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名字,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极其崇高的感情。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发达、强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人民是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现在,我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正在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唤起全民族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民兵都是青壮年,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带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知我中华,爱我祖国,保我边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爱国奉献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列宁曾经指出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它是任何一个伟大民族不可缺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热爱和献身于自己的祖国 ,是古往今来每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对于新时期的军校学员来说 ,作为道德规范的爱国奉献 ,具有科学的内涵 ,就是 :热爱祖国 ,拥护支持改革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向来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起点,而国防教育的主旋律正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最直接也最容易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它可以从祖国安危、民族存亡的角度唤起青少年对祖国的崇高情感和献身热情。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国家强盛,赢得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早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的政治传统和文化遗产。在现阶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的构建卢士才王宪璋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思想觉悟,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爱...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全面地、深刻地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和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品格和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都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爱国主义是国家独立和解放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因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8.
纪喻 《国防》1994,(11)
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既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切实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本刊从本期起开辟“爱国主义教育讲座”栏目,供大家学习参考。本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世界上绝大部分宗教在我国都有信仰者,尤其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者更多。在这种情况下,认真抓好爱国爱教教育,努力实现爱国爱教的高度统一,无疑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统一、百姓幸福安康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感情和道德范畴,而且也是政治范畴。由于实现了祖国的统一,爱国主义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生机勃发,爱国主义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展现出新的特质和风貌。 一、爱国主义指导理论的科学化 历史实践证明,爱国主义只有与科学的理论指导相结合,才能进发出巨大的精神力  相似文献   

12.
张金荣 《国防》2005,(11):30-32
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的指示精神,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发展。一、围绕主题确定教育内容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国家发展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两大任务。国防教育只有紧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展开,才能有的放矢,求得实效。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巩固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延续和发展的,它来自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了解,离不开经常、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抓好国防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防生人员是不断流动的,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辐射到每个国防生,取得全面长久的效果,就要年年进行,长期坚持。青年大学生在上中小学时受过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但容量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职责的转换,自然需要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再之,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4.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古往今来各国军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很善于打“爱国主义”这张牌,注重用“爱国心”、“民族魂”、“国家主义”、“民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为之献身的责任感.从教育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郑波 《政工学刊》2007,(5):48-48
自然环境教育资源。爱国是军人职业活动最坚实的实践支点,爱国主义是战斗精神的支柱,运用国家的自然环境教育资源如祖国的名山大川、海洋湖泊和富饶的动植物、矿产等资源培育战斗精神,能够增进官兵对伟大祖国的了解,加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亲人的深厚感情,增强官兵“执干戈以卫社稷”和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强烈使命意识,使战斗精神培育建立在深沉的爱国主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切实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激励大学生投身有益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对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贯穿五种意识强化爱国教育●徐彪袁方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也明确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国防》1995,(5)
黄埔大学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黄埔大学是北 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于1993年成立的一所新 型民办大学,办学宗旨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经 济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海峡两岸和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现有学生270名,分别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属黄埔后代的学生占19%。该校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同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军事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这一爱国深情和智慧 ,同样被倾注于他为国家民族独立自由、民主富强而不息奋斗的军事活动领域 ,并在伟大的实践中结晶形成重要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理论。邓小平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既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和军事伦理思想的重要内涵 ,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伦理基础和邓小平全部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有关研究尚为空白 ,本文尝试就此做一初步探论。…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伟大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耸立着一个强大的巨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本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的一个部分,以其饱蘸情感的笔墨,从“地大物博的国度”、“人类文明的摇篮”、“勤劳勇敢的人民”三个方面,热情讴歌了祖国辽阔的疆域、美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勇敢的人民,读后令人感奋,令人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