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2.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政治指导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贵在“知兵”。指导员只有对部属全面、细致、真正的掌握和了解 ,才能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指导员如何才能“知兵”呢 ?发挥“渗透剂”作用 ,做到“亲知”。政治指导员只有发挥好“渗透剂”作用 ,才能克服“身在兵中不知兵”的现象。①与战士实行“五同” ,渗透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训练场、哨所、厨房等场所观察了解战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从而得知战士在干什么、想什么。②拓展视野 ,渗透到“八小时以外”。在与战士一起娱乐、学习中了解战士…  相似文献   

3.
爱 兵知兵是前提———忽视这个前提 ,就会造成“有枣无枣打三杆”、“靶子不明乱放箭”的被动局面 ,必须在准确把握战士的思想脉搏上下功夫。在新时期 ,由于兵员结构的多元化、观念变化的深刻化、环境影响的复杂化、传播媒体的发展和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化 ,战士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增多 ,节奏加快 ,思想复杂性、隐蔽性增大 ,真实思想情况难以掌握。因此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 ,必须从爱兵知兵入手 ,在摸清战士的思想脉搏上下苦功夫、细功夫。(一 )对战士要有慈母心、兄长情。树立爱兵、知兵的思想 ,“身在兵中 ,兵装心中” ,无微不至地关心…  相似文献   

4.
带兵之道,贵在知兵。不知兵,不善于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官兵的思想特点,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想工作,往往容易加深官兵隔阂,拉远情感距离,影响部队的团结稳定。提高知兵能力已经成为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动态把握,不要静态收集。人的思想是隐蔽的、复杂的、变化发展的。了解战士的个人简历、思想水平、文化程度、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家庭状况、性格气质、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实际困难等静态信息固然重要,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一个人。但是,这些只是知兵的一个基本依据,过分依赖这些静态的东西,往往达不到准确知兵的目的。基…  相似文献   

5.
一、解决底数不清的问题。知兵是基层干部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熟悉士兵的思想情况,不掌握士兵的思想脉搏,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转化工作是不可能的。从调查看,有些连队党支部对战士的情况缺乏真正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存在着主观臆断、一知半...  相似文献   

6.
基层干部的带兵艺术饶军知兵。带兵要知兵,知兵是带兵的前提。不了解战士,不熟悉部属,无的放矢地做工作,不可能带好兵。作为基层干部,并不是身在连队就知兵,真知兵需要下真功夫。一是要建立战士思想工作档案。对战士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情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必...  相似文献   

7.
周永旭 《政工学刊》2006,(10):32-32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层干部统揽思想建设之“魂”、摸清战士思想之“脉”的基础性工程。目前,基层干部在做战士的经常性思想工作时,被动讲的多、主动抓的少,有问题时讲的多、无问题时做的少,自己讲的多、部属说的少,谈心的人多、谈到“底”的少,只顾形式的多、有针对性的少,等等。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就是“经常性”,基层干部必须要在经常性上做文章、下功夫,保证经常性思想工作贵在经常、重在经常。一、“木鱼”要常敲。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像和尚敲木鱼一样,作为基层干部每天都要敲一敲,时常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8.
运用好“自己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海  钟东 《政工学刊》2005,(11):31-32
后进战士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点,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难点,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整体建设。因此,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工作一直非常重要。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纳奇什维里,把彼此有一定相似之处的人称为“自己人”,而“自己人”之间,一般都容易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认同,这种现象叫做“自己人效应”。基层政工干部与后进战士成为“自己人”,既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进战士的思想问题,又能够增进团结,有效地解除困扰部队全面建设的“短板”。一、平等相待,启迪“自己人”的心理承认。战士后进,往往是由自身能力“先天不足”,或偶然“…  相似文献   

9.
辩证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陈学斌坚持扶正祛邪,防止“低格调”现象。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握好政策界限,既不能把战士的实际困难和正当要求看成思想问题,把一般的思想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又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用训斥、处分等手段代...  相似文献   

10.
朱斌 《政工学刊》2004,(12):26-26
后进战士的教育转化作为我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能否与时俱进地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关系到部队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影响到部队凝聚力的增强和战斗力的提高,是基层干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体现“一感三性”是做好后进战士教育转化工作的基本思路。一、以人为本,感情接近,体现后进战士教育转化工作的时代感。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把握官兵的思想情况,是做好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而要把握官兵的思想实际,应做到“六会”。  相似文献   

12.
如何转化后进战士张以明后进战士的转化工作,历来是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虽然后进战士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影响牵扯领导的精力大,是基层日常工作的“重要防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做好后进战士的转化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3.
“传” ,是思想工作整体性的体现。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对于做战士思想工作的人 ,不能只是用命令强迫战士去“做什么” ,而是要以精辟的道理和丰富的哲理启迪战士的心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工作者 ,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功底 ,又要有较高水平的心理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既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的知识 ,又要有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告诉战士“为什么”和教会战士“怎么做”。传就是要求我们把军队已经形成了的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传带给每个战士 ,这就需要我们对思想工…  相似文献   

14.
张顺平 《政工学刊》2001,(11):40-41
干部关心战士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驻晋部队时强调指出 :“干部要熟悉战士 ,爱护战士 ,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战士 ,帮助他们成长进步。要注意摸索新时期带兵的特点和规律 ,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提高管理部队的能力。”这是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军队的人员构成和思想发生变化 ,官兵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极为重要的问题 ,是落实江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战士需要干部关心什么 ?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  相似文献   

15.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方法,方法对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方法缺乏应有针对性、思想性、及时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因此,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效果,基层干部必须注意防止几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6.
黄永 《政工学刊》2008,(7):41-41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就要求基层一线带兵人要在知兵上下真功、动真情。有的同志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基层干部,天天和战士们工作生活在一起。不是已经很深入了吗?其实不然。有些基层干部虽然身在兵中,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存在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对战士的情况更谈不上了如指掌。基层干部要做到深知战士的恩想和需求,把握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有一个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在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对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础性教育重视不够,对官兵的心理关注不够,对重点人的帮教不够,对信息化给官兵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预测不够等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认为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应着力做好“九要”。要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是官兵奋发向上的内动力。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树立官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教育,坚持不懈地用“…  相似文献   

18.
与战士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经常和战士谈话,是各级干部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把握官兵的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是各级干部提高谈话质量、增强工作效果、防止和克服“谈不来”等现象的客观要求。为此,干部在与战士谈话时要把握好五个契入点。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审时度势?简要地讲,就是研究时机,估量形势.我们的古人很看重这个问题,武侯祠有一幅清朝人写的赞誉诸葛亮政绩的对联:“能功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毛泽东同志就很看重这副对联,并将它送与一位入川主政的领导,嘱咐其要认真研究到任后的地方形势.可以这么说,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审时度势做好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基层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这些都将对领导者的行为效果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实事求是,把握时势,掌握时机,讲究分寸,是做好基层政治工作的一个经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  相似文献   

20.
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然而,当前基层干部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思想工作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思想性不强、格调比较低。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名利刺激。有的基层干部片面认为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战士重“利”轻“理”,只要多给战士点实惠就能“以物传情”。有的或私下许愿:“好好干,年底保你当骨干”;或公开“悬赏”:“谁能在比武中夺得名次,就给谁重奖”。某连有个战士因个人愿望未能得到满足而闹思想情绪,指导员拍着胸脯说:“你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