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分析未来战争中机动作战对装备保障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了建立装备保障兵力机动模型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影响装备保障部(分)队机动状况的因素,建立了装备保障部(分)队的机动模型,研究了模型的计算流程。  相似文献   

2.
西德准备在1993~1997年期间先装备大量新式反坦克战斗车辆,尔后再装备212架PAH2昼夜两用和半天候型反坦克战斗(武装)直升机,以便大力加强空中机动部队(空降部队)的反坦克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地面无人装备的使命任务、型谱特点与机动部署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轮式机动、履带式机动、足式机动以及混合式机动等地面无人装备的典型机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电驱动的地面无人装备机动技术的优势与特点,重点分析了高适应行走机构及其运动控制、多能量源复合电力系统及其能量管理、高功率密度电机与功率变换等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地面无人装备电驱动系统论证分析与研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高现有装备的机动保障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立足现有条件,提高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军事训练及实兵实弹演习的装备保障能力,笔者认为,要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一、制定合理预案,切实增强机动保障的预见性。受现有条件的制约,预备役部队的装备机动保障水平还停留在一个低层次上,在装备保障的快速性和及时性上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根据兵力机动任务对综合保障的实际需求,构建了综合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战斗保障能力、后勤保障能力、装备保障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评估模型。明确了防空兵分队兵力机动实施综合保障的主要内容,较好的解决了防空兵分队兵力机动综合保障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军需保障作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后勤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关系到部队战斗任务的完成。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即优化军需组织机构;制定完善配套的军需保障预案;研制并装备机动性能好、保障效率高的军需装备;建立适应应急机动作战需要的物资储备;强化军需战备训练,提高军需快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警后勤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不仅落后于外军的装备而且也落后于军队的装备和部队的装备。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部队后勤装备的发展趋势是:提高装备的机动能力;提高装备的防护能力;提高装备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提高后勤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重视发展适应特殊条件下作战需要的后勤装备,改造革新挖潜,整体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8.
辨析了作战形式与作战样式、机动作战与机动战的区别与联系,阐明了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的内涵,分析了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的特点,为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以下简称个体装备)是在飞行、作战、应急离机、营救等过程的有害环境下,保证飞行员的生存、安全、操作和作战的装备。在高机动过载、高空缺氧、高速气流吹袭、高温、溺水、低温浸泡、强冲击、强噪声、强光、激光、生化毒剂、核辐射等有害环境下,这些装备的配备使用可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其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加强海上后勘保障能力建设,应以任务为牵引,统筹规划海上保障能力建设;以提高机动能力为重点,科学构建海上保障力量体系;与作战装备相适应,加速发展海上后勤保障装备,提升我军远海后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海军装备建设是海军建设的基础,而海军装备现代化改装则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化改装的重要意义现代化改装是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需要提高海上封锁与反封锁作战能力,提高海上机动突击作战能力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潜艇、水面舰艇编队等主战武器装备具有远离岸基的较强的海上突击能力、攻势布雷能力,具有适应海上封锁和海上机动作战所需要的侦察预警手段、通信指挥控制和电子战能力,为对付军事大国可能的干预,还应具备海基核威慑和遏制其航母战斗群的能力。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抓  相似文献   

12.
邱治安  张长城 《国防》2013,(3):31-32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作战部队整建制、长距离跨区远程机动,行军距离远、动用装备多、机动速度快、保密要求高,需要国防动员系统在交通管制、安全警戒、道路维护、装备技术和物资油料等方面搞好协同保障。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系统遂行作战部队远程机动保障任务的方法途径,对于提高国防动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确保打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综合检测试验平台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目前通用装备保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保障设备通用性差、综合功能弱、机动性能差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划类分组、综合集成、一体通用"的设计思想,研制了可完成军械、装甲、工程、防化、车辆、陆军船艇等装备机械液压系统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估、故障诊断、部(元)件修后试验与质量评估、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机动平台。重点阐述了平台各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软件框架。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具有"广谱"、"广域"和"全时"的能力,其推广使用将为通用装备保障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的建设转型提供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装备保障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的需要,着眼发起突然、受命紧急、样式多样、目的坚决、手段高新等特点及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对装备保障从转变保障观念、加大战备建设力度、提高保障部(分)队快速反应和远程机动能力、实施精确保障和提高生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尤其是西方军事强国陆军在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各种高新技术大力改进现役装备的同时,还列装了一些全新研制的装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陆军的互联互通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火力能力、机动能力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机动作战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种基本作战样式。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作战部队与后勤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从而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的特点,为搞好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提高我军机动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必须改善后勤装备,增强后勤的机动能力;发挥“本土”优势,树立“大后勤”观念;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实施全方位快速立体保障,实施机动灵活高效的后勤指挥;加强防卫,提高后勤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模型,定义了划分层次和各agent模块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机动保障过程中机动过程和抢修作业过程模型的构建,为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模型,定义了划分层次和各agent模块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机动保障过程中机动过程和抢修作业过程模型的构建,为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9.
界定了通用装备机动抢修单元(人-装备-机工具-器材结合体)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通用装备机动抢修单元作业过程模型.通过EXTEND仿真平台定量评估了面向典型任务条件下通用装备(以车辆装备为例)机动抢修单元的作业效能。最后对仿真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两栖作战环境下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标体系,战斗效能主要由攻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指挥通信能力组成。根据海陆作战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陆上作战和海上作战的战斗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了海陆作战环境下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计算攻击、机动、防护、指挥通信各能力的指数和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各型两栖装备的效能指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装备作战使用研究和作战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