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华 《环球军事》2012,(13):10-12
日前,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第25次会议在美国芝加哥落幕。会议重点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和加强伙伴关系三大主题。这是北约28个成员国领导人自2010年11月里斯本峰会通过战略新概念以后首次举行会议,也是北约继1999年华盛顿首脑会议13年以来首次在美国聚会。包括北约成员国在内,60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与会,使得此次峰会成为北约63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2.
北约发动利比亚战争仅与石油有关。不过,鉴于美国有着可靠的国外能源供应,所以这场战争的发动应该并非仅为控制利比亚高品质原油。而是为了使中国无法长期进口非洲及中东石油。换句话说,北约及华盛顿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制衡中国。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北约峰会于葡萄矛首都里斯本召开。显而易见,在此次峰会上,美国仍是主角,它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就欧洲的导弹防御形势、美国曾经部署在部分欧洲国家的核武器的撤出、网络战争、于国际重点航线进行的巡航、部署于部分中东国家的军事力量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总的来说,里斯本峰会的内容又一次由美国进行了主导,且美国主导欧洲的形势仍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赵继东 《国防》2001,(3):60-60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在空地一体化战场展开角逐外,还在互联网领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键盘和鼠标频频“过招”,上演了一出出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戏”。如果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北约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在作为“战争处女地”的网络战领域,双方则是互有短长,并  相似文献   

5.
李龙  李欣 《军事历史》2007,(2):36-39
1812至1815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是19世纪初期新兴的美国为维护海上中立权益和攫取北美地缘利益与英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又称1812年战争.这场战争被美国人视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在1815年1月的新奥尔良之战中,美军重创英军,为这场战争的结局贴上了"胜利"的标签.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军事策略长期以来却遭到军事史学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09,(4):5-5
“美国在阿富汗面临长期和艰难的战争,将带来更多伤亡和花销。对此,总统奥巴马已经明确表示,阿富汗战场应该是美国海外军事行动的优先考虑。美国必须确保阿富汗人将这场针对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战争看作他们自己的战争,而驻阿美军和北约邵队的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国防》1999,(8)
科索沃战争作为20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所呈现的许多与以往战争不同的特点,对搞好我国正在进行的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不无重要启迪。 一、从北约打击手段的特点看,民兵建设也要走精兵之路 科索沃战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及其军事同盟对一个弱小主权国家进行的野蛮侵略。这场战争从参战国的数量看可谓是一场世界大战。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通过空袭和中远程打击  相似文献   

8.
从科索沃战争看武器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经近一年,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在这场战争中的应用,密切跟踪战后武器装备的发展动向,可以得到许多启示。空袭武器将在未来战争中构成更大威胁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仅以空中力量打赢的战争。北约采取了巡航导弹与飞机相结合、高空突防与防区外攻击相结合的空袭形式,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共发射巡航导弹329枚,投入各种飞机1055架,出动35219架次,投掷各种弹药23614枚,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北约炮制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国防》1999,(6)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主权国家的野蛮侵略,是20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并将对21世纪的世界安全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场战争和活动在这场战争中的焦点人物倍受世人关注。这里对其中几位作一简要介绍。 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1941年出生于靠近贝尔格莱德的波扎雷瓦茨。父亲是一名东正教牧师,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上大学期间,他与出身于南斯拉夫的一著名共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美国可说是弊大于利。正因为如此,针对这场战争中的利弊得失,美军开始通过新世纪“全球战略构想”,对军队有计划地进行战略调整,特别是对海外军力部署。并在2004年美军“军力转型”概念中,加上了“调整全球军力态势”的条文。该条文按美国防部的总体意见,不仅是对美国海外驻军人数实施大幅裁员,更重要的是对全球战略实施转型,将军力侧重点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下面,我们就美国驻日部队与基地,在这次“军力转型”中实施改组与调整的全面情况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和平协议的签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结束了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和平的曙光终于开始显现。硝烟渐渐散去,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行径,特别是悍然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实施导弹袭击,令人在震惊之余,不得不对世界和平的前景感到忧虑。美国及其北约正在通过科索沃战争,逐步与其所认定的潜在战略对手展开战略试探和全面较量,以遏制和打压可能出现的与之抗衡的战略力量。其实质是超级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集中体现,若任其发展,势必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一、世界战略格局出现严重失衡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12.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空袭,是一场在天、空、地、海、电(信息)同时展开的全维战争。其中,信息战起着先导作用并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及其北约部队在信息战战法运用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郑守华  花吉 《环球军事》2011,(18):18-19
2011年3月19日,随着北约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行动的展开,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北约联军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26日,反对派政治领导层也从大本营班加西迁至的黎波里,开始正式接管首都,利比亚反对派终于在北约的支持下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实现其全球新战略,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对俄国防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世纪末的战争尚未结束之时,俄就已经着手大幅度调整其国防建设战略和军事部署,今后的发展趋势已初见端倪,其做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修改军事学说,确立以北约为主要作战  相似文献   

15.
军情快递     
北约举行代号为“坚强决心2002”的军事演习 3月6日外电报道,“坚强决心2002”是北约4年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在挪威、波兰和波罗的海展开。陆海空三军共约2.5万人参加,动用舰艇140艘、飞机160架。除15个北约成员国外,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内的12个北约“和平伙伴国”也派部队参加了演习。演习于3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演习目的是同时应对两种危机局面:一是在挪威国内以及挪威周边地区模拟一次当某北约成员国受到袭击时的集体防务行动;二是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模拟两个非北约成员国发生冲突时北约部队的干预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2003年5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布什在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母上发表讲话,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随着时间的逝过,人们并没有忘却这场战争,反而更热衷于研究这场战争体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有人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军队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战演练;有人说这场战争成为世界战略格局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不容质疑的是,伊拉克战争推进了新军事变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约联军对利比亚卡扎菲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半年多,这场战争是近几年来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被形容为“鸡蛋碰石头”,或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一种极不对称作战。开战伊始,交战双方对心理战的运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北约联军使用了各种心理战战法。这里仅对“先声夺人”、“认知操纵”、“斩首震慑”、“心智欺骗”、“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约的成员国,土耳其对北约的重要性一看地图便知。1952年2月18日土耳其加入北约组织后,其海军装备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依赖于其他成员国的转让,其中主要是美国转让了大量在二战时和战后建造的舰艇。北约和土耳其长期以来十分看重潜艇封锁有限海区和海峡的巨大作用,因此对土海军潜艇发展十分关注。土耳其海军拥有的潜艇一开始也是由美国转让而来,但也  相似文献   

19.
9月29日,白宫网站公布了布什的一次公开演讲,其中透露出诸多新的信息。布什声称:“阿富汗战争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最近,北约军队将接管负责阿富汗全境安全的任务。美向驻阿北约军队调兵1.2万人,援助那里正在进行的反恐行动。布什在演讲中,对反恐战争进行了辩护,坚信在盟友的支持下一定能取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布什政府以战争手段反恐引发了美国公民更加不安,美国政界掀起了倒拉氏的呼声,但是,布什不可能让拉氏充当挡箭牌,如果那样,就等于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次重大失误,因此,这两位难兄难弟不得不同舟共济。布什政府决…  相似文献   

20.
4月2日至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届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派团参加,与会者中有24位国家元首、26位政府首脑和80多位部长。进一步加强与西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关系、确定北约这一轮东扩的被邀请国名单,是本次首脑会议的重要议程。然而,从会议结果来看,北约第三次东扩遇到了些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