全国武装战线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有致富知识和信息:又是读者施展才华的舞台,内容之广,信息之多,真让我爱不释手,从此我与它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民兵》杂志创刊20周年。为纪念编者读者共同走过的这段难忘的日子,更好地办好杂志,本刊从本期开始到年底止,开辟“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刊发一批纪念文章。稿件体裁不限,尽量从感受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段交往、一场感动或者《中国民兵》帮您创业成才致富等方面,写写与《中国民兵》之间的感人故事和特殊关系。来稿请寄北京阜外大街34号本刊编辑部梁峰编辑,邮编100832。  相似文献   

16.
18年前我当民兵连长时,一个偶然机会,从没写过新闻报道的我拿起了笔。 一开始。《中国民兵》就是我学习模仿的报刊之一。我开始向包括《中国民兵》在内的各媒体投稿。开局良好,媒体上很快出现了我的名字。可是,写呀,投呀,就是上不了《中国民兵》。后来,等盼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人告诉我,我的名字上了《中国民兵》,一看是我的名字,却不是我的稿子,大约是有个作者与我同名同姓。我暗暗地想,什么时候我的稿子能登上《中国民兵》呀!以后的岁月,我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人武干部,又是咱《中国民兵》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我感到,现在的《中国民兵》杂志发行手续太多,致使每月9日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经过邮局、铁路再经过省市邮局、铁路等多层次的烦杂手续,到我们手中最快也是下月中旬,一些边远省份的县(市)人武部门,常常要1个半月后方能收到杂志。这样,造成我们看不到当月的杂志,想用  相似文献   

18.
蓦然回首,《中国民兵》杂志15岁了,我们为她的生日祝贺,祝她今后越办越好! 1999年10月29日下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办公室和《中国民兵》杂志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座谈会”。会上,来自总部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各大单位的领导同志,为《中国民兵》杂志的创刊和成长壮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编辑以及基层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代表,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用饱满的热情,真诚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对《中国民兵》杂志的祝愿和期盼。这里,我们选编其中几篇,与读者共勉。 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世纪。在新世纪中,中国的人民武装力量在“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的基础上必将全面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的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常备军的精干”和“后备军的强大”。《中国民兵》将为促进中国后备军的强大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坚持了10年的刊授学习,她不仅使我成长进步,而且改变了我后半生的选择。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西南民兵》,我仔细阅读,真是如获至宝。后来,我在刊物上看到了战友的大名,令我感慨万千,自己半途而废,感到惭愧。于是,我重新拿起笔,开始向《西南民兵》写稿。当年底,村里换届选举,我被选为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订阅《西南民兵》成  相似文献   

20.
说起与《中国民兵》相识,还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我刚从作战部队调至预备役部队工作,一次在我们主任办公桌上偶然看到了《中国民兵》这本杂志,当时我就被那美丽淡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便给主任讲,想带回去看看。主任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答应送给我。于是,就有了我与《中国民兵》的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